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周开来 曹伟伟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但也伴随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工程项目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力求将工程成本控制到最低,资源能被最大化地利用。在进行工程经济管理时,需重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将管理渗透在施工的每个环节当中,保障项目获得预期效益。


关键词

全过程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应用

正文

1导言

随着建筑工程数量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化,也就使得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等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通过全过程的工程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保证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也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与此同时,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之下,项目工程的资金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等,在这种模式下,严格的成本控制工作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另外,通过动态化的管理和造价的模式等,也可以及时对于造价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及时了解和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等,也就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等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不断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也可以提升工程造价的有效性。

2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提出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均能运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控制,以此实现通过工程造价来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进而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保障建筑企业的收益达到预期并实现盈利的目标,确保工程按照预期建设目标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施工管理工作向着更加科学、合理方向发展。

2.1促进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进行工程经济管理时,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促进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施工经济得到科学、合理的管控。在开展工程经济管理时,通常是将工程预算、投资预算与项目最终成本相结合的方式,对整个项目实施成本控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定性因素,导致工程经济无法被合理的管控。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通过建立管理体系,确保实际施工过程的资金得到管控,保证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施精准化管理和科学化的调控,成为企业规避风险及提升经济效益的保障。

2.2防范经济管理的风险

落实工程成本全过程管控,主要是开展预算管理和施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成本的准确性。落实全过程工程造价,可以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经济风险,保障经济管理和工程资金的安全性,充分利用工程投资资金。在工程预算分析阶段,有利于提高预算分析的准确性。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系统性分析实际工作,通过开展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科学地分配预算资金,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降低施工风险

2.3提高预算评估精准度

工程预算精准度关乎着工程能运行的运行情况及企业的效益,所以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管理,不但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造价评估,而且能够保证整个项目按照经济管理规范进行工作。应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实现预算造价与实际工程造价相结合,通过对实际施工进度的分析和管控,促进造价投入成本向着透明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整体资金投入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作为工程的固定资金,另一部分作为工程流动资金;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及动态化的造价经济管控,以此提高预算评估的精准度,进而避免项目出现资金超额风险。

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不高,因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加,也就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各方面工作复杂程度提升。而管理制度并没有随之发生改变,制度的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制度制定和落实的时间差中可能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工作问题。由于造价工作需要精细化管理和制度控制,完善的制度尤其关键。除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度,造价工程师管理制度完善程度也不高,造价工程师的准入门槛不足,仅仅掌握理论知识难以胜任多方面复杂造价问题处理工作,在长期的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无法发挥其作用,市场规范程度不足;其次,工期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工期成本的制定与工期进度密切相关,因为工程自身的要求,施工单位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设备等保证,资源利用和人工成本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在当前造价管理过程中对于此方面的认识和工程规划不够清晰,工期成本不到位,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现象。因此,在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需要将管理手段落实到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无法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工作人员的热情也会受到影响,面临着损失的风险;最后,当前建筑工程领导对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认识依然不够清晰,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多,但是在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应用等方面都不够深入。当前许多工作人员的认识、专业技能、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当前的控制中容易产生安全、管理、成本等多方面问题,不良影响还会进一步推广,建筑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3全过程工程造价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3.1项目决策阶段

首先,在工程造价管理方案的制定时,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行业规划的相关内容,强化工程造价初步管理的细节工作。同时对工程造价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调研分析与综合测评,确保工程造价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其次,科学系统的评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确保其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对工程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实际能力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由此提升投资估算与工程现状的切合程度,增强工程造价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3.2工程设计阶段

