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教学:函数理论的现代化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函数理论;教学策略;学习效率;个性化学习资源
正文
引言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其中函数理论作为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其教学的现代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的函数理论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函数理论教学的新路径,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尝试[2]。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函数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现代化教学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该策略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实现函数理论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智能化。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方面,可利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构建函数理论知识体系,梳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教学方式上,智能答疑系统可24小时不间断地解答学生疑问,缓解教师压力。在教学评价环节,借助教育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提供针对性指导。同时,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沉浸式技术,将抽象的函数概念可视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探索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一、AI教学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广泛的应用。各类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为智能教学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3]。智慧平台虚拟助手、教学数字人、人工智能生成式软件等新型智能教学工具不断涌现。
当前,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已经在个性化学习、智能导学、自适应练习、知识推荐等多个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开发的"师说"智能教学助手,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和海量教学语料,实现了与学生的自然交互,能够准确理解学生提问并给出针对性的解答,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清华大学研发的MOOC学习路径规划系统,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偏好等因素,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最优学习路径,使学习更加高效和个性化。
尽管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当前的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大多针对某一特定学科或领域,通用性和泛化能力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模型往往存在一定的不可解释性,教学过程缺乏透明度,难以取得师生的充分信任[4]。此外,智能教学工具的研发需要教育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对研发团队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正在为教育变革注入新的动力,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实现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仍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AI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计算,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建议性策略,从而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例如,基于知识图谱和认知诊断模型,AI系统可以精准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识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推荐和练习题生成,实现因材施教[5]。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增强师生互动和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智能对话系统可以为学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学习辅导和答疑服务,并根据学生的提问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解答。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可视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探索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变换规律。这些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工智能在教学评价和反馈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依赖教师主观判断,缺乏客观量化指标。而AI系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深入洞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并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线学习平台的点击、浏览、做题等行为日志,AI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度,并及时预警学习风险。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智能批改和综合考评,AI还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共性问题,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6]。
总之,人工智能正在为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动力和可能。在函数理论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引入AI技术,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必将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未来智慧教育的新生态。
三、AI教学策略设计
3.1 课件与教材的智能化
现有的教学课件和教材对于函数理论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升。传统的教学资源缺乏个性化和交互性,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7]。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智能化改造和优化。
首先,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对现有的函数理论教材进行语义化分析和知识抽取,构建函数理论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概念关联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智能化地重组和生成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和学习材料。比如针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自动筛选、推荐合适的知识习题,智能生成难度梯度合理的学习路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因材施教的学习体验。
其次,引入自适应学习和知识追踪技术,实时监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认知状态,精准诊断学生对重要函数理论概念的掌握情况。基于学情诊断,系统能自动推荐针对学生学习弱点的相关资源,如典型例题、演示微视频、练习题等,辅助学生强化学习,通过查漏补缺加深对抽象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智能课件的交互,获得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此外,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沉浸式技术,将函数理论中的抽象概念、定理以及证明过程形象化、情境化和游戏化。通过身临其境地探索函数的图像、性质、运算等,增强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直观认知和操作体验。例如,学生可以利用AR技术,在现实场景中观察函数曲线随参数变化的动态过程,加深对函数概念的形象理解。VR课件还可模拟函数论证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发现重要定理背后的数学本质。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为函数理论教学资源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通过智能化的内容生成、自适应学习指导、沉浸式体验等,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函数理论的核心知识和思维方法。
3.2 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在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认知特点进行建模,动态生成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具体而言,系统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记录、练习得分、知识掌握程度等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构建出学生的知识图谱和能力画像[8]。在此基础上,运用推荐算法和规划算法,为学生规划出最优的学习路径,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与排序、学习进度的控制等。
例如,对于函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如函数的有界性、周期性等,系统可根据学生的先备知识水平,自动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会推荐更多的基础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系统则会引入更多的拓展内容和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进度控制上,系统会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learning analytics技术对学生的认知负荷进行评估,动态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密度,防止学生出现认知过载或学习倦怠等问题[9]。当发现学生的练习正确率持续低于80%时,系统会自动降低学习难度,增加针对薄弱知识点的强化练习;而当学生的练习正确率持续高于90%时,系统则会适度提高学习难度,引入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任务,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系统还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情感计算等AI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识别和引导[10]。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答题速度等信息,判断学生当前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进而提供个性化的鼓励反馈和暂停提示,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综上所述,AI技术为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认知特点的智能分析,动态生成契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学习方案,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辅助教师实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在函数理论教学中引入该策略,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结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AI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本研究针对大学函数理论课程,设计了一套基于AI技术的现代化教学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通过智能化课件与教材的开发,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规划,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与反馈分析,本研究探索了AI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了AI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首先,当前的AI技术还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和要素,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干预[11]。其次,AI系统产生的个性化学习内容可能存在偏差或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审核和修正。此外,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是AI技术难以取代的。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为函数理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革新。本文构建的教学策略初步实现了函数理论教学的现代化,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师生数字素养参差不齐,智慧教室、设备等硬件更新缓慢,优质教学资源匮乏等。未来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与AI技术专家的通力合作,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最终实现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学系统和工具,推动数学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为智慧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曼, and 李晖. "分层次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4 (2020): 62-64.
[2] 李利平.如何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
[3] 李振,周东岱,王勇."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教育知识图谱:内涵,技术框架与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4):12.DOI:CNKI:SUN:YCJY.0.2019-04-006.
[4] 王一岩,郑永和.可解释学习者建模:价值意蕴与应用图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 35(5):96-103.[5] PF Chen,R Tang.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D].,2020
[5]吴迪,汤国频,胡淼.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资源推荐方法及系统:CN202111535666.3[P].CN202111535666.3[2024-07-10].
[6]徐纪骞.一种在线教育用作业测评系统.CN202211087552.1[2024-07-10].[7] AN Bowens,S Ross,NB Washmuth.Effect of Motor Learning Theory-Assisted Instruction Versus Traditional Demonstration on Student Learning of Spinal Joint Manipulation[D].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2019
[7] 寇改灵.人教版生物学数字教材的特点分析与应用举例[J].生物学教学, 2024, 49(1):13-16.[9] 周宏建.基于翻转课堂以希沃白板为工具的线下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
[8] SU Yu,ZHANG Dang,LIU Qingwen,等.学生得分预测: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卷积自编码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9(001):049.
[9] 杨彩萍.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方法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
[10] 卢宇,薛天琪,陈鹏鹤,等.智能教育机器人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 ——以"智慧学伴"机器人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 2020, 26(2):9.DOI:CNKI:SUN:JFJJ.0.2020-02-012.
[11] 赵鹏亮. (2018). 人工智能在现代及未来教学,学习中的应用. 数码设计(上), 000(012), 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