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与优化设计
摘要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文本分析
正文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七所高校用A1-A7表示,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来自各校官网。文章选取的一流工商管理专业总计6个,非一流工商管理专业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5所高校为公办院校,1所是民办高校,1所是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校遍布山西、上海、广州、浙江、贵州等地。
(二)研究方法
文章利用SPSSAU软件工具的“词云分析”、“文本聚类分析”、“LDA主题分析”等多种功能,运用文本分析法对7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进行质性研究,以此挖掘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与异同。
二、研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人才类型[]
通过梳理七所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得出表1所示的人才培养类型。从表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七所高校中,人才培养类型涵盖了“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研究型”、“创业型”以及“高级专”等多个方面,这种多样化的培养类型反映了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全面需求,有助于培养具备不同技能和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表1 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类型
高校 | 应用型 人才 | 创新型 人才 | 复合型人才 | 高素质人才 | 研究型人才 | 创业型人才 | 高级专业人才 |
A1 | √ | ||||||
A2 | √ | ||||||
A3 | √ | √ | √ | ||||
A4 | √ | √ | |||||
A5 | √ | √ | √ | √ | √ | ||
A6 | √ | √ | |||||
A7 | √ | √ | |||||
合计 | 5 | 2 | 2 | 3 | 1 | 1 | 2 |
占比 | 71.4% | 28.6% | 28.6% | 42.9% | 14.3% | 14.3% | 28.6% |
资料来源: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具体目标词频分析
本文采用SPSSAU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词云分析。在排除无意义词后,统计得出数字化、组织协调、管理决策、高素质、应用型等排名前十的重要性关键词(如表2所示)。词云图及tf-idf表综合反映了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状况。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塑造以培养数字化等管理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1 人才培养目标词云图
资料来源:SPSSAU软件分析
表2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排名前十的重要关键词统计表
编号 | 切词 | 隶属行号 | TF-IDF |
1 | 数字化 | "4" | 0.58117115 |
2 | 零售 | "8" | 0.503291 |
3 | 基本知识 | "10" | 0.45937502 |
4 | 组织协调 | "10" | 0.45937502 |
5 | 管理决策 | "9" | 0.40791738 |
6 | 业务 | "28" | 0.40462205 |
7 | 高素质 | "28" | 0.40462205 |
8 | 应用型 | "28" | 0.40462205 |
9 | 人才 | "28" | 0.40462205 |
10 | 职业 | "2,13" | 0.3993284 |
数据来源:SPSSAU软件分析
3.培养规格
借助SPSSAU软件对七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进行LDA主题分析(如表3所示),综合分析得出,七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网络营销、艺术、软件、经济等知识,具备学习、表达、数据分析等能力,并且需要梳理正确价值观,提升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
表3 三个主题分布情况
主题 | 主题权重 | 出现行数 | 百分比 |
知识要求 | 32.454% | 103 | 61.310% |
素质要求 | 33.496% | 36 | 21.429% |
能力要求 | 34.050% | 29 | 17.262% |
总计 | 100% | 168 | 100% |
数据来源:SPSSAU软件分析
图2 主题与TOP重要词-权重关系
资料来源:SPSSAU软件分析
(二)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
通过对比七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发现,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基本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实践教学三大模块,部分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命名为公共教育课程,将实践教学归入专业教育平台,虽然在具体处理上有差异,但究其实质内容来看,七所院校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基本一致,具体学分如表4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基于七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划分标准的个别差异,因而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不同。
表4 7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及学分要求
高校 | 通识教育课程 | 专业教育课程 | 集中实践 教学 | 毕业要求最低学分 | ||
必修 | 选修 | 必修 | 选修 | |||
A1 | 44 | 12 | 61 | 24.5 | 20.5 | 162 |
A2 | 必修课程107分,选修46学分 | 27 | 153 | |||
A3 | 54 | 11 | 44 | 24 | 26 | 159 |
A4 | 67 | 10 | 39 | 26 | 8 | 150 |
A5 | 44 | 12 | 64 | 24 | 16 | 160 |
A6 | 64 | 8 | 31 | 32 | 24.5 | 159.5 |
A7 | 52 | 9 | 71 | 12 | 16 | 160 |
资料来源: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核心课程[]
七所高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词频及分布情况如表5所示,从表中得知七所高校存在同一门课不同名称的问题,比如管理学和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学、会计学与会计学原理等,将此类课程进行合并处理,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总计39门,所有学校都开设管理学、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会计学、战略管理五门课程;其次,大部分院校都开设统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公司治理等七门课程;其余课程根据每个学校办学条件和资源限制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也可能是因为每个学校课程模块划分标准不同而导致。同时,从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两所高校核心课程开设了商业数据分析等数字化课程,数字化课程开设较少,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与当下数字经济背景不相适应。
表5 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词频及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SPSSAU软件分析
3.专业方向设立
专业方向设置体现了在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的背景下,各学校都在进行错位发展探索。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方向(专长)平台课程设置如表6所示,A1高校的专业方向主要聚焦于计算科学、经营与创业方向,显示了该校对于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在工商管理领域应用的重视和对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A2高校的专业方向包括创新创业和国际投资管理,显示出该校在国际商务和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A5高校在创业方向上有着丰富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A6高校在商业管理和连锁经营管理方向上有较为详细的课程设置,旨在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A7高校在供应链管理方向有着深入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然而,七所高校在错位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平衡专业深度与广度的关系,既要保证学生在某一领域有足够的深度,又要让他们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表6 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方向(专长)平台课程设置
