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绿色建筑设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应用
正文
1优化绿色建筑的根本意义
目前,在日常开展建筑施工中,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加深了对环境的污染。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这就导致传统的建筑设计依然满足不了当代的需求,只有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将更多的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充分地融入到建筑结构设计中时,才能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此项技术的优势通常表现为节约成本,为后期建筑发展所需奠定良好的基础等优势。因此,只有将绿色节能作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运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降低施工时间,进一步提高工程整体的效率。其次,在如今的建设设计中,材料的大量浪费与严重污染环境等状况都较为严重,这些都是影响建筑成本增加的因素,绿色建筑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状况,进一步提升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绿色建筑仍处于基础阶段,没有得到相关建筑部门的重视。因此,只要不断宣传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当前,我国主要所使用的绿色环保材料主要是以太阳能以及天然材料的运用,这项技术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材料的浪费,促使建筑设计相应地节约了成本,所以说,绿色建筑在建筑领域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的意义
①它突破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大量新的建筑设计结构被采用,这不仅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稳定性,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建筑设计的效果。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将节能环保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减少建筑设计的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它对现代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现代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此外,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完成对建筑的综合应用设计分析,提高设计效果,在设计研究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应用效果。同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可以应用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完成对绿色设计控制的分析,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
3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绿色环保材料运用
绿色环保应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将自身需求控制在绿色生态环保的范围内,在改善生活空间环境质量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在设计室内空间的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原材料的纤维素基材料、植物纤维麦秆、稻草、甘蔗渣等;在保证室内设计质量的同时,使用可持续的环保材料,如竹子、软木和回收陶瓷等;在墙面铺装、天花吊顶、地面铺装等设计中,通过不同绿色材料的转变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因此,应强化室内绿色环保设计理念,使更多的人意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将绿色环保材料引入现有的设计风格中,取代化工材料,从而降低对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2地基基础设计
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对地基基础设计时,根据建筑地的实际情况以及绿色建筑的特征,科学合理地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由于基础在建筑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多,所以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地基基础设计时,从多方面出发,以多种方案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应采取消耗成本较少的结构设计方案,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对于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的影响。除此之外,应根据建筑物设计的特征,设计人员应满足地基的基础标准,优先选择天然地基以及预制桩的地基基础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出桩基承载的优势,而且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需求。
3.3能源优化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技术
绿色建筑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是基于开源角度提出的一个设计理念,该方式可有效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问题,进而完成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当下,较为热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沿海建筑也可利用潮汐能。由于这些能源因素对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在具体选择上可从成本角度出发,考虑安装一种或几种。
在太阳能利用上,适合安装太阳能设备作为建筑能源的地方需要有充足日照。在安装设计太阳能装置时,要考虑朝向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地区普遍存在玻璃幕墙,因此,可做好建筑的联动设计,安装玻璃幕墙加太阳能能源装置的联合装置,能保证在有效消除光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太阳能装置的能源效率。在风能利用上,要做好前期风力测试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降噪处理。
如今,我国在光伏领域和风能发电设备方面给予了重点投资,相关设备效率不断增加,设备成本也在进一步降低,这为现代建筑中普及使用新能源设备提供了更多可能。存在条件的建筑可同时安装更多、更大的新能源设备。该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更需紧跟时代步伐,做好对于这些技术的前沿观察研究,并积极思考其在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融合应用。
3.4做好外墙保温与隔热
(1)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合适的墙体材料首先要有良好的自保温性能,其次要有合适的蓄热性能(隔热性能)。现在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混凝土砌块等导热系数为0.13~0.5W/(m·k)的材料。对于白天人员活动多的建筑,应选用蓄热性能较好的墙体材料来延迟内表面的升温,也就是说同样的材料应选用容重较大的;对于昼夜温差不大的地区,宜选用轻质墙体,外表面升温快、散热也快,室内热量可以通过加强通风带出室外。
(2)首选外保温。外保温能有效减小温度变化导致的结构变形,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寿命;外保温能消除冷热桥的影响,提高保温效率;外保温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外保温有利于室内装修改造,不会破坏保温层。外墙的传热系数应控制在0.7W/(m2·k)以下。
3.5绿色建筑结构中的景观设计
想要加强绿色建筑,建筑工程的景观设计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是个崭新的新型设计理念。通过对于绿色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景观设计,促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绿色建筑完美融入到周边环境中,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的舒适度。在进行实际房屋建筑项目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应考虑周边环境、地理环境以及气候差异等因素,然后在进行设计时促使房屋建筑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互补的关系。考虑到这种因素,在进行房屋结构设计时,可以更好地符合周边的生态经济性,进一步将生态环保理念彻底落实在房屋设计上,实现最大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其次,通过在房屋建筑的建设中,科学合理地增加绿色景观,不仅能改善房屋周边环境,避免土地资源的流失,又保证了绿色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景观建造,也需挑选一些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避免对于各种原材料的浪费。除此之外,要根据相关房屋建设绿色的标准,进行对于整体环境的优化,避免出现由于设计的不合理导致资源不平衡的状况发生,从而确保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绿色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3.6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融合技术
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对于智能建筑的研究,注重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融合开发建设,是创建现代绿色智能建筑的重要方向。以智能化提升绿色化理论的可行性在于,智能化建筑能够更好地实现建筑内部的监管协调,提升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这符合绿色建设设计的大目标。
在绿色建筑技术和智能建设技术融合中,首先要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信息化建设,比如,在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园林景观系统等方面,要加强智能化控制建设,将人工控制阀门升级为电脑自动控制阀门,绿色建筑技术中要加强物联技术的应用普及,将常规信息之间的传递转化为电信号的传输和控制,打造出更完善智能的建筑控制体系。在中央智能系统数据分析下,可通过智能监测完成环境调控、灯光控制、安防应急、家居远程控制等智能操作,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升系统安全指数。未来,智能绿色建筑还可以考虑接入多类节能型门窗、智能化外部遮阳体系、建筑外墙反射装置、雨水中水处理系统,以实现更强大的自动化节能环保控制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发展建设中存在十分广阔的前景,在技术领域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今国家对该领域进行重点扶持,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创新,敢于实践,总结经验,这不仅对行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能更好地占领市场先机,获取更多生存机会。
参考文献:
[1]温君.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结合[J].居业,2020(5):71-72.
[2]田立臣,杨玉光,高大勇.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结合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8):148-149.
[3]苍雁飞.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化研究[J].居业2019(8):59-61.
[4]谷少刚,陈贤波,孙海洋.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结合探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8):114-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