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工程质量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亚文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摘要

在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与可靠度也越来越高。从目前国内施工行业的施工现状分析,仍有不少的质量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仔细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保证建设项目总体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就当前施工项目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监理工作状况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监督;隐患;对策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理工作非常复杂,但这正是施工单位应该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在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若不能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进行科学的管理,就很难按期交付,而且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所以,必须在进行进度管理的时候,采用各种方法,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取得了最大的社会效益。

 

1.我国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监管问题

 

1.1工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不到位

 

    有关监管机构尚未制订出一套有效的监管制度,并对有关方面的责任人进行监管。这就造成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察工作覆盖面和频率偏低。因缺少专门的监察规划及规划,监察工作常因缺少目标而不能涵盖整个专案的方方面面。监理工作不到位,放任各方面的责任主体违法的现象出现,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与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地检测与解决,对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构成了严峻的风险。从事质量安全监理的人数和业务水平均较低。这也是制约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手不够,监管工作常常无法完成;另一方面,由于监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监理工作不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测与处置。由于建设工程及施工设备的持续升级,监理工作缺少及时的知识,很难与不断改变的规格与标准保持同步。这也是我国监察工作难以开展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管与安全监察工作还不够深入,必须从制度、人员培训、知识更新等多个层面加以改善与提高,才能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1.2建设项目业主存在的安全观念不强

 

    建设项目是一种高风险、高风险、高风险的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只要有一点点的失误,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人的安全观念普遍缺乏。建筑工人大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他们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没有经过专门的劳动训练。这就造成了在建设项目时,对安全作业规范的了解与把握较差,极易造成安全生产的风险。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建设企业在实施建设工程之前,对其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通过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安全防护器材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工人对安全的认识。同时,也要强化对建筑工人的监督与管理,使其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做到最好。在工地设立显著的安全警告标识,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巡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倡导员工主动参加工程的安全生产,有问题要报告,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同时,建筑企业也要注意改善建筑工人的居住条件,改进其工作环境,加强其工作满足感与归属感。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建设单位对项目的重视,使其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能树立起良好的安全观念。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专业培训,严格监管,提高农民工的生活福利,切实增强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建设项目的安全隐患,为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3缺少对建设项目进行适当监管的经费

 

    建设项目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质量好坏与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建设行业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变革与发展。建设项目监理与施工质量监控是建设项目监理工作的重点。当前,在建设项目监理、施工质量监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适当的监管经费。以往,在建设项目的监理与管理中,采用的是以有偿的形式对建设单位进行收费。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大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收费水平偏低,难以适应高校图书馆的监管与管理需要;另外,这种方法过分依靠建筑企业,会使监理机关对企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进而降低审计的公平、客观。为此,国家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与管理模式进行了变革。这一变革的实质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来保障监管与监管的顺利进行。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国家资金的短缺是主要原因。建设项目的监理与质量监控都要依靠巨额的财政投入,但目前国家投入的经费却远远不够,造成许多监理单位缺乏足够的经费,从而对其进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了阻碍。建设监理单位职工工资问题,是建设项目监理单位职工工资问题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许多监管组织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无法得到切实的保证,从而使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产生不利的作用。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监管与管理的顺利进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管经费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监理单位员工工资的管理,调动其工作热情与工作热情,促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2.改进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监督计划

 

2.1提高管理者的文化素质

 

    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完成工作,唯有他们具有强大的专业素质,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地完成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于这一点,质量安全监理工作还必须熟悉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理的理论、方法等,通过持续的学习,用创新的监理思想来进行工作,为建设工程建设的整体建设质量提供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能力,要有一个健全的建筑管理的质量评价体系,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大,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2完善的监管体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在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尤其是在关键的项目上,要进行严密的监督。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种体系,加强对建筑工程图和设计文件的审核,对某些工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此外,对测试机构的质检工作也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虚报、造假等违法违规现象,一经发现,将受到法律制裁,并被逐出考场。其次,要强化监督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对已启动的工程,要制订监督规划和监督方案,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交底,把责任各方的权力和相应的责任都要告诉清楚,包括质量和安全监督的内容,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工作要求,以及对违法违纪的处罚等。对某些重要建设工程,要开展工程质量和安全专项治理。对停产的工程,在实施行政惩罚的同时,还可以与供电公司取得联系,实行强制停电,并有监督员组织施工和监理,建设单位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违法和违规行为进行专门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考核,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以后再出现违法的情况。

 

2.3智能化的环境监控与智能化的遥控监视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建筑设计方案,即基于网络的建筑设计方案,并对  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技术具有实时监控现场温湿度、风速、风向、 PM2.5、PM10等多种信息,并可24小时无中断连续工作。此外,该智能环境监控系统还具有报警和报警的作用, LED屏幕可以迅速地将现场的数据状况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将现场的数据及时传输到云端,如果超出了标准,则会发出警告。该系统实现了对工程现场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并能对工程现场的实时录像及以往的录像进行浏览。对建筑工地的主要部位,如塔吊、道路、生活区、办公区、出入口等进行了监控,对建筑工地的建设状况和设施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实时监控,对工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了及早的检测和解决,使工程的安全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确保了员工的人身安全,防止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出现。

 

2.4加强对建筑物料的监管

 

    在建设项目的工地上,使用的材料有很多的渠道,所以,不能由于工作繁重就放松管理,相反,对所使用的建材的有关管理也要加强,施工材料的品质对房屋的稳定和稳固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项目现场的负责人对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筑物料的选择要有丰富的材料采购人员来进行,为工地上使用的建筑物料提供保证。同时,在建筑工地上也要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防止随便用一些低劣的材料来填充,这样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建设质量。当工地的物料到达时,必须有两名或更多的工人来接受,而且要实行一证二单制度,即:原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单,以及工地检验合格证。对某些关键部件的关键物料,除抽样外,还要将其送至具有资格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另外,在施工现场也要实行相互监管的建设形式,通过增强监理的认识,使其能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其能够对整个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因此,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的监控,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总体质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现代都市建设环境下,施工企业必须以长期的战略目标作为引领,采取主动的、科学的经营手段,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高品质低风险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纪兵.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工程质量安全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207-208.

 

[2] 李嘉祚.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工程质量安全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8(50):135-136.

 

[3] 董巧仙.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65-66.

 

[4] 邓守成.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13):52.

 

[5] 郑穗.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几点看法[J].福建建筑,2009(08):103-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