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先,能力为首——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春晖

重庆市綦江中学 401420

摘要

我国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境下的核心素养能力,诸如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教师通过创设语文各式各样的阅读场景,能够帮助学生自然地与作者进行深入对话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技能。本文将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先针对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进行简要概括,其次重点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再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推动我国语文教育朝着高质量目标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培养;教学

正文


前言: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贯彻落实教学方针的根本任务。如何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主要难题,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方案,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及时调整和创新课堂形式,从而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深化语文阅读的教学,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厘清文章整体思路,分析出文章中的主旨内容,再概括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样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意识,提升对各种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从而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系统性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通过综合性的阅读课程,从文章中获取到正确的价值观念,保障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身心获得健康的成长。教师由浅入深的阅读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优秀的文化底蕴,为后来语文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文字功底[1]

二、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现有的教学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因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各种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十分重要,可是目前还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得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待诗词当中描绘的抽象情境难以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并未得到巩固。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与课本之间独立存在,能够将课本中有效的学习价值完全让学生掌握,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便能够充分让学生掌握好阅读学习,从而进一步文化自信、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二)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教师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严重影响,不敢也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导致阅读课堂氛围低下,学生不愿在课堂上和教师进行深入互动,课堂只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并未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两者的身份也并未发展根本性的转变,学生难以对语文阅读提起兴趣,反而越来越讨厌学习阅读,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因为语文学科的教学主要还是体现在课本知识上,所以部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在教学内容上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感悟,导致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太过于依赖教师,自己私下在做阅读题时也依赖参考答案,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受到严重阻碍,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进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也未能得到提高。

三、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阅读教学场景

由于受到年龄、心态以及社会经历的多重制约,初中生的思维成熟度仍然不够,尚未能够对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理论概念达成有效的认知,因此更偏向于探索和学习一些感性方面的知识信息。初中的语文老师在进行场景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优势[2]。通过利用图像、音频、视频以及真实场景等更有感官的方式展现所学课文文章的抽象知识和现象,以此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优质体验,为未来的拓展学习认知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古诗《观沧海》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相关材料,制作或下载现有的影片录像,通过电子白板展示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大海中浪花滚动,而诗人则站在海边,目光所及的远方山岛被海浪重重包围。在这个山岛上有怪异的石头和茂密的杂草秋风吹拂时,海浪、石头、杂草产生碰撞出的各种声音,闪烁的海面似乎和星空中的星群相互映照……通过多媒体平台给学生创设出气势磅礴、苍凉悲壮的祖国河山,学生便可以更加容易体会到诗人那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教学,趣味性教学成为当前许多语文课堂采用的教学模式。因为初中生还处在爱玩、好动的成长阶段,对有意思的游戏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而且时常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另一种想法和见解。当然阅读教学不止体现在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上,古诗词阅读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难点。比如在教学《春望》这首诗词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飞花令”游戏当中,让同学依次答出与该首诗有相同含义的诗,且需要准确说出题目和诗人名称,在此过程中,学生享受着游戏带来的紧张、刺激,还能够对学过的诗词做好灵活地运用和理解。教师还可以针对游戏结果进行评价,针对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中国的古诗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3]

(三)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是主要教学策略之一。虽然初中学生还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学生拥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各个场景和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更愿意花费空闲时间去了解,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对生活化场景的好奇心理,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场景和元素,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到作者描述的文章中,与主人公共同感受父爱的伟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生感悟等。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文章以较为通俗的语言,以作者的角度描写出父亲对自己的爱,整篇文章讲述父亲的“深沉的背影”,尤其是在描写“我”去北京时,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父亲翻越铁道时那费劲的状态。教师通过该段仔细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过程中,与父亲之间的温暖瞬间,让学生通过回忆将生活中的场景和感情,带到文章中,便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复杂的心情,看着父亲那渐渐老去的背影,已泣不成声。除过这篇文章,在其他文章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课本阅读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展激烈的话题讨论,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在课本知识上,反而能够将思维反复跳转在生活和课本两者之间,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从而更加容易地达成教学目标[4]

总结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须得按照素养为先、能力为首进行教学,从创新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这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审美能力、思维创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不再惧怕阅读,反而喜欢阅读,推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朝着高质量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霞.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05):63-65.    

[2]仙永华.关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与优化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5):181-182.    

[3]李厚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12):99-101.    

[4]徐平.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浅析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下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J].考试周刊,2022,(01):49-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