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幼儿参与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卉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春藤附属幼儿园 山东 济南 250021

摘要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自制玩教具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同时考虑到自制玩教具可以节约成本和资源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也认识到自制玩教具的独到之处。在调查研究中,能够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对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过程存在很多困惑。本研究用的是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幼儿参与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幼儿参与的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自制玩教具 幼儿参与

正文

、引言

自制玩教具不仅具有娱乐和教育性的儿童学习工具,它也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做法。因其生动有趣的动手操作、创意的思维、节约资源并与幼儿的发展需要更加符合而普遍受到幼儿园喜爱。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教育追求的是培养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索与创造学习,部分教育者会鼓励幼儿参与到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去,让幼儿自主参与、自主操作,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科学的建议里表明幼儿的教育者要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可以操作的、多种玩法的玩具材料和废旧材料,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可是幼儿在具体的操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动手能力差,教师往往忽视了参与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在自制玩教具受到社会各界广泛重视和欢迎的背景下,笔者以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幼儿的参与为切口,通过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中幼儿参与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观察,发现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幼儿参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

二、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幼儿参与存在问题

笔者对10所幼儿园的小、中、大年龄班的30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对访谈的老师组织的自制玩教具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从对自制玩教具的看法、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时间频率和家园合作情况等方面来看,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程度不高,主要与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息息相关。

(一)教育者忽略了幼儿应当成为制作参与的主体

教育者对自制玩教具的目的认识不清,使幼儿园的玩教具自制偏离了育儿的宗旨,只是流于形式,走向了追求形式的道路。翁惠曾经出了教师在教学动时过渡依赖教材上的教案内容,缺乏以幼儿为主的意识有研究发现强势专断型的教师较少顾及幼儿的角色地位,忽略了幼儿应当成为制作参与的主体。

 

笔者:“您对自制玩教具中幼儿参与的认识是怎样的?

A教师:“自制玩教具有一定的困难,在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参与者,幼儿只是作为辅助者出现。而对于那些简单的操作,教师可以给幼儿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让小朋友感受成功的快乐。”

B教师:“自制玩教具的过程有好多个步骤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有些幼儿的注意力很难一直集中在制作上,在组织过程中不仅费力也费时间。自制玩教具应该由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自己设计完成,没有必要让幼儿参与。”

 

上面笔者与教师的对话摘自访谈记录,笔者研究访谈后发现,在自制玩教具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体者”的身份,而幼儿只是扮演微不足道的“跟随者”身份,并且教师的代做行为剥夺了幼儿很多“玩玩做做”的机会。

访谈中大部分教师提到,幼儿园定期组织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但是在评分中幼儿的参与不是十分重要。观念决定行动,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过程当中,并没有把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意愿、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在参与过程中的受益情况考虑在内。

笔者在观察中还发现,在自制玩教具时教师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幼儿缺乏耐心的引导,为尽快完成玩教具的制作,教师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忽略动手操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对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能力不够信任

幼儿是发展中的有待完善的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手部动作发展不完善,完成精细操作比较困难,并且活跃好动,很难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

 

笔者:“在实际的自制玩教具制作过程中,您会放手让幼儿动手操作吗?”

教师:“我觉得,虽然应该多留给幼儿动手的机会,但是,幼儿的动手能力尚在发展,他们的操作比较粗犷,作品不精致,花费时间较多,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代替他们制作。”

笔者:“您所在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评比或检查活动,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教师:“我们园里的领导检查或者评比自制玩教具,主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它的教育功能、创新程度和美观方面。”

 

上面对话,摘自本次访谈中笔者与教师的访谈记录。访谈中一半以上的教师觉得幼儿制作的玩教具大多数上不了台面,甚至并不相信幼儿具有参与制作的能力,反而会耽误玩教具制作的工期。并且大多数幼儿园中自制玩教具的评比过程多注重玩教具外形的美观和使用功能及教育功能,教师习惯性的包办代替,当然还有教师不惜花费大量资金买来现成材料进行制作。这样,幼儿无疑成为了玩教具制作的无关者。而教师为了自制玩教具经常加班到很晚,职业倦怠加深了,也减少了对幼儿的关心等。

)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组织形式单一

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幼儿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变换丰富有趣的形式调动幼儿参与的欲望黄敏娟倡导幼儿从知识、情感和能力三方面参与。

笔者在对15个自制玩教具活动的观察中发现,教师组织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组织形式所占比例情况如下图所示:

