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及有效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监理;难点;有效对策分析
正文
1导言
伴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但是,由于建设环境复杂、施工环节多、技术工艺多样,建筑工程监督与管理难度随之加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明确建筑工程监理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工程监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
2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概述
2.1含义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的全程监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理内容主要包括: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合同、信息管理,履行安全监理职责。
2.2应用意义
第一,辅助工程决策。作为参建方辅助建设单位评估工程项目成本、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方案可行性,利于后续工程活动开展。第二,开展信息管理。在存储信息过程中,保证信息全面性、准确性、保证信息客观性、辨别信息时,能够更加公正的辨别信息。第三,控制施工质量。严格审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满足合同内容及工程建设标准;协调各参建方关系,保证建筑工程有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验收建筑工程,在质量验收时,建设单位应保证公正性、客观性;控制全局,工程监理需通过制定细则,全方位把控建筑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监理的难点
3.1缺乏统一的监管机制
目前的建筑工程监理市场来说,相关的监管机制条款不够细化,行业实施标准不统一,导致投标竞标过程中出现了压低报价的恶意竞争现象,从而给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同时,由于监理单位在人员配备、硬件设施、技术力量、财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个别监理单位采取挂靠或转借资质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监理项目,给监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3.2受到业主的客观影响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业主的客观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限定了监理单位的职责与权限。在实际工作的落实中,很多监理单位并没有充分履行自身职能,业主方与专业监理机构签署协议的过程中还会设置诸多限制监理单位的条文。监理人员的监理职能得不到有效落实,往往只负责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并不能在其他方面体现出监理的监督管理职能。
3.3建筑工程监理市场收费不合理,缺乏规范化
首先,很多监理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复合型人才稀缺,高素质人才稀少,限制着监理行业健康发展。其次,一些监理单位技术和设备缺失,致使监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无法保证,并且,在监理市场存在恶意降价、违规竞争行为,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监理费用甚至低于市场正常水平,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处于低成本、低质量、低效率的运行环境下。即使目前我国监理行业规模不断壮大,但收费标准仍然低于国际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监理行业发展。
3.4与各参见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
建筑工程开展时,参建方较多,难免会产生误会、矛盾,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到位很难有效开展工作,协调各方关系。
4建筑工程监理有效对策
4.1明确项目监理工作目的,提升工作重视度
建筑项目监理工作若要发挥更好的效用,首要条件就是将工程监理工作的目的加以明确。监理工作较为复杂,且监理工作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不管是建设准备阶段、建设过程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让监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严格监管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环节,及时察觉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种状况,快速反馈给建设管理人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共同拟定解决办法,快速将问题加以处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4.2落实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
落实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就要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实施标准化管控,保证建筑工程监理的每一项工序都有规定、标准、要求,通过定性、定量的工作标准对监理工作展开参考。实现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作中加强交流,相互协调,积极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存在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工期。例如:在案例工程中,监理单位应以施工设计方案为标准,对钢筋混凝土强度展开抽检,保证建筑物结构基础材料质量稳定性。此外,监理人员还应当做好监理日志和工作总结,推动监理工作向着标准化管理发展,
4.3优化项目监理工作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建筑项目监理工作的进行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和监理系统基础上完成,才能确保项目监理工作的进行有章可循,依照制度和要求来开展工作,加大监理力度,确保建设项目建设的安全和速度,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正因如此,进行项目监理工作时,需要搭建监理工作团队,依据项目建设的实践状况拟定科学合理的监理工作计划和工作开展细则,依据权责明确、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和综合效益等原则,提升项目监理水准,完善监理制度。如脚手架项目建设期间,技术人员可依据建设计划和建设要求,拟定科学的建设方案,而后由主要责任人签字确认,再交由监理人员审批。监理人员审查阶段涉及多个内容,不但要注意原料质量、图纸、承载计算标准等内容,还需要于建设期间做现场指导,注意脚手架架构能否符合项目建设的要求,确定其荷载情况。
4.4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
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参与到工作中,进行沟通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企业与施工方之间的沟通效率。但是各个部门的沟通效率则依旧有待提高。此外,也可以加强政府管理机构以及设计部门之间的联系,这样能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系统消防系统以及质量检测等方面均得到协调,这样不仅提高监理部门的协调能力,而且还能使得建筑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筑工程资源分配也更加合理,从而使得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此外,在开展建筑工程时,需要从施工机械、人力资源以及建筑材料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对资源进行利用,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落实建筑项目施工成本的降低。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还可以保障其他参与方的经济利益,落实监管部门沟通细节方面的问题,使得建筑部门的工作也更加个性化,这样也能更好地开展监理工作。
4.5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建筑工程运行过程中,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可有效促进监理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应提升监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监理单位应开展相应的技术水平提升培训,在此过程中对监理人员的现有工作水平进行及时的考核,使其充分掌握全新的监理技术,提高工程的监理质量。同时做好相关监理人员的思想政治培养工作,使其在监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岗位价值观。监理单位面对监理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时处理,对工作所涉及的细节进行细化说明。
4.6做好工程设备及施工材料进场的控制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设备和施工材料都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保证施工质量,设备进场前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应满足相关规范和现场的施工要求。材料进场进场报验后监理人员应现场检查进场材料及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送检,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场使用。监理人员在验收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时,如发现设备、材料与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不符,应下发监理通知,同时要求供货商将设备、材料撤出施工现场。
4.7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的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单位需要对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仔细全面核对,同时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监理人员在落实以上工作的过程中,应利用专业知识,对施工设计中的漏洞以及潜在问题进行充分挖掘,可有效降低成本,保证施工正常顺利开展,避免后期出现返工的情况。
有效改善现有监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过程中,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应对现有的监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结合收集的专项数据以及施工信息采取相应的科学技术,为建筑工程监理管理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在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拟定科学有效的监理目标,按照各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监理目标以及监理过程进行综合性剖析,对监理人员进行岗位责任分工等细化说明,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此外,安全生产监管涉及面广,必须以法令明职责,靠制度管长远,国家安全生产法的将齐抓共管的要求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同时监理单位要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做好现场的责任划分,将施工质量控制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构建定人、定岗、定质量及定额的操作岗位制度,结合阶段性的例会制,实时交流,为质量管理奠定可靠的组织基础。另外,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联合各个责任部门及岗位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做好风险识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规避质量管理风险。
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展开相应的科学监理工作,对于工程的前、中、后期进行科学监理,采取综合性的动态监理方式不断优化现有的监理目标,有效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融合,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监理力度,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强.建筑工程监理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居舍,2020(36):157-158.
[2]蔡翠蓉.建筑工程监理工作要点探究[J].城市建筑,2021,18(12):190-192.
[3]刘宗刚.试析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96-97.
[4]何正荣.新时期建筑工程监理的要点及对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9):116-117.
[5]陆磊.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21(22):144-145.
[6]戎维忠.建筑工程监理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09):156-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