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正文
1.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1.1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来讲,奥尔夫教学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围绕学生进行开展,而并非让学生跟上自身的教学节奏。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1.2注重实践,鼓励创新
注重实践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之一,以往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中,还要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带来良好的亲身体验和动手实践,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自身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一教育理念至关重要,积极响应了新时代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1.3综合性教学
音乐与多种艺术形式有着较强的联系,如舞蹈、戏剧等,奥尔夫教学法正是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加强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地多样性和综合性。这种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能够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扩散,将音乐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综合性的活动来促进学生情感、智力、身体、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1.4互动合作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奥尔夫教学法认为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去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的共享性和合作性,他们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这对于学生学好音乐十分重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团队和合唱团,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习和表演音乐。
2.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可以提高课堂的实践性和互动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价值体现出来。对此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选择具有生动节奏和旋律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跟随节奏做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情境当中,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其学习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视觉辅助来创设情境,例如可以是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与音乐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创造出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音乐情境,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除了播放音乐,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其他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到其中,避免长时间运用单一的教学情境,导致学生产生厌倦。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与音乐相关的故事,创造一个音乐故事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中,通过角色扮演、舞蹈、歌唱等方式来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可以看出,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将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价值体现出来,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教师要能够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2.2鼓励学生创作
鼓励学生创作也是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策略之一,传统的知识教学,学生只是单纯地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但不懂得对其进行应用,更不懂得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例如在教授节奏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节奏元素和乐器,让学生自由组合和创作出自己的节奏作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选择不同的节奏模式和乐器音色,通过实践和尝试来创作出独特的节奏作品。这一教学过程可以应用到音乐的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在旋律创作、音乐故事创作中,这样的教学策略都可以应用到其中,其本质就是要去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积极应用,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突出奥尔夫教学法的价值。教师则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创造力,提高合作教学效果。
2.3加强互动合作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互动合作可以使得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的想法,加强其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去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在排练音乐剧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如导演组、表演组、道具组等,每个组别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和责任,需要密切合作和沟通来完成音乐剧的排练和表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和沟通协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合奏或音乐创作,让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音乐作品的合唱或合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彼此的声音、协调节奏和音准,以达到和谐的音乐效果。
2.4注重评价
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做好对学生以及教学的评价,及时发现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做出针对性措施。教师要去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多以鼓励和肯定为主,但也不能忽略对学生客观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进步和成就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从多维度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所在,也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价同伴的音乐表现,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优点,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表现。根据对学生的评价也能够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教师要能够针对这些问题所在做出针对性措施,将奥尔夫教学高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新的时代赋予音乐教育更新的内涵,无论是在音乐的艺术审美还是人的自我完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无疑很好地呼应了新时代对于音乐教育的要求。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除了教师的个人努力之外,也需要学习奥管理者乃至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等等。
参考文献
[1] 朱珪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4,(06):160-162.
[2] 陈芳.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华夏教师,2023(26):4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