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秋西

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 250014

摘要

本文探讨了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两者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本文提出了构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设想,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该教学模式强调舞蹈艺术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以及思政课程中的舞蹈案例应用,促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实施该模式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课程设置并搭建实践平台,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职教育;舞蹈教育;思政课程;教学模式

正文


随着中职教育的深化改革,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的结合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舞蹈作为艺术表达的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思政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探讨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艺术实践深化思政理解,以舞蹈为载体传递正能量,实现教育目标的多维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教育目标融合

在舞蹈教育中,学生不仅学习舞蹈技巧和表演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舞蹈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体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在舞动中体验美、欣赏美,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而思政课程则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通过思政教育,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相融合,意味着教师期望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艺术才能,更能够在舞蹈作品中融入思政元素,用舞蹈的方式传达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思政课程中,学生也能够从舞蹈作品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深化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整合

针对中职舞蹈的实际特点,教师可以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舞蹈教育中,例如,在教授传统舞蹈时,除了讲解舞蹈技巧和风格,还可以深入挖掘舞蹈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讲述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引导学生理解舞蹈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和民族的自豪。同时,在思政课程中引入舞蹈案例也是一种有效的整合方式。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舞蹈作品作为案例,通过舞蹈表演来展现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等思政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在舞蹈欣赏中更直观地感受到思政知识的魅力。例如,在讲述中国革命历史时,可以选取相关的红色舞蹈作品作为案例,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这样的教学内容整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促进学生对舞蹈艺术和思政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创新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中职舞蹈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是一个实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将舞蹈课堂打造成一个模拟的历史或社会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舞蹈,并深入体验其背后的思政意义。例如,在教授具有历史背景的舞蹈时,可以布置相应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项目式学习法则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舞蹈和思政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自主研究舞蹈作品和思政课题,通过合作完成舞蹈编排、表演和反思等环节。互动教学法则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舞蹈表演或舞蹈欣赏活动,让学生用舞蹈的形式表达思政知识。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点评和指导,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与思政之间的联系[1]

二、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加强师资培训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其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中职舞蹈教育的特殊性,教师需要着重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这种培训不仅要涵盖舞蹈艺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包括舞蹈技巧、舞蹈编排、舞蹈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掌握如何将舞蹈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专题培训来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培训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或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分享教育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交流会等活动,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深入研究舞蹈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还能为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二)完善课程设置

在舞蹈课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掌握舞蹈技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例如,在教授民族舞蹈时,可以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从而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在思政课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来传达思政知识。通过引入经典舞蹈作品欣赏、舞蹈与社会问题等案例,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思政课程的内涵。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思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思政知识[2]。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实践平台

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深化,它能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舞蹈技能和思政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实现知行合一。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搭建实践平台。一方面,组织校内外的舞蹈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在比赛和演出中,学生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中,通过舞蹈的形式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慰问演出、文艺支教等[3]。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舞蹈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舞蹈作为传递爱与温暖的桥梁,用舞蹈的力量去感染和帮助他人。此外,还可以与相关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这些项目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舞蹈行业的运作机制和市场需求,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还能接触到更多实际的舞蹈项目和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结论

中职舞蹈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为中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艺术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为中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学校能够尝试并完善这一模式,共同推动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玥.中职学校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4,(13):150-152.

[2]陈晓玉.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23,(13):80-83.

[3]杨喆.中职学校舞蹈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1):66-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