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关键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师生关系,教学方法,阅读活动,材料选择
正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就使得教育行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改革。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中,中等职业学校也将其作为重点进行改革。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够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关爱,他们才会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课堂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但是,很多中职教师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习需求,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形式来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提升中职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语文阅读水平。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兴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下白杨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对白杨进行阅读。在阅读完白杨之后,教师可以提问:“白杨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是怎么在革命战争年代被赋予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将白杨比作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们就这句话进行讨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作者进行沟通,从而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教师再对课文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白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做既可以培养起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为后续语文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提问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讨论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例如教师《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一下《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文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总结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再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总结和概括,让学生能够将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反映出的情感特点都进行概括和总结。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概括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概括中悟出自己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可以使中职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为中职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中职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获得更多知识。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赤壁赋》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来完成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并制定出预习计划,在上课之前先进行小组内学习,然后再进行小组间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写作风格和作者的创作思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去查找相关资料来了解文章背景信息。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阅读指导,然后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之外,还需要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与机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以下课外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首先,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课堂上来分享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的兴趣与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来进行介绍,然后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书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积极参与到交流过程中来,并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分享给大家。其次,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在进行主题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针对中职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作品来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我和我的祖国》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爱国主题的书籍进行学习与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我们要去维护祖国的利益?只有当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才能够真正地去热爱自己的祖国。再次,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来进行选择。例如在学习《荷花》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池塘中进行观察荷花来了解荷花在不同季节下具有不同美感。在观察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荷花进行评价与想象。另外,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组织开展辩论赛和演讲比赛也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通过开展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理解能力以及语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将这些内容写入到教学计划中去,让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内容等方面内容。最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优秀作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优秀作品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兴趣并提高其阅读能力与水平。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朱自清先生写给父亲的信来激发学生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并提高其阅读水平与能力。
四、引导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动,不是简单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了,还需要读者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够将文章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真正地理解。学生只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生只有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是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后提出的,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够主动地发现自己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其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提出一些问题:“济南为什么被称为泉城?作者对济南有哪些喜爱之情?”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如可以让学生先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写作目的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最后,引导学生不断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韩麦尔先生对主人公最后一次上语文课感到十分紧张和不安,他对自己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感到非常担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点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
五、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学名篇作为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边读边思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祝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认识,并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自己对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认识。一方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方式来实现。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文章内容的学习,还要注重文章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来讲解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描述金华双龙洞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描写方法,对文章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阅读方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在教育事业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教师需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更加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教师在对中职生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与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对中职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要求,从而促进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宗.浅析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藏语文阅读理解能力[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14):0386.
[2]任南欣.浅谈新课程下的中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 2019(11): 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