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德育开展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石娣

广东省英德市田家炳中学 513026

摘要

高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不仅要吸收广博的文化知识,更要锤炼其道德素养,强化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随着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价值判断,每个阶段都展现出独特的变化和差异。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当坚持“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精心策划和组织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关键词

立德树人;高中德育;开展策略

正文


前言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品德优先,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上提供了明确指导。然而,当前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面临多重挑战,如教育内容缺乏更新、教育形式单调、学生德育意识不强、班主任自身德育能力有待提高等。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策略,旨在为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培养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中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德育开展的意义

(一)引领全方位人才培育

立德树人理念致力于全面塑造学生的品格、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身体健康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在德育实践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全方位的人才培育方式,既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立德树人理念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导向,强调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追求学术成绩。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教育方式正在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现代教育模式转变,教育内容也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和机会。

(三)强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立德树人理念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将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置于重要位置。通过德育课程的实施,学生将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定的文化自信。这种教育模式将为国家培养具备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公民,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德育开展路径

(一)以身作则,塑造优秀榜样

鉴于当前高中生的日常学习环境中,班主任是他们接触最为频繁且影响深远的人物,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产生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在与学生长时间接触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举止。为此,作为高中班主任,应时刻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工作态度,以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值得学习的良好榜样。这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认知观念,还能通过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具体而言,班主任在发挥榜样作用时,应严格遵守以下三点:首先,坚守职业道德,时刻保持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道德楷模;其次,注重个人形象和仪容仪表,保持整洁的外观、得体的穿着以及文明的举止,为学生树立外在形象的典范;最后,展现专业能力和教育才能,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敬佩和模仿,从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通过这些努力,班主任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进一步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真诚沟通,深化师生情谊

在当代高中生的教育环境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多样性,他们的思想日益成熟,情感也更为细腻。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日常相处时,应更加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任何可能伤害他们心灵的无心之举。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当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任何学生。无论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性格如何,都应得到班主任同等的关心和尊重。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灵魂人物,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学习上的陪伴者。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班主任应主动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并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他们创造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班主任还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友爱的班级氛围,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在课下,班主任应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通过真诚的沟通,班主任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这种情感上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更加信任班主任,愿意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动影响学生。例如,当发现班级卫生状况不佳时,班主任可以亲自动手清理垃圾,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这种“身教”的方式往往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满足学生需求,调整教育方式

1.学生心理特点

随着高中生活的深入,进入高二阶段的学生往往会经历一次心理上的转折。他们开始感受到来自学业、社交和未来的多重压力,这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了迷茫和不确定性的情绪。相较于高一时的热情与决心,高二的他们似乎失去了那股冲劲,紧迫感逐渐减弱,更容易走向极端。考试成绩的波动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挫败感,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焦虑和孤独的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分层引导的方式,设计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对于性格内向、沉稳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与更多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活动;对于外向、活泼但稍显顽劣的学生,可以运用奖惩和警示机制,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找到教育的突破点;而对于那些感到迷茫和绝望的学生,教师则应以积极鼓励和心理疏导为主,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明确方向。

2.学习方面特点

高二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生既已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又即将面对高三的紧张挑战。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和纠结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频繁的考试使得学生的成绩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无疑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优秀的学生会更加投入学习,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而成绩不稳定的学生则容易陷入迷茫和放弃的境地。对于中等生而言,他们可能对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保持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满足于达到老师和家长的基本要求。面对这样的学习状况,教师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分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辅导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
    3.融入德育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每一个变化,用心去理解并帮助他们规划正确的成长路径。教师深知,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对自己未来的责任感,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德育计划。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偏科现象,教师会特别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他们知道,高考不仅是对某一学科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因此,他们会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均衡性,确保每个学科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展。

,教师会设计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并牢记自己的初心。他们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运动,通过活动来寻找学习的动力,为高三的冲刺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进入高二,教师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而是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他们会联合各个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热门电影、节日或特定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观影、扫墓、参观博物馆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还能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正能量,增强对生活和学习的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才艺展示、感恩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激之情。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构建一个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为德育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具体而言,我们应首先确立清晰明确的德育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不仅应涵盖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应深入考量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多维度内容,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客观。

其次,我们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在道德成长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而教师评价则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个人潜力。接着,建立学生个人德育档案,记录他们德育成长的点点滴滴。这不仅能让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还能帮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为未来的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最后,我们应定期回顾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调整和优化工作策略,确保德育工作的持续改进和高效实施。

结语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我们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德育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玉梅.“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开展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17):106-108.

[2]张正峰.论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德育工作的开展路径[J].学周刊,2023(9):133-135.

[3]范寿山.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4):145-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