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习中的思维创新能力及其培养方法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卜继琴

芜湖市第三中学

摘要

新高考更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考察。思维能力贯穿于观察、实验、自学等各项能力中,是构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为响应新高考的号召,教师应该将单向传授化学知识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化学课题,借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实现思维的跨越转变,在强烈好奇心、想象力的基础上形成远见卓识的独特观点,提高思维力的敏捷性。


关键词

新高考背景;化学学习;思维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正文


随着新高考的正式落地,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向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在实践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价值,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化学身影。在推进化学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点拨,促进大家发展思维创新能力[1]。下面阐述下个人对此的意见看法。

一、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动学科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实现新一轮的高效改革,同时也为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缔造了优势条件[2]。首先,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可以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学习期间感知化学魅力,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强化个人的自信心。其次,可以扩宽学生的学习深度,发展化学综合素养[3]。在培养思维创新能力期间,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实现自我突破,提出一些新鲜想法。在上述教育形势下,学生能在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学会深度研究,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不但有助于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形式。最后,有助于时代社会的进步。创新是促成发展的源动力,强化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大家时刻保持活力满满的状态,避免落后老套的思想禁锢自己,更大胆质疑,勇敢推陈出新。最终不但能促进学生彰显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在群体努力下推动时代社会的发展。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一)教师重视度不够

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往往是基于此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在不断实践中迸发灵感、获得启发后才形成的,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其正向价值突出。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教学陷入功利化、短视化态势,仍然采取以个人讲解、引导学生大量做题的行为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得到充分释放,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4,5]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老套单一

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属性很突出的课程,在实践中教师必须发挥实验价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当下许多教师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非常老套单一,以结合教材理论内容提出问题,由学生探索研究的方式指导创新。同时由于校内的实验设备不够充足,在学习期间,学生遇到的疑惑、产生的新想法无法通过实验论证。以上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三、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更新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领路人,教师所采取的理念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会造成直接影响。教师应该更新理念,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列入教学目标,如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好奇心,为学生赋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长期以往,学生会逐步内化创新意识。以《原电池》的教学为例,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原电池工作动画,由学生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提出探究问题、自主分析有效解决。如部分学生会自行提出问题,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电极和电池反应式该如何正确书写?以更认真主动的态度完成学习,学会由此及彼、自主创新。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关键步骤,只有引导大家大胆质疑、主动提出问题才能深入探索涉及的新知识。

(二)为学生提供适当点拨,辅助培养创新思维

良好的情境能让学生大脑处在高速运转的状态,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可带去益处。为此在课上教师要营造出与教学内容适配的情境,聚焦学生注意力,从旁提供一定引导,促使学生对化学的奥秘进行深度探究,不断锻炼思维创新能力。比如围绕着《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展开教学时教师发现,部分学生虽然能按照教案要求认真地完成实验操作,中间不曾出错,但由于在实验中观察不够细致,只是按部就班地模拟执行,所以并未发现在反应前后金属重量发生改变的事实,为此教师要第一时间导出问题为什么反应前后金属重量发生了改变,以此活跃氛围,刺激学生的新角度思考。

(三)积极探索,持续优化教学模式

新时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要与时俱进,按照新高考、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教师不应该唯分数论,不能将考试成绩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从多个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切入,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评估,对学生身上的优势及时肯定,鼓励保持学生对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另外,对学生的不足要以平和态度耐心指出,督促学生认真探索改正,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赋能,引导大家参考同样标准展开自评、互评,成为评价的主人。其次,教师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入翻转课堂、微课、小组合作等模式,监督学生认真探索研究,不断发展[6]。以《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该章节的重难点化妆品的制备及使用;家庭清洁用品的制备及使用;烹调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学习,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场景进行汇总,在课上以自愿原则上台分享,说说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作用。接着按照学生表现分成高中低三层次,将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穿插在一起形成多个实力相当的小组,以此为最小单元进行探索和研究,学困生提出问题,学优生提供方向点拨,在通力合作后得出更科学的答案。由于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素养存在客观差异,在合作期间,大家可以获得更多不同方向的思考角度,借此开拓思维、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四)强化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化学的根本是实验,在新时期下教师应该学会放手,突出学生主人翁地位,在全新实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体现创新元素,促进学生大胆创新,做到理论和实操相统一,践行陶行知老先生知行合一的理念[7-9]。以《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教学为例,课前学生应该准备好钠、过氧化钠、水、木条、酚酞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等材料。传统操作是从瓶子中取出金属钠,吸干表面煤油,用小刀切割,观察切面;取250毫升烧杯加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把切好的钠投入里面,观察实验现象;取过氧化钠观察颜色现象,将少量过氧化钠放入试管,加入蒸馏水,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气体;在反应后溶液加入酚酞,观察现象;取少量氧化钠用脱脂棉包裹,用玻璃管对准后吹气,观察现象等等。由于传统方法的几个实验相对独立,操作繁琐复杂,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几个实验步骤合理衔接起来,形成简单的一体化装置。在此期间学生会遇到不少难题,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可以同步提高思维创新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此教师应该对照以上四大视角作为切入做好统筹,借此构建高质量课堂,保障学生浸润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动脑筋,不断探索思考,实现全方位创新。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 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

[2] 陆军. 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J]. 化学教学, 2017(9): 19-23.

[3] 孟海莲. 化学核心素养在高中课堂教学的逐步渗透[J]. 读写算, 2024(21): 35-37.

[4] 张明号.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7): 99-101.

[5] 田丽丽.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学周刊, 2024(18): 55-57.

[6] 张强. 微课导学和翻转课堂融合下的高三化学复习课设计以电化学复习为例[J]. 科教文汇, 2022(18): 121-124.

[7] 冯桂明, 陈珏姝. 新高考背景下基于模型认知的高三电化学复习研究电解原理的综合应用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22(5): 66-72.

[8] 李开国. “隔膜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3(3): 59-63.

[9] 陈卫英. 创设真实情境发展模型认知素养电化学原理及新型化学电源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8): 19-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