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策略
正文
引言
元通古镇,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积淀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在数字媒体技术的赋能下,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旅游模式向新型旅游业态的华丽转身。数字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古镇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也为古镇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的深入研究,为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技术为古镇旅游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可能性,推动了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首先,数字媒体为元通古镇的旅游宣传和推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古镇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旅游资源可以被更多人所了解和认知[1]。这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还可以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古镇旅游的体验方式,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获得更加真实、生动的旅游体验。再次,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如在线预订、电子导览等,提升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最后,数字媒体环境还为古镇旅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行为和需求,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旅游营销策略,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与古镇的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进一步推动古镇旅游的发展。
二、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古镇文化展示形式单一
在数字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然而元通古镇的文化展示形式仍然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古镇的文化资源往往只通过传统的展览、讲解等方式进行呈现,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来打造更加生动、立体的文化展示体验[2]。这导致了游客对古镇文化的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体验和理解古镇的文化内涵。
(二)古镇旅游项目同质化
目前,元通古镇的旅游项目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许多古镇都推出了相似的旅游项目,如古镇观光、民俗表演、特色美食等,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这导致游客在游览不同古镇时,感受到的旅游体验和内容大致相同,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另外,同质化问题也限制了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古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难以脱颖而出。
(三)古镇旅游推广渠道待拓宽
在数字媒体环境下,古镇旅游的推广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古镇旅游的推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旅游网站、旅行社等渠道,而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数字媒体上的推广力度不足,这导致了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难以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因此,元通古镇需要积极探索数字媒体时代的旅游推广策略,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古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构建
元通古镇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历程中,坚持“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注重的是在整个区域内,无论城乡、产业还是景区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统一规划、协调推进。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让古镇的旅游产业更加繁荣。元通古镇还巧妙地契合了“成都西控”“乡村振兴”等时代元素。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号召,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对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挖掘和整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营销宣传活动。
第一,为了优化古镇文旅展示平台,我们可以开发一款云端的元通古镇历史文化互动平台。这个平台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地收录和展现元通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包括对古镇古老建筑、街巷布局、民俗风貌的实景模拟,更深度挖掘和整理那些流传于老人口中的传说故事、家族历史以及村落的宗族文化,通过动画、AR/VR实景模拟等技术,让历史不再遥远,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游客[3]。同时,建立线上分享与互动模块,鼓励游客上传自己的游玩经历、心得体会,甚至是原创作品,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既增强了游客的参与度,又构建了一个活态的历史文化传承载体。
第二,在提升游客在元通古镇现场游玩体验方面,我们可以设计并推出H5互动游戏环境,将旅游过程转化为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探索之旅。例如,在古建筑群中隐藏一些数字谜题或寻找特殊物品的任务,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AR/VR设备参与其中,既能锻炼思维能力,又能增进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了解。此外,定期举办以元通古镇人文历史为主题的动画放映活动,配合声光效果,让游客在观影中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打造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如邀请专业演员表演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民俗节目;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手工技艺展示区,让游客亲手体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元通古镇的传统文化。
第三,为了进一步提升元通古镇的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宣传动画这一现代化手段来加大推广力度。首先,委托专业的动画制作团队,深入挖掘元通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资源。我们可以结合古镇的古老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等元素,通过创意的构思和生动的画面,制作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宣传动画短片。这部短片将充分展现元通古镇的历史变迁、文化特色和风光魅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镇之中,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历史韵味和人文气息。其次,我们需要将这部宣传动画短片投放到各大旅游平台、社交媒体及短视频平台上。这包括但不限于携程、去哪儿、美团等旅游预订平台,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4]。通过这些渠道的广泛覆盖,我们可以精准触达潜在游客群体,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元通古镇。最后,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潜在游客进行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荐。例如,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兴趣爱好等信息,向他们推送元通古镇的相关旅游信息和优惠活动,进一步提高宣传效果。
四、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实践应用
(一)打通“节事”路径,做活“美丽”旅游
元通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进一步推广古镇的旅游魅力,元通可以借助当下热门的数字媒体平台,精心策划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节庆活动。
比如,在每年的春季,元通古镇可以举办盛大的“庙会文化节”。活动期间,古镇内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传统的舞龙舞狮、杂技表演、民间戏曲等精彩节目将轮番上演,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古镇还会推出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镇的民俗风情。除了庙会文化节,元通古镇还可以结合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举办摄影大赛和美丽风景评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参与。在比赛过程中,游客可以深入古镇的每一个角落,用镜头捕捉古镇的美丽瞬间,同时也可以通过评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元通古镇。
(二)提升核“芯”能力,绘就智慧“云游”
在数字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慧旅游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为传统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元通古镇,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古镇,正积极拥抱这一变革,通过构建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绘制一幅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画卷。
