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研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正文
1 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
1.1 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学生能够建立起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把握其内涵和特征。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概念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解决具体场景下的数学难题。通过将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学习的概念,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或观点。因此,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它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数学技能的培养
数学技能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方面。数学技能的培养包括基本计算技能的提高。学生需要掌握四则运算、分数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处理等基础计算技能,以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更高阶的数学思考。数学技能的培养还包括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数学技能的培养还涉及到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方法,论证和证明数学结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系统的数学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1.3 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
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问题、收集关键信息、制定解决方案和评估解决方案合理性的能力。数学建模则旨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据分析。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问题解决和数学建模都鼓励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实际的观察、探究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不同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核心素养对数学学习的促进作用
2.1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这些能力。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过程,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培养他们进行信息搜集、加工和分析的能力。通过核心素养的实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培养数学思维方式
核心素养在数学学习中的另一个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是指基于数学知识和概念,运用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思维方式。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等,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推理、证明与解释等重要元素。通过核心素养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并培养出灵活的数学思维方式。
2.3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核心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这对于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此外,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鼓励他们共同解决问题、交换思想和分享成果。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相互促进,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3.1 创设丰富情景,落实核心素养
用氛围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室的空间氛围,将学生带入知识的学习,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时通过学生的言语,有时通过一则新闻,有时通过对一件有正能量事件的思考,来创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要学习的状态,实现轻松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运用故事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计与所学要学习的知识有关的故事情景,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这种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既学到了知识,又了解了实际生活,增加了社会阅历。
3.2 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数学课题的研究讨论,能够有效的将学生在课堂中的身份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难题提供广阔的平台,学生在小组中可以与同伴激烈的讨论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断的进行思维的碰撞,从其他伙伴身上学习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也能够不断的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也有效的凸显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能够提高数学的课堂效率。数学教师可以将例题作为合作学习任务发布在小组内,由学生自主分配所要解决的部分,通过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以及课外的积累来不断的对这道例题进行研究,探讨,交流,最终,在组内同伴之间达成共识,研究出这道例题的正确答案。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面对同一例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并且尝试去寻找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小组内不断的去进行分析,研究。
3.3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培养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师要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充分发挥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作用,就需要用心思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直观想象的能力培养的相关素材,在讲述完学科知识之后,自然地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升华,引入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内容。比如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互联网逐步成了初中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由于互联网具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多样化的形式,也能够充分调动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不断地尝试,做好课上课下的衔接工作创新。创新性地推行各类APP的使用,用网络途径拓展师生交流的方式方法。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有效结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3.4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提供问题、情境或材料,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通过提问、提示和反馈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可以发展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尝试、错误和修正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此外,启发式教学还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因为他们需要与他人分享和交流他们的发现。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3.5 跨学科整合
首先,基于数学的跨学科融合教学需重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并进一步突出数学核心地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知识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目标。同时,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其他学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跨学科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和价值,发挥数学的引领作用,使其他学科在数学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跨学科融合教学应聚焦思维,强调问题解决,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作为引导学生跨学科融合的好素材。例如,在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中,常常涉及到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等方法。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问题解决思维、跨学科整合和促进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宁华祖.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教育艺术,2021,(12):40.
[2]盛红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5):28-29.
[3]李洪平,朱小扣.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观点下的初中解题探究[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1,(04):7-9.
[4]罗惠青.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路径思考[J].名师在线,2021,(35):52-53.
[5]赵亚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数学之友,2021,(06):46-47.
[6]单自军.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21,(24):58-60.
[7]蔡长安.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分析[J].新课程,2021,(5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