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问题及对策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尤雪洋

浙江东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新建住宅小区不断增多,民用大功率、高耗电量的电器被广泛使用。住宅小区变配电所承担着用户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任务,其供电设计质量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的安全、可靠与经济,对于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优化设计提高住宅小区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以确保电子信息系统不间断稳定运行,成为住宅小区设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供配电是否有更安全经济、运行更稳定的供电方案是设计者在意的问题。本文主要就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

正文

引言

住宅小区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我国陆续开启棚户区改造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时,由于小区内各种电器的大量使用(例如空调、家用电器、电梯等各种大功率电器),对供配电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的布局不仅要科学合理,还需要选择符合规范的供配电设备,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配备合理的线路和辅助设备,避免在用电过程中出现跳闸、停电等故障,为小区居民提供可靠安全的用电保障。

1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1断路器的适用性问题

在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中,断路器的选择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供配电方案时,通常使用更先进的断路器设备,因为他们认为更先进的断路器设备对提高供配电系统和居民用电系统的安全指标,从而确保居民的用电需求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高级断路器末端的故障电流会导致多级断路器跳变。如果电路发生故障,断路器发生故障,将导致更大的安全事故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控系统应用在供配电设计中,它的各个子系是独立存在的,因此卡顿情况生,要想将控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需要将子系运行问题采用切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来管理些子系,分开管理系中的不同部位,这样一旦其中一个的子系统发生了故障,其他系统还可以继续维持运行,完全不受影响。

1.2回路设计问题

从目前大多数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设计方案来看,很少有人会关注回路设计。这将导致电线的横截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并使其在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中运行,从而降低缠绕在电线表面的橡胶护套的绝缘性能,增加其工作温度,并导致住宅电气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不注意回路问题,将给未来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对策

2.1小区负荷计算分析

根据现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及相关政策规范,在设计一类住宅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时,应该对当地经济情况、居民消费水平及习惯等进行详细调查,严格遵循一级标准,精心计算供配电负荷,使设计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用电需求,并为后续增容留有余量。不同设备的负荷等级要求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一级负荷包括消防用电设备,如火灾自动灭火系统、水泵风机、防火卷帘等,设计规范明确,消防水泵房、控制室及消防电梯等供电,必须设计在最末级配电箱,以确保消防供电可靠性;2)设计小区应急照明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等应采用分层供电的方式;3)新规中住宅小区生活用水、供暖锅炉房、换热站等供配电负荷设计不低于二级,在旧规中则遵循三级负荷设计标准。在确定住宅小区设计方案时,要在保证供电安全、稳定、节能的基础上,参考小区实际用电需求,如除了用电高峰期外,多数时间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选择更加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设备运行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投资成本。

2.2低压断路器

在设计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时,应注意使用低压断路器。在保证主要电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注意低压断路器的选型,防止低压断路器因型号不匹配而缩短电力、照明等系统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住宅建筑设计会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型将低压断路器分为交流和直流电源类型。根据住宅建筑和住宅用电的需要,合理使用低压断路器。因此,可以防止工作电压过低,并且缩短电机中元件的使用寿命。

2.3增加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数据,它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标准,功率因数越大,则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消耗的越多,反之,功率因数越小,电能在输送的过程中消耗的越少。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功率因数,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并且使负载电压更加稳定,最终改善电能的效果增加功率因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增加自然因数,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人工补偿法增加自然因数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容量,减少电动机在使用中做无用功,提高电动机的使用效率,防止小车被大马拉的问题出现设计人员还可以避免电机空转或者设备空载运行或者改善电线线路布局避免线路迂回曲折等方式提高自然因数

