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源多样化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宋丹妮 刘莹颖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摘要

随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中职生和全日制大学生继续教育,在普通本科中中职生和全日制大专生生源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且已经进入社会不同领域,其培养质量本科院校迫切需要了解,同时也备受社会关注。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生源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人才培养方案标准不清晰,社会观念、企业认可度还有待提升,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多元化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

生源多样化;中职班;专升本

正文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中职以及大专生升入本科机会变大。同时由于汽车产业的变革,在普通本科院校中,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普通统招生规模下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源逐渐转向技能高考和普通专升本趋势发展,因此出险生源多样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并制定生源多样化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非常紧迫。同时,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能否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学生就业后是否面临差别化对待,这都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源多样化的生源现状及就业调查,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多样化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源多元化培养的策略。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现状分析

2.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数量统计

    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学生,2018年开始招收技能高考生(中职班),2019开始招收全日制大专学生(通过湖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渠道,即专升本),近四年生源主要为中职生和全日制大专,中职班保持在70人规模,专升本班级保持在2-3个班级规模,具体见表2.1:

2.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统计表

生源类型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中职生

70人

70人

70人

70人

全日制大专

75人

99人

63人

63人

2.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质量分析

1)中职班的生源质量分析

中职班中职阶段专业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服务与营销等专业,有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方向课程。

目前,中职类院校大力推行中职生继续教育,基本所有学生都参与技能高考,因此中职院校在实际的授课中,更多的是依托《汽车维修类技能考试大纲》而开展,主要围绕专业理论知识、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同步器检测与安装、发动机气缸体测量、曲轴测量等内容,学生知识面相对单一,但是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特别表现在工具的使用、检修等方面。

2)专升本源质量分析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专升本工作的通知,招生对象包括应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和退役大学生,且本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升本招生时只要是汽车相关或相近专业均可以报考,因此,专升本班级也存在生源多样化的情况,有普通三年制、“3+2”模式及退役大学生,且专升本班级学生的专业也是多样化,主要集中在汽车营销、汽车技术、新能源等大类,具体涉及近十个专业,见图2.1:

 

2.1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专业一览图

2.3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特征分析

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来源主要是中职生、全日制大专生,学生整体表现在理论基础薄弱,实践动手能力强。

1)理论基础较薄弱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就是学生能力相对差的一部分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运用能力都相对落后。同时在中职及大专阶段对于数学、英语的训练相对少,且中职阶段没有物理、力学等方面的课程,因此,在本科阶段,理论基础较薄弱,学生在《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有较大的难度。

2)实践动手能力强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在中职和大专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涉及较多的专业课,且基本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通过本科阶段的《汽车拆装实习》、《汽车修理实习》、《汽车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可以发现,学生对仪器设备、工具等都有一定的认知,能快速地上手操作,正确熟练使用工作。

3 汽车工程专业生源多样化人才培养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分类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属于高等教育本科,但是与传统的高起本本科生源又不一样,而也不属于职业本科,因此,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调研,课程体系上以高起本为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又以职业本科为参考,根据生源特征及就业特征,不同生源采用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要求下,制定了中职班人才培养方案和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其中,中职班人才培养为四年制,由于学生继续教育的意愿小,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质量培养标准,采用“3+1”的培养模式,大学第四年主要是实践教学,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为两年制,学生理论基础相对中职生强,有一定的继续教育的意愿,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加强了数学、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

2)优化课程体系,突出特色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反映了该学科现有的先进科学知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企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引进新学科知识、新技术、新课程[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职班、专升本专业课程充分预见学科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为两大主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了汽车市场和技术服务的特色。

3.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才培养标准不够清晰

专升本教育历时较长,但是汽车服务工程也仅在2019年后才逐步展开,中职生于2018年开始招生,整个湖北省大多处于试点阶段,规模小且招生人数偏少,尚未形成明确的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由于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且兼具民办和公办两种办学体制,因此在办学投入、经费来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悬殊较大,要形成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一定难度;加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职班、专升本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在对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约束上较为模糊,要么照搬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在课程上增加实践类课程,要么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基础上加长延伸,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都存在对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缺乏准确定位和认识问题。

2)社会观念、企业认可度还有待提升

传统观念下我国的教育历来便是轻职重普,职业教育与学术探索无法被同等看待,职业型教育培养的人才被认为是能力不足、质量较低、水平较差甚至素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中职班、专升本出生的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人才的社会声望与高起本教育社会声望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别,社会观念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引导改变。

另外,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同等情况下,企业会优先选择高起本学生,同时对中职生、专升本学生的情况不了解,有些企业会直接拒收,特别是两年制的专升本学生,人力资源在进行学历审核时无法通过。

3)校企合作新模式需要创新

由于生源特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更注重于实践技能培养,一直致力于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课程实习较多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采用大组观摩,小组跟岗轮换的形式开展。但是当前由于规模的增长,在有限的1-2周课程实习期间内,难以小组轮换,且学生理论知识吸收慢,实践动手意愿强,因此需要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比如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或者开发新的跟岗岗位等,切实落实校企合作深度开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生源多元化人才培养对策分析

4.1 顶层设计,出台生源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需要充分考虑教育部确立的相关政策,同时还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及高层次和职业性,以免同本科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同质化,制定了本科质量培养标准,但是主要是以高起本为对象制定的。在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时,不同层次、性质的本科生均采用同样的一个标准,中职生、专升本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中就容易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针对不同的生源,出台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4.2 整合资源,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

 通过技能高考、普通专升本渠道的本科生性质与传统高起本学生培养目标有区别,更偏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对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当前本科院校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导师、青年教师下企业等多种形式来对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另外学校也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但是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且投入相对较多。因此,可以对政府、企业、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企业导师库进行校企联合培养,通过建立区域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校企联合共建实训中心等形式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4.3 以产出为导向,建立人才供给机制

中职生、专升本人才兼具普通本科教育的迁徙能力和当前职业教育所要求的实践能力,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向,但是社会认可度还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学校基于区域经济特点,在产业发展新需求的推动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先面向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短缺领域,以产出为导向,联合企业进行教材开发,进行人才培养,建立人才供给机制[2]

5 总结

当前,中职班、专升本层次职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在充分了解生源特点及培养现状的情况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才能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中职班、专升本层次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晋宁.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研究——以汽修专业为例[J]. 时代汽车, 2022, (22): 62-64.

[2]杨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推进路径[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29 (06): 16-20+39.

 

项目来源: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20年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生源多样化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项目序号25)

 

作者简介:宋丹妮(1985.11),女,湖北武汉,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汽车市场研究。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   邮编:430223   

电话:155278697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