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名城”背景下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国际旅游名城;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正文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一)“国际旅游名城”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洛阳市委市政府把“努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列为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工作,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最佳旅游目的地。洛阳位于河南省中部,以其独有的区位、资源优势,依托这一战略平台,传承丝路精神,发挥交通区位、人文资源等优势,全力响应将洛阳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部署。迄今,洛阳市在项目建设、综合效益上相对初显成效,但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却刚起步。随着洛阳与国际社会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就对高校培养具有良好语言能力和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对高等教育培养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出明确要求。但近年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普遍读写作能力较强而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难以满足洛阳市及相关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应用型国际人才的要求。
(二)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研究培养现状
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外语方面的学者和教师最先接触到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海外语言教师和中国教师是这一领域的主力军。(胡文忠,贾玉新,印自张红玲,2007)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著作大部分是由外语教师撰写的,发表的论文也有很大一部分与外语教学有关。(胡文忠,2010)戴晓东在对中国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后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表现在研究对象的延长和研究标准的加强。(戴晓东,2011:26-29)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限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文化适应、文化目的、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教育等已有的常规主题,还包括文化心理与跨文化管理、地位、文艺学、全球化等方面的分析。中国目前有五个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向。它们是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育、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对比、跨文化大众传媒、跨文化管理、跨文化能力发展和跨文化培训。(胡文忠,2010)王立飞、蒋金林对2006 -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国外语言学项目的指导和立项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常用的关键词有11个,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文化差异、跨文化环境研究、跨文化教育、语言文化对比。(王立飞,蒋金林,2011)
二.研究内容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设计原理
问卷调查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的项目编制一份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后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学者赵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赵芳首先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将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与外语教学、二语习得相结合进行调查分析。其次,采用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首先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建框架,然后研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赵芳,2014:30)。陈桂琴学者设计了问卷调查,她认为必须首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遵循葡萄树,找出问题的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她的问卷是围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设计的,调查教师和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什么问题(陈桂琴,2013:55)。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分析总结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名为《大学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四题选择题的方法。第一、二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四题为多项选择题。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问题包括跳转设置。第二个问题的选项包括“好”、“一般”和“差”。如果受访者选择“好”,他会跳过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你认为你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够好?”,直接进入第四个问题,“以下哪种方式你认为能帮助学生提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设置第三题和第四题的选项的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分析从多个不同的方面设计了选项。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构是调查被调查者的意识,了解他们是否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然后,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调查。
(二)问卷调查内容
问卷的被调查者是洛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师,他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以电子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3份,实际回收问卷22份,有效问卷22份。采用问卷星号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Question 1: Do you think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s important for English learners?
[Single choice]
Options | Amount | Proportion |
Yes | 22 |
|
No | 0 |
|
The number of valid fill in this question | 22 |
Question 2. What do you think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of your students?
[Single choice] 单选:你认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如何?
Options | Amount | Proportion |
Good | 0 |
|
Average | 11 |
|
Poor | 11 |
|
The number of valid fill in this question | 22 |
Question 3.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reasons result students po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ultiple choice] 多选:你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学生们较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Options | Amount | Proportion |
Limitat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 12 |
|
The influence of single teaching model of English and business knowledge | 14 |
|
Som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hind knowledge | 8 |
|
Single classroom model | 8 |
|
Students lack the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16 |
|
Influenced by native language habits | 16 |
|
Else | 4 |
|
The number of valid fill in this question | 22 |
Question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ys do you think can help improve our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ultiple choice] 多选: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Options | Amount | Proportion |
Teachers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education idea and enhanc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 14 |
|
Add relevant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activities | 17 |
|
Change the Classroom Model | 14 |
|
Change the evaluation system | 13 |
|
Hold lectures to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10 |
|
Else | 4 |
|
The number of valid fill in this question | 22 |
首先,所有教师都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英语学习者至关重要。第二,在22名受访者中,没有教师认为学生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学生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的分别占50%。第三,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占72.73%。此外,63.64%的教师认为传统的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学习模式会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约54.5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此外,36.36%的教师认为自身没有深刻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学生不能成功的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在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中,77.27%的教师认为,定期的课外活动,如谈判比赛或参观外贸公司,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63.64%的教师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转变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59.09%的教师认为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评价。因此,评价体系的转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影响商务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缺乏真实的环境。虽然中国大力提倡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说英语,而只能依靠课本、磁带或音频材料来学习英语。由于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较差。二是无法转换思维方式。当人们带着自己文化成长背景深刻植入的情况下去研究其他文化时,他很容易用熟悉的思维模式去阐述他所遇到的事件,而不是“随波逐流”去理解其他文化。当两种文化的方法发生冲撞时,学习者很容易用自己的文化模式来理解,这往往会造成误解。第三,传统的英语教育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目前,传统的教学理念依旧是初级的,特别是在英语教育方面,教师只是向学习者传递严格的英语爱,极大地侧重于教授单词、句法、句子框架和解释等,没有教授爱和艺术,也没有给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应用英语的机会。传统的教科书也比较落后和低劣。人们过于注重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英语的语用。
三.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重视程度
首先,教师应具有广泛的文化视野,较高的认知水平,优秀的汉英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具备以上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帮助大学生突破困难,逐步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和提高。其次,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他们可以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和开放跨文化意识的培训内容,如使用教材,有效运用比较、交际、任务型教学方法,进行有趣的课堂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外文化差异,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大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和提高跨文化意识。
(二)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许多学生认为课本枯燥无味,没有实际用途。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化离不开教材,因为语言文化的载体是教材,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关键途径和方法也是教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学习教材,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例如,教师可以在一个知识点中穿插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了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单一知识已被时代淘汰的现状,主流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是自然、文学、科学、文化知识有机结合的教材。通过阅读西方故事的不同方面,学生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展现文本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同时,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向学生介绍西方的历史文化,人们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那么大学英语课将从单一的语言交流的英语课转变为艺术鉴赏等级很高的鉴赏课。作者认为,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所获得的收益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三)改革课堂授课模式
在英语课上,教师应该进行一些实际的模拟训练,给每个学生一些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练习他们的英语口语。多用途情景教学法在教师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专业的需要为学生安排一些商务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练习中及时发现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精心采取一些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英语语言知识与西方文化知识联系起来,使西方文化知识的教学成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视觉教具辅助教学。通过向学生展示关于跨文化交际的文字和视频材料,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此外,在课堂上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如跨文化交际课程、讲座、展览、英语沙龙等。结合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跨文化交际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文化以外的文化,还可以更好地接受这些文化,并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文化知识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四,在课堂设计中强调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应增加对课文文化语境知识的推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介绍、民族风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的意义,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老师想要了解自己的英语国家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另一方面,经常甚至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书籍,引导他们在学习中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如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务英语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等网络资源,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中学习和品味不同的文化。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商务英语视听资料,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商务英语语言和文化。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非常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商业文化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精通英语又拥有较高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外语学习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还要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理解其文化特征,了解文化分歧、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复杂性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沟通顺畅。然而,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综合能力,其培养涉及多个方面。高校外语教学涉及许多环节和因素,因此对高校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获得建设性的发现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由于研究人员的资源、经验、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包括需要扩大实证研究的范围等。
“国际旅游名城”构建倡议的提出为洛阳市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跨文化交际机会和平台。通过教学体系的改进、学生自身的努力,加之实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为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提供了对应的相关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个人的发展,也对社会的多元文化融合和国际理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国际组织、旅游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教育和实践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平台和机会,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为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