2.4配变电所位置选择

低压配电系统中低压的供电半径一般设置为250m 以内,在选择配、变电所的位置时,应尽量接近负荷的中心位置,以减少线路运行所带来的损耗,因此须根据建筑群体的整体布局,合理选择配、变电所的位置。按照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配电站房的设置应符合政府管理部门相关规定,供配电设施设计和选址要兼具降噪、消防、安全等功能。从变压器室选址看,须与居民住宅保持一定距离,至少隔一层高,严禁将其设计在居民住宅正下方。还要使用各种隔音、降噪材料和工艺,确保变压器室满足环保标准对噪声的要求,独立建筑最佳,也可结合主体建筑建设,原则上设在地面一层及以上位置。从配电站房选址看,要避免将其建设在与卫生间、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相邻位置,或者正下方,还要避开排水管道及消防管道。住宅小区的配变电房和发电机房也不得单独建在地下。在设计公用配电装置的其他设备时,可采用独立门户设计模式,无法实现独立门户设计的用防火墙进行隔离,还要做好防水、排水、防潮等施工措施,保障设备运行安全,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出现故障及供电不稳情况。设计人员还需考虑后续施工和检修施工便利与否,设置相应的消防和应急抢修通道,配电房梁下净高宜不少于3.9m

2.5变压器设计

变压器是配、变电所内重要一次电气设备,起到控制电力系统电压、保障电能输送安全与输送质量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变压器时,须根据小区用户的全部用电负荷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型号,并根据住宅小区的用电负荷情况合理设置变压器的数量与容量,避免变压器数量多、容量大时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随着小区发展电能需求增加,变压器处于高负荷和超载状态,该措施可以保障供电安全。为确保该住宅小区电力运行安全稳定,避免变压器选配不合理导致的很多问题,需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遵循相关标准和选用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新型、节能、科技的变压器类型,便于后期检修,满足节能需求,保证供电质量。例如在现阶段的市场供应中,变压器主要有封闭型以及干式两种,其中,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中宜选用具有防腐、防尘效果的封闭型变压器,而针对医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因其对保供电要求相对较高,宜选用干式电力变压器。在选择主变压器时,充分考虑该住宅小区一级和二级用电负荷多、集中用电负荷大的情况,参考供配电建筑和设备选址、供电回路设计等因素,设计相应数量的变压器。

2.6电力监控系统设计

在电控系,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系统中所有的信息和数据都存其中,工作人整理和查询数据库时,可以将供配电报表做好,通过实模块化管理,工作人在数据相关信息查询时,可以更加快捷

现场设备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方面需要独立完成,对控主机达的操作指令要行,同时还需具备实时动态显示功能。现场设备,一定要确保独立运行,不能依靠监控网这样在网络传输现故障时现场监设备的数据采集功能就不会受到影响,仍然可以实时动态显示数据信息。在设计电控系统时,需要我国用需求、网络结构等方面的因素行充分考虑

组态软件具组态功能,其中数据采集和监控是其主要功能。通过组态软件,操作人员对现场实时信息数据获取会更加便利,控制命令的达也更加方便,实时监控的目才能得以实现。此外,组态软具有很多其他的功能,比如:报警、绘图编辑等等

人机交互,可以实时更新信息,确保计算机面与最新信息同步,它来的服加优质,通数据理程度和设备运行方式,工作人可以更好地掌握系统的运行状,以便正确判断系是否于正常工作状态

2.7小区充电桩设计

在经由所属地区政府审批供电方案之后,住宅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应与公共电力容量相分离,以免影响住宅小区的常规用电量,应充分利用既有配电设施进行设计,若负荷容量超出需求范围,可通过增容改造的方式予以解决电气设计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容量大小负荷分布管理需求等因素,结合实际工况制订可行的实施方案容量方面,当其总量较大且相对集中布置时,要设计单独的变压器,总量不大则可由变电所专线供电,并设计总箱或干线,容量偏小时则可由区域总箱配出单独回路供电此过程中,为方便计量和物业管理,按照供电局的指示要求,当不准许从专用变压器引出独立回路时,则应增设专用变压器或配电房,在供电线缆的进线端设计漏电保护装置,在充电设施的进线端设计防雷器,搭配微断配置操作机构,使之具有负荷分断能力和过流保护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对住宅小区进行供配电设计时,应当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并充分了解当地供电部门的技术要求以及周边区域用电情况,并重视供配电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置电力设备,选择适宜低压断路器,科学设计供配电线路,确保设计的供配电方案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从科,李娜.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20,11(04):15-23+47.

[2]安德顺.针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的相关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84.

[3]陈文砚.浅析大型住宅小区的供配电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3):91-93.

[4]戴玮.针对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的相关研究[J].农家参谋,2017(23):259.

[5]岑艳群.大型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J].科学技术创新,2017(26):42-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