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迪

深圳市布心中学 邮编:518000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与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有机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需要老师们运用现代的信息科技,帮助学生们更加直接地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并且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比如图文和声音)来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将“互联网+”的思想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

信息化;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正文


引言

建立一种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构建智慧课堂的支撑与保证。老师们已经着手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类教育平台、教育资源等,改变了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初中数学走出传统的低效的课堂。

一、智慧课堂的特征

(一)自主性和针对性

在智慧课堂中,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自学上,让他们在问题的驱使和指导下,进行“思考-分析-求解”的思维进程,从而实现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智慧课堂”的帮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多样化和有效性

智慧课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发散性和灵活性

在智慧课堂上,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而不仅仅是传授。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头脑风暴、案例分析、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综合、创新思考。同时,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适量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索,犯错并从中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人文性和互动性

“智慧课堂”的模式中,“课堂”已经脱离了“老师”的主导。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摆脱“自我”的束缚,要懂得关心学生,理解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情绪,为他们留下一些方便进行交流的空间。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重人文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老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这样,课堂就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互动性强的学习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目前智慧课堂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形式过于表面化

在目前大多数的中学数学课堂上,尽管老师们可以与信息科技相融合,构建出一种“智慧课堂”,但却因为受着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制约,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把多媒体技术当成了一种辅助的手段,在课堂上并没有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学生也没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重依赖于老师,所以,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实践的结合不够,使得师生的教育品质一直没有得到提高。

(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所以,学生们很少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学习思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享受的课堂气氛上,因此,学生很可能会遗忘教材所要学习的东西,无法达到高品质的教学目的。所以,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既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又要重视学科的技能,才能把“智慧课堂”的教育工作做好。

三、初中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要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在对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解释的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录像等方法来加深他们的了解,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比如,在教学了《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课之后,会出现两条线的相对位置变化较大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利用绘图计算机来进行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形学”和“图形化”等手段,将两条“交叉”的线与“四条线”进行对比,使其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哪些是相邻的补角,哪些是互为对角的角等。通过独立地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从中找出角度的变化和角的大小之间的联系。老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拖曳线条,展现动态的特性。通过在动画中,学生能够进行思维、观察、集中精力、归纳重点、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性,从而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指导学生独立地观察与思考,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加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意识。通过生动活泼的图表展示,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为直接的认识,便于记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使得课堂变得活泼、有趣,从而增强了课堂的互动与创新能力。

(二)结合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在中学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利用大量的网上信息来开阔学生的眼界。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其内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在网络上,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与检索,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作用。

就拿《勾股定理》来说,这门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通过网络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与之有关的数学文化。从《周脾算经》上的勾子三股四弦五到毕达哥拉斯关于直角三角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理解勾股定理的各种证明方法,而且也可以从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等方面来探讨。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网络资源与老师相融合,能够使他们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发散思考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建设智慧课堂的一个主要途径。

借助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料,使他们可以理解到数学的发展过程,开阔他们的眼界,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将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展现出来,让同学们更加容易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十分多样,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微课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数学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课程,所以经常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微课程以其简短、简洁的特性很好地弥补了这一难题。通过把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分成若干小块,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阐述,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掌握和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将微课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发现许多热门问题,归纳总结,提炼出相应的微课。学生可以透过微课,专注于同类主题的研究与训练。在此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启发,使其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互联网+”背景下,中学数学课程的开展已不再是单纯地在教室里讲授,而是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透过与教师的交流,学生可以对每个课程的成效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微课进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围绕着材料进行,保证了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初中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比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识别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老师们可以对微课进行适当的利用,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利用录像和轻柔的音乐来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一种放松的气氛下,同学们能够对概念性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记忆,从而缓解老师的工作负担,并且逐渐构建起一个完备的知识系统,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他们的整体发展。在中学数学智能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容易记住。把每一节微课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链,可以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加强对它们的认识与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好的课堂情景来充实学生的学习经验。

(四)创设互动课堂,活跃课堂氛围

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有关的知识,而不是只局限于表层的知识,老师还要营造一种互动的课堂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他们的数学思考。

比如,在智慧教室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根据他们的真实的学习特点,设计出一种互动式的教育方式,让师生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也可以让他们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利用微课、多媒体等手段将“轴对称”的概念和实例演示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提问,然后分组进行协作,提高了他们的应用技能。在课程问题的设置上,“轴对称”的另外半个“轴对称”是由学生自己去看和自己做出来的,一些具有较差的空间逻辑思维的人,画起来比较复杂的图形就比较难了,所以,老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缺点和难点,教他们如何画出这种“轴对称”。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的问题和答案呈现给学生,例如“轴对称”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沟通,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还可以推动高品质的智慧课堂建设。

结语

总之,在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中学数学老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反思,以此为基础,以“智慧课堂”的内容为基础,建立“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制定“智慧课堂”的教学目的。同时,在充分考虑到“信息”的教育价值和“数学课堂”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推动二者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一种具有“育人之本”的工具,从而为建设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薇.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 2022(25):39-40.

[2] 周利明.初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中旬, 2021(7):0132-0133.

[3] 赵红光.有关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探究[J].探索科学, 2020(11):137-138.DOI:10.12270/j.2095-588X.2020.11.1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