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沈伟煜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于今年十月十六日发表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这次的“国家环保会议”上,对未来五年“美丽中国”的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将“美丽中国”作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美丽中国的建设初见成效,用优质的生态环境来支持高质量发展,加速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存,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降低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因此,在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时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等进行“四新”的绿色建筑应用,使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能够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被充分地执行和执行。文章对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项目的绿色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


关键词

施工项目管理;项目评价;

正文


引言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的、符合自然发展要求、对建设材料进行合理使用、从制造到施工作业等各个环节进行的绿色施工。应该可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来满足人们的个体需要,号召人们过上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绿色建筑是一种传达与弘扬绿色环境的思想与精神的媒介。在推行绿色施工的整个进程中,应从经济性、人本性和环境性三个角度综合考量。为此,应依据现有的评价指标,不断健全各项制度,以保证其达到“绿色”、“可持续”的目标。

 

一、建设项目施工与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优势

 

(一)减少能源消耗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节约能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实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建筑业是用电大户,因此,节能减排是我国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对施工企业进行“绿色施工”,必须对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对其进行综合的优化设计。企业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节能降耗为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建筑单位在建筑的设计与建设中应用节约型的工艺与材料,以达到有效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与此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对建筑运营与维修的重视,以实现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有效利用。从建设物资、设施、设备到人才的集成分配等方面入手,实施“绿色建设”项目建设与管理,并进行精细管理。比如,选用环保节能的材料与装备,提升工人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减少对周围的污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节能最优的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能耗设计方法,即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通过对企业实施人本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调动企业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满足感,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与业绩。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认识,也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若员工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的观念,则可更有效地应付及解决能耗及损耗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对职工的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宣传,加强对职工的环境保护和节约用电的认识,从而在每天的工作中,自觉地采用节约用电的方法,减少能耗。

 

(二)噪音治理

 

    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经营的过程中,噪音治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噪音污染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企业要做好噪音控制工作,既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又要提升企业的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要从根源上降低噪音。在工程建设中选用较小的噪音器材,应用较好的工艺与方法,是降低噪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对于噪音大的设备,通过隔振减震处理,也能很好地减少噪音。企业要对施工时间进行适当的规划,尽可能地避开在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时段内进行噪音比较大的建筑活动如果无法避免,企业应该事先通知周边的住户,争取他们的谅解与支持。企业要强化噪音监控与治理,并对建设期间的噪音进行定期测试,以保证其达到国家及当地的有关规定。对超标的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我们应该主动投身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科研与科技创新之中,持续探寻更为高效的治理措施,为国家的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清除污染

 

    在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经营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弃物及污染物质,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要想使建设项目的整体顺利进行,就必须对各种污染源、废弃物进行彻底的清除,创造一个整洁、安全、卫生、有序的建设与经营环境。管理部门要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全体员工要根据工作规范来完成工作,尽可能地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防止出现多余的、不需要的垃圾和污染物。

 

二、建设项目项目的管理和项目的“绿色项目”处理方法

 

(一)健全项目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项目实施评价体系,必须保证项目的施工审批程序符合法律法规,施工企业具有合格的资格,遵守了契约的精神,保证了施工所需的物资。应充分执行有关体系的内容,修订未经批准的合约细则。在一个比较健全的建设条件下进行工程协作,保证工程评价及后期工作的精确性。另外,还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品质问题。相关的政策将保证工程的很多具体内容得到落实,包括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都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在实现数据透明化、透明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制度引入到政策框架中,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等指标融入到政策框架之中,强化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管理。

 

(二) 利用新型能源和环境友好的物质

 

1. nano-materials。

 

    当前,在国内,纳米科技已相当成熟。由于具有节约能源和环境友好等特点,纳米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该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品质,减少建筑能源消耗。纳米SiO2,氧化镨,氧化铝等是最常用的纳米材料。这种新型的材料能够将新的性能充分地利用起来,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建造费用,并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成为了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新型材料。

 

2.新的可循环利用的节能材料。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全部拆掉,其中一些物料可以循环再利用,从而降低了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降低了对生态的冲击。此外,本研究还指出,在施工中应选择可循环使用的、对身体无害的环保建材,以达到高效抗菌的目的。玻璃和木材都是一种新型的可循环利用的节能材料。

 

(三)大力发掘新技术,促进绿色施工

 

    预制砼及泵送砼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内建筑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相对于常规的建筑工艺,它能有效地降低人工的投资,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程的工作效率。合理节省造价,采用机械化工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工期,达到工程建设目的。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项目的品质达到最优,而且可以节省场地,提高建设的效率。由于对建筑及环保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其应用价值也越来越高。同时,采用高强筋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与常规钢结构相比,高强度钢筋不仅在安装位置、施工速度等方面更具优越性,而且可有效降低材料用量,提升建筑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在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低造价、绿色建造的工艺与手段已成为普遍的要求。

 

(四) 节约用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就“节水”而言,除了采用诸如使用节约用水的设备等常规手段之外,还应该建立起建设工程的节约用水管理体系。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每平方米的用水消耗不超过设计指标的85%。在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总体目标,包括家庭用水和工程用水,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关的节约用水指标,并作为承包责任。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分区进行计量检定。若要取得此种效益,应区别地基与施工两个不同的用水量,采用运用的动态对比战略,对节约用水进行灵活调节。在建筑工程中,由于砼养护及圬工拌和等工序都会产生较多的水分,因此,采用定期养护、覆盖胶和保温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砼的水分损失。

 

() 防治噪声污染

 

    在工程施工中,各类设施的运转及物料的利用,对建筑物产生不同的噪声。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位置的改变和时段的集中导致了这样的污染。在建设工程中,引起噪音的主要是建材输送及机器作业产生的噪音,这些噪音会给周围居民带来很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必须把绿色的思想融入到主动的创新和管理之中,尽可能地在建筑物中使用噪音比较小的设备,并且要避免在晚上进行,从而减小噪音对小区里的住户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要提高建设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小工作噪音,完成建设工作。

 

() 一体化的组装和环保施工

 

    在我国,以预制拼装方式进行的装配式建筑具有一体化和信息化管理的特征。这种设计既符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设计思想,又通过 BIM技术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便于对工地的安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订出各部分的供货方案,保证了两个环节的协同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进度。而二者相结合,则可确保建筑物的绿化与品质。另外,它还有三个优点:

 

    一是要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能耗;组装式建筑采用了组装式建造,在对工程材料的选取上,更多关注于环境保护,采用了模块化生产模式,将工程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场地内的污染物进行了严格的监控,防止二次污染。

 

    二是要提高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施工方法,即采用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建材,以满足施工要求。另外,由于某些部件的选用,使得其具有较好的防火和抗震性能,使得整个结构更为安全。

 

    三是推进建设的“绿色施工”概念。在施工中,所选择的建材既环保又有优良的附加特性。在此模型中,将具有优良力学特性的混凝土与预制板进行组合,形成“1+1>2”的效果,提高结构的综合承载能力。可以看出,集成化施工是推进我国绿色建造思想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结束语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正由粗放式转向“绿色施工”。这样的转型,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可居住性”的城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我们要在绿色施工的发展思想基础上,大力推动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并强化工程管理,这是贯彻国家基本国策的关键。因此,参与到绿色建筑管理中的企业需要详细地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应对措施,从而保证项目的质量得到提高,为公司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倪浩,仙境.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136+138.

 

[2]李勇飞.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19):153-154.

 

[3]苏桂梅,吴铭.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5):178-17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