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靳晓鸽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030000

摘要

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增加,也带动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则需要在保证建筑工程高质量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做好工程的造价预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以此增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多数的建筑工程均存在预算超支的情况,这就需要对其成本进行严格的有效的控制。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实施预算控制的作用及要点,突出预算超支的原因及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原因;控制措施

正文

1 前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从整体上分析还处于不断地发展中,实际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对于工程的预算发生超支成为了比较常见的现状,但是预算超支的出现对工程的造价合理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建筑企业则需要对工程发生超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针对预算超支发生的原因,进行对应的控制,以此增强企业预算控制的合理性,进而在确保高品质建筑工程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使其在合理的造价预算范围内。

2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作用及要点

2.1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作用

预算是每个建筑工程必须实施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成本控制。在实施工程的预算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施工中发展的意外状况可能会涉及到造价问题,因而需要提前进行应对措施的制定,确保工程预算达到合理性,使其资金配置更加规范。对突发事件可以及时应对,避免发生预算超支的现象。

第二,加强工程管理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属于较为繁琐的作业之一,需要以实际工程情况作为基本条件进行预算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好提前的应急措施,避免工程返工,增加成本的现象。通过合理控制工程预算,可以使得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提高了工程各项管理的水平。

第三,增强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预算编制,可以确定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资金支出情况,降低不必要的资金浪费。结合有关的因素,造价人员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使其符合具体的工程施工要求,可以对其工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要点

建筑工程实施造价预算的要点包括:

第一,重视编制资料的整理。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有关的编制人员需要提前对工程有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同时制定合理的制度,对预算人员形成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使其预算行为更加标准化。预算工作者需要提前到建筑工程现场进行考察,对其建设的大小、建设标准等进行掌握,通常市场调研后,掌握市面上有关的建筑材料价格,以此综合后达到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结合工程具体状况给予适当的评价,配置好材料及其他资源,编制出科学性更高的预算方案,使其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第二,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实施预算。预算工作者在开始预算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施工图纸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

第三,保证准确的计算。为了编制高质量的预算方案,则对工程的各个分项目工作量进行严格的、准确的计算,以确定的计算规则为依据,开展精确的计算,出具准确性比较高的整体工程项目工作量。

第四,实施预算额定设计。工作量在确定后需要实施审核,审核工作量没有偏差的情况下,记录好各个分项目的工作量,以定额和分项规定为基本原则,选择合适的定额方式,以此使得定额符合各项要求。

3 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表现布置,没有制定合理的预算编制,造成预算编制的成效比较低,反应到实际工程上则存在较大的预算超支现象,同时有关工作者将工程重点放在施工方面,忽视了对预算的重视和监督,使得工程中发生较大的资源浪费,延长工期情况。对于引起建筑工程超预算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

3.1 缺乏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

我国目前部分企业虽然意识到造价预算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是存在较大的疏漏,多数的建筑企业实施的预算过于形式化,没有将其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进行贯彻落实,直接造成了预算不符合实际工程的情况。

3.2 工程变更频繁

对工程施工前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可以确保后期施工具有一定的依据,然而现实中的施工和预制的方案之间会发生不相符合的情况,或者是受到企业因素干扰下,需要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变更。如果面对不合理的设计方案,那么在施工中以此作为依据,则就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形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建筑工程频繁变更,也使得预算和实际支出存在严重的不相符现状,造成建筑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等情况,因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停工。

3.3 建筑材料价格变动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建设,并且在施工中会应用到多类型的建筑材料,对于建筑材料应用的数量也比较多,如果建筑企业没有及时对市场上建筑材料价格进行了解,盲目进行材料价格预算,则会对建筑材料的购买和使用形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干扰到建筑成本,对建筑材料价格没有实施动态化的管理和控制,则会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

3.4 缺乏严重的预算编制

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需要保持端正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否则会对预算的准确性形成较大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工程预算编制存在较大缺陷,如:编制人员的预算编制工作态度比较差,忽视了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没有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造成预算编制缺少实际的参考依据,不利于编制出准确的建筑工程造价,这种情况下,则比较容易造成实际的支出超过预算成本。

4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超预算控制机制

针对于超预算的情况,建筑企业则需要加强对有关机制的建设,首先,编制工作者需要实地考察建筑施工场所,对其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后,确定工程量,以此作为预算方案制定的依据;其次,对预算编制开展有效的研究及探讨,改善施工的细节,并定期对市场上的材料价格变化进行掌控;最后,提高预算工程者的责任感和专业性。

4.2 严格把控工程设计变更

对工程的而变更次数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结合实际考察的情况,在确定是否改动预算方案,并实施动态化的管理。预算工作者需要积极和施工人员沟通,如发现不合理的地位,需要及时和设计工作者进行沟通,在沟通完毕无误的情况下,以施工图纸作为基础,开展预算方案的编制,以此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预算方案和实际的支出发生比较大的出入。

4.3 选择信誉度好的供应商

建筑材料是成本支出的重要部分,因而需要制定合理的招标机制,选择信誉度高的供应商,确保建筑材料供应的有效性,同时预算工作者需要积极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对其材料价格的变化进行随时掌握,如果价格变化过高,则需要实施对应的控制,降低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4.4 加强对预算编制的重视

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建筑企业需要提高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以专业的人员进行预算编制,首先,增强编制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和抓也性,使其可以更具备制定合理高效预算编制的能力;其次,在进行编制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的考察,以此得到准确的信息和资料,以便更好的进行预算的编制;最后,结合施工图纸的情况,确定施工的重点、难点以及工程量,将预算工作真正落实到工程中,增强造价的合理性。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规模增加后,其建设时间和投入也随之增加,建筑企业为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则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工程的整体预算,需要依赖于专业的造价团队,结合实际的工程制定出合理的预算方案,并严格的落实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以此打造出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蒲海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5):215-217.

[2]苏家琪.避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路径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08):43-45.

[3]豆玉青.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方法[J].居舍,2022(08):141-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