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阳

西安高新钱学森第二小学

摘要

小学语文的人文性比较明显,传统文化元素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入非常有必要,能够彰显学科属性和育人本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教师应结合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灵活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以文“化”人。为了将传统文化元素贯穿于小学语文听说读写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汉字文化着手,灵活渗透文化内涵,组织诵读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积极加强诗词教学,拓展延伸文化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以读促情,定期开展名著教学,全面落实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优势和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元素;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是非常宝贵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有教育人、熏陶人、浸润人的作用。在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颠覆传统,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主动从传统文化元素中获取养分,将这一特殊的教育资源融入课堂,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激励学生的心智。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学综合素养以及健全的人格,认真学习语文知识,积极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质。传统文化囊括了诸多的文学表现手法、语言知识以及文化常识,与小学语文知识存在交叉融合之处。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科教学目标灵活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就有助于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知识的距离,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综合素养。

其次,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传统文化元素代表着古人的智慧,蕴含优秀品格和人生哲理,有明显的德育作用。在基于传统文化组织开展语文听说读写教学活动时,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精神力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健全的人格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角。

最后,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主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站在宏观发展的视角,结合文化兴国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全面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自信心及认同感,促使学生主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策略

(一)立足汉字文化,灵活渗透文化内涵

汉字是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紧密融合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需要以汉字文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分析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首先,教师需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真谛,从语文汉字着手,理性分析这一文字符号以及中华民族瑰宝,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为目标,将汉字教学与传统优秀文化融为一体,带领学生分析汉字的规律。受传统育人理念的影响,一部分语文教师不重视汉字教学,学生认为汉字就是单纯的字,机械性地完成数学任务,对习字不重视。为了利用汉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需要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站在历史和社会等多个视角深度剖析汉字的来龙去脉,转变学生的固有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自主探索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教师应坚持创新导向,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可视化课堂,将动画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带领学生学习指示、形声、转注、假借、象形、会意等汉字知识,抓住教学细节,围绕汉字中的“六书”引导学生剖析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子、人、口、月等典型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一撇一捺,规范学生的习字习惯。在练习“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到一笔一画,将其与“顶天立地”的个人品德相结合,充分发挥汉字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又如教师可以播放经典的教育节目《汉字演变》,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让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组织诵读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极具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生机及活力,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境界和层次。在纵向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最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囊括了诸多的国学内容[2]。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诵读活动,同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为了通过诵读活动灵活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教师需要做好摸底工作,正视小学生的诵读水平以及年龄特点,精心选择小学生容易理解和能接受的经典诗文,有效整合优质的国学读本,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全面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诵读《三字经》以及《弟子规》,在晨读和午诵时简单讲解诵读技巧和方式,充分利用校内碎片化时间开展诵读指导,深入浅出地剖析诵读内容。让学生顺利进入诵读状态,深入感悟文本的主旨内涵及核心思想,逐步形成诵读习惯。在确保学生完成基本诵读任务后,教师则应鼓励学生静下心来反复吟诵和揣摩,从诵读中学习人生哲理,自觉规范言行举止。比如在带领学生吟诵“长者先幼者后”时,教师可以适当拉长战线,导入与“孝道”相关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孝道需要从细节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三)加强诗词教学,拓展延伸文化内容

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潜藏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拓展和延伸学生的文化内涵。教师应提升诗词教学的比重,转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享受诗词学习的全过程[3]。首先,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学练式的诗词教学模式,不再过多关注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品读和揣摩,提升学生的语感以及文化素养。其次,教师需要拉长战线,适当拓展文化内容,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认知高度。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诵读,让学生自主感悟诗人与汪伦的珍贵友谊,然后拓展讲解诗人与孟浩然以及杜甫的友情故事,将友情作为诗词教学的落脚点,构建完善的诗词教学框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文化情感,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铺路。最后,教师需要理性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性,结合语文学科的实践属性紧密融合诗词教学与传统文化元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分层教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强化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然后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延伸学生的情感。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山行》时,诗词所描绘的“霜叶”及“寒山”比较抽象,学生存在认知障碍,如果机械性地灌输传统文化元素,就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需要直观具体地呈现抽象难懂的辞藻,结合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开展可视化教学活动,展示电子课件以及诗词视频,逐步丰富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提升整体的诗词教学质量。

(四)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实现以读促情

在灵活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需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视角,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外学习表现,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认真品读,深入感知文本的思想情感以及主旨内涵[4]。首先,教师需要以“人文育人”为主导,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角,给予学生正向反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主动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形成较强的主人翁意识,认真完成听说读写学习任务,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智慧灵感。

其次,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实践,灵活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山村》时,很多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流利读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为了实现高效记忆,教师可以采取朗诵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主动释放天性。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高阶文本,如《古诗十九首》和《论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定期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深度品读的过程中深入领悟文本主旨思想,自觉传承以及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较强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开展名著教学,全面落实实践活动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时,教师应从语文阅读着手,积极开展名著教学活动,用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深入感悟传统文化元素[5]。在全面推进双减的今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培养基本要求选择经典名著,先带领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体验名著中的传统文化,然后鼓励学生认真品读。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草船借箭》后,教师可以简单讲解《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从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着手,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确保学生完成名著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以及读后感写作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传统文化知识,升华对传统文化主旨思想的理解及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紧密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小学语文教学时,整体的课堂教学质量迅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需要正视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密切关注基本学情和教情,结合小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整合利用多种教学对策,直观生动地呈现传统文化元素,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确保学生能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保质保量地完成语文听说读写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苏彩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6):164-166.

[2] 朱音.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9):152-154.

[3] 张中儒.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1(11):155-156.

[4] 陈广燕.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10):1.

[5] 朱玉洁,李佳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9(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