基于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如果不对设计阶段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因此,在设计阶段需根据工程经济管理手段,对项目的造价、施工工期、工程质量、施工规模、施工进度等要求进行合理的把控,确保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合理。但对于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出投资金额比例的调整,保证达到项目施工要求并实现收益最大化。除此之外,还需加强设计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的沟通,通过两方面的深度合作,确保工程项目设计能够完美呈现,同时也尽可能做到资金利用最优,达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目标,并未后续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3.3工程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阶段需将总体造价控制在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之内,保证企业的投资具有经济性而获得理想收益,所以确定招投标控制价至关重要。当企业中标后会最终确定合同价,这也是全过程造价需要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价格。合同价作为工程造价的参考标准,全过程造价管理水平、合同价确定的精准度、项目风险完善度、风险预防度以及各个环节造价把控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工程招投标价的确定,需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进一步规避风险及控制造价成本,使投资人能够获得理想收益。

3.4项目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包括工程合同审核与设计变更审核。在施工合同中,对工程双方的具体责任与义务都要进行明确的说明与规定,所以是工程双方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开展施工合同管理,要重点审核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必要时候要开展逐字分析工作,由此避免合同中因表达不明而出现合同纠纷的现象。开展工程设计变更审核,能够降低因设计变更现象而增大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强化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变更审核与管控,能够保障设计变更申请得到严格的审查,并且及时开展设计变更方案与原有设计方案的综合对比,一旦发现设计变更存在不可逆性,则要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再次审查与规划,从而降低设计变更现象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3.5工程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应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手段对项目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针对项目中涉及应用的设备、设计变更、人工、工程量等,按照合同规定制定造价表,以供工程验收。除此之外,工程竣工阶段还需进行结算金额的结算和复核,其中工程造价要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控制,保证结算过程严谨和公正,达到双方预期合作目标,最终实现工程造价对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4注意事项

4.1提高工作人员的造价控制意识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应贯穿执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利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同时可以预留充足的资金,有效应对施工中的意外情况,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项目发生偏离,可以利用全过程工程造价方式及时纠正,使其符合设计方案,提高初期决策和设计的精准性,同时可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通过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可以科学地调配人力和物力等,保障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建筑企业需要合理协调管理人员,安排专业人员落实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规则,还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性,推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4.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创新企业运营模式

在建筑经济中建立科学、合理的管控方案,需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岗位需求,将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融合。为此,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全过程工程造价对资金的管控,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完美应用在建筑经济中助力,为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自身对建筑行业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缺少完善的运营模式,造成工程项目最终的管控效果没有完全发挥出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制约了建筑经济的高效发展。因此,建筑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管理机制,仍需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学习优秀的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需求,进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运营模式与企业的高效融合,为企业及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4.3实现动态管理

造价人员和全过程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对项目实施内容、工程手段、技术要求等做好分类整理和有效控制工作,不同环节都实现了有效监督。在重点环节、隐蔽工程环节出现技术不合理、应用问题,都可以直接发现并进行改正,减少质量和安全问题出现,施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因为工程规模大、工程技术复杂程度高,管理不到位容易出现工序错误和没有按照规范施工的情况,需要专业造价人员全程参与造价工作,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精细化的管控工作,对整个项目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4.4提高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系统性

建筑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保障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在经济管理体系中融合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要提高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系统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体系,并且在实际实施阶段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系统,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分析预测水平。强化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系统性,需要完善组织体系,保障人力和物力满足需求,有效开展建筑经济管理工作。

4.5提升内部监管水平,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落实在具体的项目当中,通过提升员工的管理能力和借助良好的运营模式实现更大的经济收益。可以说,内部监管机制及监管水平是保证建筑经济管理良好运行的保障。因此,企业需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中进行,从而保证成本管控目标的具体实现。目前,我国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满足建筑经济的发展需求,需对建筑工程的服务范围进行扩大和细化,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深入到工程的各个环节当中,逐步的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全过程工程造价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建筑企业需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合理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理念管理工作,同时需要选择合理的措施强化执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致程.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1):155-156.

[2]徐婧.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在建筑经济管理中的价值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10):165-166.

[3]张景祥.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全过程工程造价的应用策略[J].居业,2021(06):150-151.

[4]张勇.全过程工程造价在现代建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1):193+1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