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摘要
关键词
自然教育;幼儿园教育;渗透策略
正文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达到和谐共处也成为当下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保护自然环境更是成为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处在这一背景下,自然教育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将其有效渗透于幼儿园教育中,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认识自然,也能有效解决幼儿与自然关系疏远而造成的自然缺失倾向,如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情绪调节能力不强、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等。可是,究竟要如何有效将自然教育渗透于幼儿园教育中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也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引入自然资源,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幼儿对于课程学习兴趣会直接影响其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及自觉性,最终对幼儿园教育效果造成影响[1]。幼儿年龄尚小,在对其开展教育活动时,关键还是在于如何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此来驱动幼儿主动学习及活动参与,而自然资源的有效引入,则能够为幼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这是点燃幼儿学习兴趣,确保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活动及实践的关键。为此,要想真正将自然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育期间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应用,通过引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自然资源来为幼儿营造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这样幼儿自然会主动学习并且自主参与到自然教育活动中,从而确保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例如,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时,即可充分利用竹子、稻草、豆子、麦秆等一系列幼儿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自然资源来吸引幼儿注意力,此后再鼓励幼儿借助这些自然资源制作草帽、小动物、竹篓,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及动手欲望,在提高幼儿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确保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
二、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
幼儿园教育对象大多是3-6岁的儿童,这一阶段幼儿对于外界环境以及种种现象具有较强好奇心,在探索未知事物上也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针对幼儿这一认知阶段思维特点,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借此来有效点燃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这样不仅能够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渗透自然教育,还能很好地助推幼儿认知能力、探究思维能力得以发展,从而切实提升幼儿园教育实效。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为结合教育需求、幼儿思维特点来为其创设出一个有助于自然探索及观察的情境,让幼儿在相应的情境体验中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这样就能在创新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有效推进自然教育良好渗透,让幼儿在自然教育过程中对自然探索及观察产生兴趣。例如,在为幼儿布置教室环境时教师即可革新教育理念,通过创设自然教育情境来引导幼儿思考要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来布置教室?然后再为幼儿提供各式各样的自然物品,如各种植物、贝壳、石头等,借由这一情境来鼓励幼儿主动观察、触摸并且思考要如何借由这些自然资源布置教室,这样就能为幼儿打造出一个自然教育环境,同时还能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欲望,从而真正提升自然教育效果。
三、 借助游戏,引导幼儿接触自然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游戏是较为常用的教育方式,也是深受幼儿所喜爱的教育手段[2]。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时,教师应当可以针对幼儿对于游戏的喜爱度来创新自然教育方式,借助游戏来为幼儿打造出一个趣味横生的自然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在满足幼儿好奇心、探索欲的基础上,有效助推幼儿主动接触自然,以此来更好地确保自然教育的有效渗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游戏设置可以针对幼儿兴趣点及幼儿园教育需求来合理设计,让游戏成为幼儿接触自然的桥梁,这样幼儿才能真正在游戏体验中对自然形成良好认知。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在教育期间为幼儿设计一个“在大自然寻宝”的趣味游戏,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将园区自然环境作为幼儿观察、探索的游戏场景,游戏期间幼儿可以自行在区域内寻找自然植物或者是生物,如爱心型的叶子、全身黑漆漆的昆虫,然后再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幼儿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寻找到的宝物,这样幼儿就能在游戏中接触自然、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真正起到较为理想的自然教育渗透效果,同时还能锻炼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为幼儿今后爱护自然打好基础。
四、 渗透自然教育,丰富体育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体育活动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对于幼儿动手能力、健康体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可以适当渗透资源教育,这能有效在丰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有效突破现有教育资源限制,进而有效助推幼儿全面发展。为此,自然教育要想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良好渗透,教师还可以将其渗透于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这能为幼儿体育活动开展提供丰富资源,也能让幼儿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自然、接触自然,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自然教育渗透效果。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开展之前,鼓励幼儿思考一下大自然中有哪些物品可以作为体育器材?以此来激活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此后再为幼儿提供其需要的自然资源,并且鼓励幼儿将其制作成自己想象中的体育器材,同时借此来开展体育活动,这样幼儿就能在极具创造力的体育活动中认识自然,以此来真正确保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渗透[3]。
五、 实践交互,强化幼儿自然认知
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时,教师还需注重活动的实践性与交互性,借助互动型任务来有效帮助幼儿与自然界形成良好联系,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幼儿自然认知能力,确保自然教育活动高质量开展。为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渗透自然教育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幼儿兴趣倾向、个人喜好,然后再结合幼儿学情来为其制定出个性化实践交互方案,借此来确保幼儿在实践交互活动中接受自然教育,这样幼儿自然交互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均能得到发展,有效提升幼儿园教育实效。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为幼儿设计一个“种植植物并且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的实践任务,然后再对班级幼儿进行合理分组,让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一同商讨要如何落实这一任务,这样幼儿就能在实践交互型任务引领下强化自身自然认知,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育实效[4]。
六、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还能让幼儿在自然教育过程中主动感知、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同时在自然情境中感受到自然带来的快乐,以此来有效强化幼儿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正确认识,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为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期间,应当准确认识自然教育必要性,并且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来为幼儿提供自然观察、实践及体验的机会,这样才能确保自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助推幼儿综合素质提升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瑶.幼儿园自然教育目的与实践的省思与重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3,37(11):13-26.
[2]李新展.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幼儿园自然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22,(09):83-86.
[3]贾欣雨,刘霖芳.自然教育视角下幼儿园教育的建构路径[J].黑龙江科学,2022,13(11):74-75.
[4]华红艳,马洁.自然教育课程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 25(1):1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