 

组织形式

集体形式

小组形式

亲子活动

其他形式

百分比

60%

30%

8%

2%

 

大部分幼儿教师都是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即教师在所有幼儿集体面前进行操作示范,然后教师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参与自制玩教具,活动中教师总是重复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幼儿参与制作的形式太过单一幼儿的参与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家庭中,潜移默化的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

)幼儿参与制作的玩教具种类贫乏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现代教育倡导在活动中使用多样性素材进行教学,增加幼儿的新鲜感,激发幼儿在玩教具制作中的创作兴趣。但是,当前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工具和步骤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导致幼儿的创造兴趣下降。

 

笔者:“您所在幼儿园为幼儿自制玩教具提供了哪些制作材料?”

教师:“我们幼儿园提供的制作材料主要是各种材质的纸、布、毛线等。”

笔者:“您需要其他材料时,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我们大多数情况下是组织幼儿制作纸类的玩教具,很少需要其它种类的材料,需要时我们会争取家长的配合,比如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家庭中的生活垃圾。”

 

调查研究发现,在有些幼儿园为教师组织自制玩教具活动提供的材料数量和种类少,教师必须自己想办法收集材料,并且教师组织玩教具活动的观念缺乏创新,所以导致教师选择的自制玩教具种类贫乏。进一步的访谈中,有的教师还提到了一部分家长却因为不重视或者工作忙没时间而拒绝教师组织的自制玩教具活动。

有些班级的自制玩教具种类较丰富,但是笔者观察发现其外形美观繁杂,摆放在教室里堪称“手工艺品”。精细繁杂的细节可以看出幼儿的参与较少,教师“包办现象”严重。教师让幼儿参与制作的只是缺乏新意的几种类型的玩教具,如:折纸类的自制玩教具,粘贴类的自制玩教具等。

)家长对幼儿的参与缺乏支持

隔代抚养由于教育观念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如访谈中有的教师反映祖辈家长跟不上现代教育理念的步伐,教师的工作内容有的祖辈家长也不理解,做到有效的与幼儿互动参与比较困难,更多的是扮演照顾者的角色,从而影响幼儿参与的质量。

在访谈中有教师说道:“我们班40多个孩子,由父母接送的不到30%绝大多数是老人来照顾孩子,有自制玩教具的需要时老人与幼儿互动的效果不理想。”      

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家长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但是,现在生活压力大,家长陪伴幼儿参与的机会和时间有限,大部分家长只有在教师提出要求时才会参与和配合活动。

)教师指导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水平不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在自制玩教具过程中,教师在一旁恰到好处的引导很重要。曹春香曾说,幼儿在活动中部的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尤为重要,教育者应该多为幼儿提供创造和思维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脑部参与。笔者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虽然,教师关于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理论较熟悉,实践中教师在开展制作活动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不解,教师把握不准引导时机,创造思维得不到激发,甚至做出不合乎幼儿教育理念的行为。如笔者在对一次中班玩教具制作活动的观察中发现,教师在幼儿刚开始动手制作后便急于引导,没有留给幼儿在困难中自主探索的时间。结果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几乎没有开动脑筋思考,完全是机械试完成。

笔者观察发现,在同一种自制玩教具活动中不同的教师组织,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与教师指导能力的差异性息息相关。不到一半的幼儿教师在自制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能给予幼儿恰当有效的引导。一半以上教师不能给予幼儿有针对性的回应与引导。笔者通过观察还了解到,有些自制玩教具缺乏新鲜感,教师的经验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很难激起孩子们的制作欲望,幼儿很多时候都是在被动的参与。


、促进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策略

通过访谈和观察进行记录、分析,提出指导策略,为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教育者应该明确自制玩教具的目的

正确认识自制玩教具的目的是进行有效组织的关键。自制玩教具的目的是为了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可以通过提升教师在自制玩教具中的指导能力来实现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园领导评比检查时,不应该只注重自制玩教具的外形是否美观上,而是应该将检查的重点放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上。笔者在访谈中发现,有些教师组织幼儿自制玩教具只是应付幼儿园的各种评比活动,为了更精美不让幼儿参与。作为教师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自制玩教具与幼儿身心发展的联系,对自制玩教具工作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用心的设计,明确在制作过程中应该让幼儿扮演“主人翁”的角色,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在访谈中得知,有教师只是会指导幼儿如何操作制作玩教具,然而缺乏对于该玩教具教育功能的认识,不知道选择制作它的原因,也就无法在幼儿的制作过程中发挥它的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做一个有所准备的“领路人”,在了解幼儿需要、兴趣和经验的基础上,在活动之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制作的目的和意义并选择适宜的玩教具。