高校 | 专业方向 | 方向课程 |
A1 | 基础能力模块 | 企业公共关系学、企业危机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科学研究模块 | 多元统计分析、社会心理学、策略博弈、考研英语 | |
计算科学模块 | 大数据挖掘技术、R语言数据挖掘实战与案例分析、IT与企业管理、管理运筹学 | |
经营方向模块 | 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并购与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管理 | |
创业方向模块 | 创业管理、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小企业管理、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网络营销 | |
A2 | 创新创业方向 | 创新管理、创业投融资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创业与投资风险管理、领导力与组织发展、创新创业文化 与伦理、创业实践与案例分析、走进创业一线与创客空间、商业模式创新、创业组织行为学、民营企业管理 |
国际投资管理方向 | 国际金融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企业套期保值策略、家族传承与财富管理、股权激励、公司金融、货币 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投资项目评估、投资管理实践前沿、公司兼并收购与重组、国际结算与案例分析、全球化与国际商务组织、日语和西班牙语第二外语实践选修课等。 | |
A3 | 无明确设置 | |
A4 | 无明确设置 | |
A5 | 经营方向模块 | 证券投资学、项目管理、财务报告分析、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并购与管理、广告学 人力资源选聘与测评、营销策划 |
创业方向模块 | 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服务企业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创新与创业实践、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 | |
企业数字化管理方向模块 | 管理运筹学、社会心理学、工商管理大数据、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实务 | |
A6 | 连锁经营 | 连锁经营店长实务、供应链管理、 安全管理与损耗控制 |
商业管理 | 商务策划、商务文书写作、 商务沟通与职业礼仪 | |
A7 | 连锁经营管理 | 特许经营管理、连锁门店运营管理、 门店销售与服务技巧、连锁经营店长实务 |
供应链管理 | 供应商开发与管理、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运输与配送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 | |
商业数据分析与管理 | 管理统计与软件应用、企业大数据管理、 商业数据采集与处理、商业数据分析 |
资料来源: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思考与建议
(一)将“数字化”融入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发展融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得出,大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同质化现象存在。所以,各高校可将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思维与管理技能相结合,培养具有数智化思维,掌握数智时代背景下管理专业知识的管理类人才,而且,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与所处区域特点,细分专业方向,突出专业培养特色。如A1、A2、A5、A6、A7这五所高校均设置了专业方向,尤其A1、A5、A7高校都开设了数字化领域的方向模块,A1高校有计算科学模块、A5高校有企业数字化管理方向模块,A7高校有商业数据分析与管理模块,这些专业方向能够培养学生在数字化时代所需的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在数据驱动的环境下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商业问题。
(二)改革课程体系,权衡课程间的内聚性和耦合性
人才培养需要以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做支撑,课程设置应当遵循知识和能力递进的原则。首先,按《国家标准》规定,开足学时,合理分配160学分,核心课程设置6门以上的相关核心课,同时,根据专业特色及实际情况,在学时分配方面向重点课程倾斜,加强核心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力度[]。除了核心课程外,还可以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其次,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开设泾渭分明,没有体现深度融合,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时以《标准》为参照,建议仔细分析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去除重复或相似的部分,确保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重点和价值,同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努力使课程设置由伪内聚、伪耦合转向高内聚、低耦合。
(三)以就业、社会服务为导向,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设计一系列与岗位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企业实习、案例分析、模拟公司经营等,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其次,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不同方向,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并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高校在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或设计项目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习经历中挖掘研究课题,将毕业论文或设计项目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以此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七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分析与比较,揭示了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面对数字经济和新文科建设的双重压力,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文提出的优化建议旨在帮助高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徐雅琴.专业认证驱动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基于 7 所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文本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1).
[] 邹毅峰,谢如鹤,刘广海.物流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与优化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05).
[] 陈永清,刘洁琼等.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问题研究——以获得国际商科专业认证的28所院校为例[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04).
[] 肖强,展慧.我国家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基于七所高校方案的文本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3(06).
[] 唐雯,林益忠.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 “数智化” 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23(06).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商科视阈下工商管理一流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J20221328);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实践”(GH-22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