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新型高职、教学质量评估
正文
1.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介绍
1.1“高质量发展”的提出
2017年,“高质量发展"表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2022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2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主要目标: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1.3上海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文件提出要构建上海职业教育新体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2023年10月31日,结合本市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沪教委职〔2023〕43号《关于推动上海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提出重点举措的第二条内容是持续推进新型高职建设。
从2019年至今,上海减少了10所中职学校,新建9所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学校。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是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它的形成是站在了中高贯通培养长期探索实践的肩膀上,总结了中高贯通培养经验得失,趋向中高职教育的五年一贯式一体化发展,推动中高贯通人才培养由原来的中职和高职双主体育人转向新型职业院校的单一主体育人机制,最终实现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质量提升。新型高职的建立是上海市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2.现有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2.1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作用
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引导学校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估是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获得教学质量信息的最佳途径。通过评估和评估结果的反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工作有助于院校发现院校管理或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很好地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最终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评估的过程也是分析的过程,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能够找出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潜在问题,制定出改革与完善的目标方案,最终实现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
2.2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存在的不足
(1)评估认识不足
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日益规范化的今天,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作为一种质量检测和调控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评估对象,要深刻认识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接受评估方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评估方不能完全只强调监督作用,只重视评估结果,而忽略评估中重要的引导和改进功能。评估是一种诊断的方式,诊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改进,进一步提升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评估人员不足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群快速发展,更新迭代,带动了相应专业的新旧更替,职业教育迎来快速发展期。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目录》研制以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为关键,体现了“十个对接”特征,即专业对接新技术岗位、对接新职业岗位、对接新业态岗位、对接市场化需求、对接卡脖子难题、对接智能化生产、对接智慧化管理、对接精准化服务、对接数据化应用、对接数字化技能。面对专业目录中那么多的新专业,大力培养高水平的能对接产业群的评估专家是当务之急。
(3)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以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等为主要指标,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评估指标相对单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估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
面对新兴产业、新型高职、新专业,面对数字化转型,面对元宇宙时代的发展,需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为新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对新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几点建议
新型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3.1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在传统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需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
(1)多维度评估
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包括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过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国际教育与合作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以全面衡量教学质量。
(2)强化实践能力评估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3)广泛参与
加强对学生、教师、校友等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评估过程更加民主和透明。
3.2重视评估专家的培训
对评估专家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阶段性的培训,提升专业评估的能力。培训内容包含评估专业理论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研读学习、评估人员的素养提升培训等,提高评估专家的综合能力。
对新上岗的评估专家除了做以上培训以外,需做评估专家的上岗培训,了解评估的目的意义,明确评估专家的岗位职责,明确评估工作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明确评估工作的监督、引导和改进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3.3 评估过程关注专业和产业的关系
职业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专业定位。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专业和产业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五个对接”。具体是,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评估过程中要关注专业和产业的关系,就要看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五个对接”有没有做到、做好。
3.4 评估过程关注新型高职属性
重点关注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的“一体化”进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着重找出新型高职办学亮点和特色,指标突出“新”、“亮”、“特”。
4.结论与展望
新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估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建立科学、公正、可信的评估体系,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推动高职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卢婧婧,孙婷婷,娄金香,杨光,卢智泉.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09):41-42.
[2] 游维操.关于教学质量测评改进的设想[J].统计教育,2008(01):31-32.
[3] 黄艳香, 评估与监测 完成65所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 赵长顺 主编,北京教育年鉴,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22,411,年鉴.
[4] 陈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17):139-141.
[5] 梁娟.高职教育教学校内评估体系构建[J].科技展望,2016,26(10):204-205.
[6] 陈倩倩.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2):8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