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阅读策略,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谦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考院实验小学

摘要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落地,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一轮新课改的需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文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好的语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指导他们自己去研究、掌握阅读技能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各种想法,体验各种情感,能够更多地去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各个领域,让他们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宽广,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正文


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天性,培养他们的情感,加强他们对语文的认识和了解。从不同的视角来训练学生的语文技能,提高他们与课文之间的感情沟通,培养他们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在小学阶段,阅读是一项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活动,同时,老师们也要对新的教育方法进行研究,以改进他们的阅读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1.1熟悉所学知识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学业水平,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其他科目的理解。阅读是读写的根本,而同学们通常采用的那种简单的抄写方法,会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变得很差,可以将生词和课文相融合,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记住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1.2改善语文口语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例如,安排一次阅读训练,指导他们进行独立的阅读,每个同学都读两句,这样就可以使大量的同学加入对文本的解读中来,训练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训练。在设计提问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特征,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品的内容,并且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以此来训练他们的阅读和领悟,保证他们能够把自己要表达的东西说出来。

1.3顺应新课改需要

随着新课标的落地语文教育方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针对应试教育的发展形态需要,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阅读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当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陈旧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思路,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这是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潮流的。小学语文老师要用创新的方法突破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夯实他们的认识根基,并且把他们的独立的阅读思维和能力都训练出来,在当前的教育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做。

1.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助手”的角色,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要真正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的课堂教育,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阅读教学上,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给予充分关注。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老师必须发掘出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心态,并正确地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准确地认识到他们的个体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和信心,促进他们的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

 

2.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2.1 确定清晰培养目标

在目前的小学阶段,对小学语文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这将会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们可以将《语文课程标准》当作自己的教学指南,对学生们的学习和所学的内容进行精确地了解,制定出适合于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规范,并且还可以明确出特定的教学执行目的。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抛弃传统所悟的思维方式,以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回顾,使他们能够更快地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唯有如此,这种良性的循环,才能使学生的更相似能力和学科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2扩学生的视野

推进新课标为小学生的阅读技能的提升创造了契机,尤其是最近几年中语文教科书中大量的读物和阅读材料,为老师们拓宽了思路。老师们要探究和研究当前的阅读教学的文本,激发他们的读书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把他们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拓展开来,同时,把有关的内容与他们的阅读教学相融合,这样才能让他们对文章有更深的了解。

例如,在《普罗米修斯》一书中,老师在语文课上要扩大授课面,而不限于讲这一则故事,而要以引申的方法去读其他有关的深入的故事。比如在学《草船借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读三国演义”的作业;在研究《刷子,建议同学们多读些俗世奇书,这种授课方法既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开阔他们的见识。但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挑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和课文中的一些文字,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的目标。

2.3养成严谨的读书态度

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精力,即使是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焦躁不安,想要休息、玩或者想要干点别的什么,这种阅读方法很难让学生们专心,也不能帮助他们将语文知识牢固地掌握起来,所以老师要让他们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规定他们一天的读书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小时。在上学的时候,学生们可以利用上课的时间来读书,回家的时候也可以把功课做完。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读书规划,把自己的读书状况做好笔记,把自己的读书时间安排好,这样就可以有目标地提高他们的读书兴趣,指导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老师要不定时地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对认真做笔记的同学给予肯定,鼓励不认真读书的同学,增强他们的读书信心;在阅读的时候,事实上,许多小学生都是逐字逐句地去看一篇课文,这种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很可能忽略了语境之间的联系,导致总体的阅读效果并不好。老师要在这个时候适当地指导同学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然后再迅速地把重点知识梳理出来。

2.4设置课堂情境

教室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地点,而这个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学业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向他们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必须注意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的个体特点,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语文的认识和记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有利于营造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为了打破传统的课堂单调,老师们将交互式白板应用于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让课堂充满生机,同时也可以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氛围,让语文阅读的效果更好。

2.5 阅读和写作相融合

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对其进行有效训练,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于作文教学中。在掌握基本阅读技能的前提下,加强作文训练,注重将读和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作文的时候,老师通常都会让他们写读后感练习,用书面记录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表现出来,这种训练可以自觉地训练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边读书边创造,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老师让学生把他们所关注的文章做笔记,并对他们喜爱的特定理由进行讨论,这样,在重复的实践中,就可以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在读书时做笔记还可以使孩子的语文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并发展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敏感度。

2.6合理提问

阅读教学枯燥无味,因此,要有一种比较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和观念,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特征,来设计合适的情景,通过提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融入所创造的情景中,通过问题让他们持续地进行反思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品质,加深他们对文章的了解和掌握,发掘文章中隐藏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的感情。

例如,在学“司马光”的时候,老师首先提问“人人都爱惜司马光吗?司马光究竟是虚构出来的,抑或确有其事?”小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探索,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司马光的基本信息告诉他们,让他们明白司马光是一个真正的古代人,接着,他们就可以轻松地引入新的课程,从司马光摔缸的故事中,引导他们去想:如果你的朋友落入了缸里,你会不会害怕?你是想办法,还是想办法?通过这种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去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并对知识作出理性的解答。

2.7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技能指的是通过自身的领悟和对所掌握的知识的回忆,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能力。首先,要做好预习工作的引导。在小学的小学阶段,他们只是学会了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让他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新字词,理解词语含义等,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从老师的引导式的预习转变为课后的预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教会他们如何运用参考书。词典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学习者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低年级的时候要学会的一种基本的自学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在小学阶段必须拥有的自我学习的技能,能够熟练地查询词典。

 

结语:

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制约,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质量,就必须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事实上,要达到上述的教学目的,有很多种方法,这都要老师们在平日里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顺应新的课标和教学思想,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下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仅是靠老师一个人的事情,还得靠老师、学生和学校三方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 卢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02):196-198.

[2] 林阿松.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2(22):162-165.

[3] 徐敏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1):8.

[4] 黄灵.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61):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