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何宁¹王春青​²

阳谷县高庙王镇小学 山东聊城 252300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能力;培养路径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依旧没能关注这一点,只顾着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沦为考试机器,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此,需要教师积极做出改变,在教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便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阅读不只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思考和理解的过程。通过阅读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1在阅读学习中,学生的视野能够得到开阔,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同时,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还得理解与分析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知识的掌握,还包括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情感的培养。而通过合理有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2而且在阅读学习中,学生不仅得理解文字表面的意义,还得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深化文本内容中的内涵。而且,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学到不同的写作技巧与风格,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等。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还能很好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与美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

(三)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通过合理有效的阅读,便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3。在阅读学习中,学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书籍与文章,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还能发现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如有的学生擅长表达、有的学生擅长写作等。然后教师便可以借助教学针对性的强化,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而且,通过合理有效的阅读还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阅读学习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并且合理的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与看法,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引入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教学模式。将其合理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4。这些问题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文章的导入、理解、分析到最后的总结,都可以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例如在“丑小鸭”这一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内容、结尾等各个方面提出合适的问题,借助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什么特殊含义吗?”、“文章的开头为什么用这样的句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文章的结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等。通过这些问题,能够促使学生一步步的阅读和提升,同时还能很好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实现相互启发和探究,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而对于教师而言,则得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的时候给予他们合理的知道与鼓励,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引入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化的文字内容具体呈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文章内容。例如在“日月潭”这一课文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都是依靠口头讲解和学生的想象去呈现文章美景,这样难以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教师便可以将日月潭的美景直观展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场景之中,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入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实际需要下载相关教学素材,然后在课堂上适时呈现,以便有效丰富课程内容,助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提升。例如在“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邓小平爷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背景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互动式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课程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合作学习的方式的落实可以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同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5。同时,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例如,在学习一篇说明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逻辑顺序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评价文章。在学习一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如发现学生普遍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围绕此设计任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得注重知识教授,还得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过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还得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注重学生兴趣激发,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鑫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路径[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23(4):14-15.

[2]尤仁顺.让阅读迸发"创造之火"———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33):P.1-1.

[3]张志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 2020(20):2.

[4]鲁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渊(小学版), 2022(6):472-474.

[5]陈志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孩子, 2021(9):112-1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