首先,元通古镇可以联手技术团队,精心打造一款专属的智慧旅游APP。这款APP不仅具备详尽的在线导览功能,为游客提供古镇的历史背景、文化传说、建筑风格等详细介绍,还能通过虚拟游览技术,让游客在手机上就能领略到古镇的风土人情。APP还可以根据游客的兴趣和时间,智能推荐游玩路线和特色景点,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享受古镇的美好。一位游客在出发前,只需轻轻一点,就能通过APP了解到元通古镇的各类信息。当他踏入古镇的那一刻,APP便会根据他的位置,实时提供周边景点的介绍和导航。他可以在手机上欣赏到古镇的街景,甚至通过AR技术,将虚拟的景点与现实场景相结合,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其次,元通古镇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游客的行为和偏好。通过对游客的游览数据进行分析,古镇可以了解到哪些景点最受欢迎,哪些时间段游客流量最大,哪些服务设施需要改进等等。这些信息将为古镇的旅游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游客的需求。例如,通过分析数据,古镇发现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古镇的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古镇可以在热门景点附近增设更多的小吃摊和手工艺品店,同时提升这些店铺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在品尝美食、购买纪念品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古镇的文化魅力。
通过这样的智慧化改造,元通古镇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能进一步树立其在旅游市场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这也将为古镇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塑造城市形象,优化绿色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元通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确实需要全方位地展示古镇的魅力。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我们可以制作一部精美的宣传片。在这部宣传片中,我们可以运用高清摄像技术,细致入微地捕捉古镇的每一个角落,镜头可以从古朴的街巷开始,穿过青砖黑瓦的民居,展现那些雕刻精美的门楼和窗棂。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如古老的庙宇和巍峨的塔楼,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古镇的历史与文化。除了街巷和建筑,宣传片还可以展现古镇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运用航拍技术,从空中俯瞰古镇的全貌,将蜿蜒的河流、青翠的山峦和金黄的稻田尽收眼底。这些美景与古镇的古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为了进一步提升宣传片的吸引力,我们还可以邀请知名演员或网红担任形象代言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向更广泛的受众推广古镇的旅游品牌。他们可以在宣传片中讲述自己的古镇之旅,分享对古镇的喜爱和感受,从而激发更多人对古镇的好奇心和向往之情。
除了宣传推广,元通古镇还应注重绿色服务的优化。在旅游开发中,我们可以推广环保出行方式。例如,设立步行或骑行游览的专用路线,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导航服务。在古镇内设立自行车租赁点,鼓励游客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绿色餐饮住宿服务,在餐饮方面,倡导游客减少浪费和使用一次性餐具,鼓励餐厅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在住宿方面,我们可以推广绿色酒店和民宿,提供节能、环保的住宿设施和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旅游,元通古镇还可以与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庄等合作,共同打造一条绿色旅游线路。游客在游览古镇的同时,还可以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或者前往生态农庄,体验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的乐趣。这样的合作不仅可以让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元通古镇的魅力,还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通过利用数字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注重绿色服务的优化以及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元通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其独特的城市形象。这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古镇的经济和文化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四)依托“非遗”项目,实现文化振兴
元通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地方,它拥有许多熠熠生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非遗项目不仅是元通古镇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元通古镇的街头巷尾,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到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比如,当地的绣娘们用灵巧的双手绣制出一幅幅精美的绣品,她们一针一线地勾勒着细腻的图案,让游客们惊叹不已。元通古镇还有民间表演团队,他们在古镇的广场上表演着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戏曲,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非遗项目,元通古镇还可以举办非遗文化节等活动。在活动期间,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和讲解,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还可以设置手工艺体验区,让游客们亲手尝试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元通古镇还可以利用数字媒体平台对非遗项目进行宣传和推广,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视频和图片,展示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开展话题讨论和互动活动,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依托非遗项目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元通古镇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还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这不仅可以提升元通古镇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培育整合人才,引领数字振兴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人才是推动旅游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力量。元通古镇要实现旅游业的数字振兴,必须积极培育和整合旅游、数字媒体、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资源。
首先,元通古镇可以设立旅游人才培育计划,与当地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旅游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培训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旅游人才,为古镇的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其次,元通古镇还可以积极引进数字媒体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为古镇的旅游推广和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他们的努力,元通古镇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体平台,进行精准的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再次,元通古镇还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可以组织旅游人才进行跨地区的考察和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在旅游新业态领域的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
结语
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有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才能推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元通古镇应继续深化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沈昕,葛惠芳.乡村振兴下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以徽州卖花渔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03):89-96.
[2]刘弋杨 熊瑛 空间句法视角下的元通古镇外部公共空间优化探究[J]. 城市建筑.2021,18(12):87-90
[3]蒋楠茜,杨剑.文旅融合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崇州市元通古镇为例[J].城市建设,2021(28):276.
[4]蔡念. 试论数字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20.
[5]张德平.基于数字媒体的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 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0(5):125-127.
课题名称:数字媒体环境下元通古镇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编号:WHLY2024031)
作者简介: 韩嫣(1994.7一),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影视后期制作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