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曹淋淋

安国市伍仁桥学区 邮编:071200

摘要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语文学科中,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因此,教师需进一步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推动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教学;方法措施

正文


引言: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践,突破了碎片化的知识传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文学世界的通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阅读文字,更是通过文字感知世界,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更为细腻、深刻的思维能力。然而,目前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何更好地推动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培养整本书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原始的驱动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如果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缺乏兴趣,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阅读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就能逐渐自觉的养成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积累各种各样的知识,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与能力。因此,教师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愉悦且深刻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率。

例如在教学《芦花鞋》时,可以发现,这篇课文节选自《青铜葵花》,因此教师在完成阅读教学过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结尾对课文的后续内容展开想象,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认为主人公青铜与葵花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他们往后的生活可能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他们将会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提问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不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先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同时进一步阅读《青铜葵花》整本书,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作者的另一本书《山羊不吃天堂草》,让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这本书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本书的封面,让学生根据封面以及书的标题猜测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启迪学生展开更多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对教材文章的理解与思考,还能使学生积累更多语文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效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2、营造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效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为学生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机会,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考虑到整本书阅读耗费的时间较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整本书阅读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学生更多是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另外,由于小学生尚处于发育初期,他们并没有太好的自律性,因此很多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觉完成课外整本书阅读。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监督与引导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自觉且高效的完成整本书阅读,保障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相互监督、互相帮助,一同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完善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整本书阅读。

例如在教学完《鲁滨逊漂流记》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安排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的阅读任务。由于这本书的篇幅较长,学生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可以合理的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后时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整本书阅读,在每日阅读完成后,学生需要在小组中进行打卡,总结自己的阅读内容,其余学生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了确保全员都能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建立积分制阅读,比如按照计划完成阅读的可以积一分,没有按照计划完成则不积分,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各小组各成员的整本书阅读情况,如果小组成员完成的情况较好,则可以为整个小组积分,未完成则不积分,最后积分最高的小组与学生均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再这样的阅读氛围下,学生既可以相互借鉴良好的阅读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一步保障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3、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由于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学生需要耗费的阅读时间较长,因此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会出现厌烦、抓不住重点、阅读方式不正确等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整体较低,且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缺少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因此,为了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并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总结,将自己的阅读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与帮助,从而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教师可以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穿插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之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主题相似或来自同一作者的书籍读物,鼓励学生阅读这些课外书籍,并将其变成学生每日的作业之一,为学生合理的规定阅读量,从而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制定整本书阅读计划,并自觉做好总结与梳理,教师同检查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计划与阅读反馈给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制定合理的整本书阅读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加科学的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还能完善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更加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大多会被课文的故事、人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整本书,并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版本,比如带有插画、带有注释的版本,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课后阅读时间为学生合理的定制整本书阅读计划,比如考虑到学生各自的阅读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可以融入分层的思想,比如要求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每天阅读8到10页,并在阅读结束后完成阅读随笔,记录自己阅读的内容与感想;而针对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他们每天阅读6到8页,在阅读结束后用简要的话语总结自己阅读的内容。这样既不会为学生造成太大的阅读压力,使学生能够坚持阅读,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有效利用阅读计划,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保障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他们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帮助其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减少压力,并积极组织阅读活动,推动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书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2(24).

[2]郑海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西教育,2022(44).

[3]何立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