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进课堂的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正文
一、中药药剂学课程特点
中药药剂学是本校中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中药药剂学既继承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又吸收现代药剂学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课程内容包括传统中药制剂(如汤剂、丸剂、散剂)以及现代新型制剂(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纳米制剂等)。课程内容与临床应用紧密相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如何优化中药制剂的处方、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与其他学科相较,中药药剂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为一种综合多门学科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实用型科学,它将中药领域的各学科内容与能力融为一体,同中药相关的基础课程、专业导向课程以及其他领域的课程紧密相连。本课程不仅是理解中医临床征象与药方配合的关键纽带,也是传承与现代医学理论技术相结合的重要媒介。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药药剂学课程也不断更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探索新的中药制剂形式和工艺。
二、中药药剂学实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药学学科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确保教学环节始终融入思政要素,使得思想道德建设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共同指引学生发展,促进传统医学专业与思政理论教育协调同步,互相促进,从而培育出既具备医学才能又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中医药专业人才。
目前,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思想政治素养尚未深入,未能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资源,实施过程往往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象层面。该课程应深入培养的职业热爱、诚信自律、创新能力、职业伦理和对祖国深沉情感等方面的思想政治素质,未被深度挖掘与课程设计紧密融合,这限制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落实。展望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教育的根基尤其关键,而教师在这一根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使教师在课程中充分植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尊心,以及提高学生投身“中药药剂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忱,成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推进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的主要推力。
三、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策略
1、 以教师-学生为互导,引导学生思政学习,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各项教育革新需以教师为核心,更新其传统教学理念,教师需调整自己的教学焦点,并恰当地指导学生作出适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亦是如此,先要增强教师本身的思政素养,以此作为主干,培养学生的思政素质。所以,学校应该活跃地安排教师统一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确保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能够有效地融入思政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持续感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通过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促进中药药剂学领域教师在文化和技术上的全面提升,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人文及职业素养。
在传授中医药学知识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基于这点,必须将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并刺激他们自发地学习。作为教师的角色,应机智地把中医药学科的知识与共产党的历史紧密整合,有策略地促成中医药与我党往事、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举例分析中医药在我国史册中的显著作用及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中医药使用的态度变化,借此指导学生领悟中医药进展与国家的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积极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认识。
结合互联网与实体的双重模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线上线下相结合,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承载思政元素
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浪潮的推进,教育观念、素材及其传递方式遭遇了一次根本性的变化与升华。借助智慧树、腾讯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的便利,再辅以中国大学MOOC的内容丰厚,线上线下融合的授课模式渐渐流行于高等学府。这类结合方式的学习模式,通过采纳尖端的信息技术,为高校的思政课引入了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它结合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线上学习和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化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资源和途径、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解说古法胶药的制作时,为了方便学生把握工艺流程,我们引入了家喻户晓的阿胶熬制实例,并结合影视教材与理论知诧的相互配合,让学生深刻领悟到如“珠液滴形、煮至起泡、挂彩如旗、胶质稳固、裁切分片”等行话所蕴含的意义及具体操作步骤,这样不仅令原本枯燥的学科内容和中医文化传承融为一体,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医学仁心与配药精粹之道,激发他们学习中药制剂学科的热情。
3、创新教学手段,通过典型案例融入思政元素
在教授课程内容时,班课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途径。将价值观的培养巧妙地植入教学的每个部分,例如,在分析中药注射液的课堂上,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发展出的各种中药注射剂,比如由安宫牛黄丸改良后的清开灵注射液、基于有效成份制成的灯盏花素注射液、从中药材提取的鱼腥草注射液等,通过分组讨论这些在临床上常用的注射剂的优缺点,研究导致不良反应或者药品品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强调了以下观点:“我们不宜过分夸大中药注射剂的负面效应,而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从原材料入手,到生产工艺、品控手段乃至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以降低中药注射剂的风险并增强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在授课中药处方设计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为本的学习(PBL)教学法,事先准备好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方剂让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问题来设计解决方案,不仅解答问题,更在此过程中激励学生独立探索、创新思考,借助专注和实用的教学策略更深入地整合思政教育内容,极大地提高了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层次。
4、构建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的检验和回应体系体现在对课程思政的评估方法上。课程思政多元化评价模式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传统的笔试等方式,通过考察学生对思政理论和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来评价他们的思政水平。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从而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平时课堂讨论、演讲、报告等形式,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来评价他们的思想表达能力、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评估他们对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在实践课程中,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理解古代药物制剂的现代化生产流程的评估,例如,片剂的制备涉及先期准备、湿法造粒、干燥分散、混合均匀、成型压制、质量检测以及生产结束的场地清理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的准确执行以及流程的顺畅衔接对实验结果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此外,整个实验过程极大地考验并增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展现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小结
在中药药剂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重要举措。经由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的结合改革,学生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更多地重视培育他们担负社会责任、遵循职业伦理和增强民族荣誉感,令此种思想政治教学手法变得富有活力,并以隐形的方式深刻地作用于学生们,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受到思想政治因素的熏陶,达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教学目的。学生们不单能深刻掌握中药学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深邃和博大,以及中医药在我国长远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种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优异成绩,更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基础。
[1] 梁晓,黄慧学,谢伟全.“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构建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46):149-152.
[2] 权颖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2024,(18):36-39.
[3] 贾永艳,杨捷,祝侠丽,等.基于思政进课堂的中药药剂学专论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44):63-65.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20.44.019.
姓名:许娜娜 出生年月:1995.04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邮编:250109 籍贯:山东省济宁市 职称:助教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分子信号通路研究 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街道鲁能泰山七号二期东区 联系方式 :17862182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