(二)提高教师在自制玩教具方面的专业素质

有些教师过分的释放幼儿天性,忽视了自己作为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幼儿太过于松散,活动目标完成的不理想。实际上,幼儿有效的自制玩教具活动离不开教师正确恰当的引导和激励。可以通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指导层次。在访谈和案例观察中发现,教师实际指导幼儿自制玩教具的能力并不高,在指导的时机、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都不够成熟。自制玩教具的种类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组织模式,指导幼儿制作玩教具的随机性很强,对教师的教育机智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研究如何更好的指导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时,要参加有关自制玩教具指导理论的培训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指导水平,发现自制玩教具的教育价值。

幼儿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在自主操作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和疑惑,所以,自制玩教具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一旁认真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引导幼儿克服障碍,做出有效的强化。当然,教师在观察中可以适时向幼儿提出一些简单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方法可以保持幼儿制作过程中的注意力和制作欲望。现如今,可以通过现代的网络教育平台搜集到一些优秀教师组织的自制玩教具的活动过程,可以通过幼儿园里组织的公开课或者培训活动来吸取精华,交流总结有效组织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经验。

(三)优化家园合作的形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应该利用好家长的力量,让家长自觉地支持幼儿参与。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多数家长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工作不只是幼儿教师,越来越重视与幼儿教师的合作。

1.让家长成为玩教具制作中的一份子

教师应该努力增加幼儿家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机会和程度,教师除了与家长做好思想交流,让幼儿家长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让家长为幼儿的自制玩教具活动提供材料之外。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将自制玩教具所需要搜集的材料样式和来源告诉幼儿,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合作收集并带回园。教育者也可以学习借鉴外国的开放式教学活动,让幼儿家长可以自由的进出,成为参与自制玩教具活动的一份子。很多家长对自制玩教具的不够了解,例如自制玩教具的价值在哪里,怎样通过自制玩教具让幼儿参与进行亲子活动等。对此教师可以在家长开放日宣传、讲解下,加深家长对自制玩教具的了解。

2.定期组织有关玩教具制作的亲子活动

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幼儿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的亲子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一种促进亲子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幼儿在家长的合作制作中不仅有动作的参与,主要还有情感方面的参与。“寓教于乐”普遍受到教育者们的欢迎。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庭中自制幼儿成长手册,这种活动给了幼儿与家长相互表达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慢慢的学会感激父母,很好的发挥了自制玩教具纽带作用。既增进了幼儿与父母的感情又锻炼了技能,是一举多得的好机会。

结语

自制玩教具是幼儿教育界广受欢迎的教育工具,幼儿需要参与它的操作过程。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现状,并提出了幼儿参与中存在的问题:1. 教育者忽略了幼儿应当成为制作参与的主体2. 教师对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能力不够信任3. 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组织形式单一4. 幼儿参与制作的玩教具种类贫乏5.家长对幼儿的参与缺乏支持6.教师指导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水平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指导策略:1.教育者应该明确自制玩教具的目的;2. 提升教师在自制玩教具方面的专业素质;3.优化家园合作的形式。

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参与自制玩教具的重要性,幼儿园在组织幼儿参与时虽然存在问题及不足,但是,只要教育者对幼儿参与认识正确并足够重视,幼儿参与玩教具制作的现状会有所改善,幼儿会成为参与制作的主体人物。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著,肖咏捷译.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3] Margareta Sandstrom Kjellin,Mats Granlund.Childrens Engagement in Different Classroom Activities.European Journal of Special Needs Education,2006(08):285-300.

[4] 黄敏娟.幼儿园里的幼儿参与——从理想的幼儿参与到幼儿经验的参与[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0.

[5] 路奇.《幼儿教育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1,

[6] 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7] 王永杰,孙小聪.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现状研究:以南京市X幼儿 园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4):72-75.

[8] 陈敏,张立龙.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 (下半月),2021(12):33-36

[9] 龙正枝.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设计原则、问题及对策[J].玩具世界,2023.

[10] 宋东来.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工作优化策略:以辽宁省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为例[J].辽宁教育, 2023(12):78-80.

[11] 潘丽钦.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价值与问题探析[J]. 中 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6):59-6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