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雪玲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密水街道杨戈庄小学261500

摘要

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来说,教师需要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不断增强,使学生能够在最放松和最活跃的心态下,在不增加学习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纵观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多元化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构建,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双减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践分析

正文


引言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每一个学习阶段来说都极其重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全面的思维能力,从而让他们在考虑任何一个问题时都能有更强的逻辑性,其数学素养就能利用这一契机得以全面地提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双减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究,致力于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双减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小学教育体系包含了多元化的科目,“双减”理念的落实能够大幅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逻辑性数学这一学科的核心特征,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提升自身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对“双减”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进行科学设计真正实现减负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双减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些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规划时还缺乏一定的完善性,会将考试要求和课本内容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方向,单纯关注如何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所有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缺乏重视,因此就会出现学生跟不上教师节奏的情况,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和作业压力较大,这不能与“双减”理念的要求和标准相符合,最终导致数学教学的成效不能符合预期。从如今的教育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在教学时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单一性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双减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双减理念”下减负增效教育目标来说,如果想要更好的实施有效教学策略,那么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备课工作是双减政策课堂教学实施的一个首要前提。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秉持减负增效的思想来进行备课,仔细分析数学教材,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并利用恰当的时间来为学生呈现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效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观察物体”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长方形正方形进行自主制作,并结合具体任务要求来完成预习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预习成效来合理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在开展备课工作时,教师不但要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融合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学范围

二)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游戏更加感兴趣,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通过游戏过程能够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渗透课堂游戏,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下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混合运算”内容进行教学单一且枯燥的问题会导致学生丧失思考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夺宝奇兵”游戏。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对相关图片和视频进行制作,设计不同格子并进行标记并将宝藏随机放在格子中。学生只有正确算出混合运算问题,才可以得到宝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考欲望,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来进行比赛,十分钟内正确算出混合运算题目的小组是最后赢家并得到相应的宝藏。教师可以给予表现良好的小组物质奖励这种游戏教学模式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但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这也与“双减”理念的本质含义相一致

三)合理设计课后习题提升教学成效

首先,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依据,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规律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需要检验学生的做题思路和最终的作业完成成效经过对比总结来优化数学课堂内容。其次,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习题,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利用自主实践和自主操作形式来强化知识掌握度。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公园花坛周长面积进行测量,借助于数学知识来对家里瓷砖的面积周长进行计算家长可以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高效解决问题这种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需要科学且合理的评价学生不能单一的用对错观念来评价学生,而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

四)提升作业质量开展有效评价

如何减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双减”思想本质目标所以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课后学习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可以优化师生关系,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提供有利途径从而及时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疑虑心理真正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带领学生复习知识、巩固知识课后指导层面来说,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形式,将“增效减负”作为核心方向通过分层教学形式使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科学融合课堂教学课后学习流程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借助多元化的作业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增强数学学习质量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结论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双减”理念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从小学数学教师层面来看,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将“双减”理念的要求作为依据、将学生的学习规律作为基础,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数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的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志华.“心语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选择[J].教育(周刊),2022(18):3.

[2]何秀钦.“双减”下“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J].学苑教育,2023(9):4-6.

[3]吴丽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2024-07-03].

[4]曾利.在双减政策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的研究[J].进展,2023(17):245-247.

[5]宋永.“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1):95-97.

[6]闫晓桃.基于双减理念牵引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建构[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2(28):0172-017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