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低碳化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金廷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摘要

在当今世界气候变暖、环保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建筑业的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在建设工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来自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建材在制造、输送时释放出了巨大的CO2;其次,建筑工程所需的机器、能耗等都是主要的二氧化碳来源;另外,建筑垃圾的处置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建设;低碳;环境;影响;对策

正文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于建筑的实际建设中的低碳性,通过对建筑建设中碳排放的影响因子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低碳化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确保了在建筑建设中的节能减排,为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奠定了基础。

 

1.中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碳排放状况

 

    当前,我国建设事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建设项目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同时也要注重节能减排。从有关数据可知,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加大了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责任。而且,在建造的时候,需要耗费很大的能量和资源,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建筑建设相比,国内的建筑业更注重建筑的设计和实际运营,但在建筑的设计和运营阶段,其碳排放较为分散,较为易于管理,而在建筑的实际建设中,其碳排放十分的密集和突然,难以加以控制。我们要注意建设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2.一些影响建设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因子

 

2.1建筑工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建设工程中,机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九成以上,此时就需要进行替换,选用合适的节能型的有关设备,这种高效的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正确地选用机械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建造房屋时,要全面考虑到住房的有关问题,比如房屋的保暖性和保温性能,选用具有保温和隔热性能的材料,可以降低供暖设备和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目前,在办公室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白炽灯,它的排放量比 LED灯要大,如果利用好 LED,就能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项目结束后,对垃圾进行处置,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比如运输、土埋和焚烧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所以,要想办法减少碳排放,如果对建筑进行良好的管理,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果机械出现了严重的损耗,那么,启动机械就会造成能量的消耗,必然会出现碳排放。如果不能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功能升级,那么就会导致项目的品质和生产力的下降,并且很可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问题,从而增加石油的使用和电力的消耗,并且大大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2 交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在现实的建设中,运输建筑材料和设备会造成一些碳排放,其中的碳排放与运输工具、效率和运输的路程息息相关,在运输材料的运输中,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运输工具,通常采用的运输工具为小车,这种运输工具不会造成碳排放,若实际运输的路程较长,就要采用铁路或海运的运输方法,与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相比,也会造成更小的碳排放,所以,在建设的实践中,要尽量挑选离家较近的供应商,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与此同时,施工的费用和工期也在某种意义上受到了交通的影响,如果交通的高效可以提升物资和设备的利用效率,也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那就是司机的驾驶技巧。

 

2.3 其它二氧化碳排放量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碳排放量是由人类生产所释放出的各种温室气体,如CO2,在空气中转化为“温室效应”,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除了传统的工业、交通和能源之外,建筑行业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建筑物的特定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建筑物愈大,对原料及能量的需求愈大,因而也会造成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在大型工程的建造与投入运行中,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产生更多的危害。建筑工程的经营模式也会对其碳排放量有一定的影响。有效的建筑管理能够有效地节约能耗、节约资源,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相反,建设管理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是减少建筑行业碳排放的关键。建筑物的构造复杂性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越是复杂的建筑物,所需原料越多,建造工艺越先进,能耗越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越大。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要尽可能地实现建筑物的简单、节约造价和节能减排。建筑工人的技能对其碳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影响。高素质的建筑工人可以通过对建筑技术的学习,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技能低下的建筑工人则会造成大量的资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强建筑工人技能训练与质量训练,是减少建筑行业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钢材等原材料也会引起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混凝土、钢材品质的不同,生产工艺及能源消耗有很大差别,因而产生了相应的碳排放。在建材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的碳排放量,选用对环境友好和低碳的材料。土地利用的品质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子。良好的用地条件对节约建设投资和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低质量的用地会造成大量的资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如何有效地使用和优化建设用地,是减少建筑行业碳减排的关键。

 

3.关于建设工程中碳排放的有关手段和措施的一些剖析

 

3.1关于建设工程中的碳减排措施的研究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剧,如何减少碳排放和减少温室效应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建设工程是我国最大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户,如何有效地降低建设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我国节能减排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建设项目的碳排放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全寿命周期评价(LCA)技术,通过对建材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的计算,掌握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减排对策。为了更直观地描述和研究我国的碳排放状况,我们采用了水平图表和曲线图表两种方式。水平图表将各建设时期的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用直方图的方式将各建设时期的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进行了形象化描述,从而对各地区的碳排放进行了分析。曲线以曲线的方式,将建筑工程项目的碳排放量和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联系起来,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研究,可以对工程建设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选用低碳、环保和可回收的建材,减少高排放和高性能的建材的使用;施工技术方面,采用节能、高效、低碳的施工流程,减少能耗与碳排放量;施工管理方面,要强化对碳排放的监控与调控,保证施工期间的碳排放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3.2对建设工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了分析

 

(1)高效地优选建筑设计

 

    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最优的建设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在建筑设计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要给有关投资商全面地展现出项目中所蕴含的优秀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投标成功率,又可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当前的科技水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既能有效地提高建设速度,又能保证项目的质量。比如,运用 BIM技术对工程建设进行建模,能够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预先的预判,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节能减排、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绿色建筑工艺,可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通过对项目实施的科学管理,保证了项目的如期完成。通过对施工组织、人员和材料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施工费用,改善施工质量。好的设计也要体现出公司的力量。这个公司的技术力量,人才储备,建筑经验等等。投标人在投标时,要根据投标人的能力来决定投标人。

 

(2)高效地提升机器和资源利用的效率

 

    一般情况下,在建设工程的具体建设中,要强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在使用机器的时候,要进行严密的检测,并将油耗大、性能差的机械设备,都要及时地剔除掉。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工地的温度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的使用,从而达到节能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如果在实际建设中,机械发生了问题,要尽量修复,如果无法修复,就必须予以拆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机器维护和维护系统,确保机器的良好运转,减少能量损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由于石油的质量水平、渗漏以及机器出现故障等原因会导致能耗的下降,所以我们要雇佣专家对设备进行定时的保养和保养,并做好详细的记载,方便以后的改善和利用,并且对维修机器所需的各种工具也要进行详尽的记载,减少机油的损耗,增强安全。石油的一个主要特性就是易挥发,如果储存的时间太久,就会导致原油的大量挥发,所以要把储存石油的容器换掉,要确保容器的尺寸,同时适当地降低原油的温度,以减小原油的汽化,比如,用帆布喷水可以使油罐的真实温度下降。

 

结束语

 

    总之,在国内,节能减排在建设工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通过对工程建设中碳排放的有关因素进行研究,以达到减少工程建设中碳排放的目的,并对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并对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达到防止今后建设中碳排放的现实情况,为今后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桂然.论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20):48-50.

 

[2]张剑.浅议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J].中华居民(下旬刊),2014,12(04):121-123.

 

[3]张忻.绿色施工--节材型低碳化模板体系[J].中国建设信息,2012,24(10):45-46.

 

[4]周红艳.低碳背景下建筑施工技术新思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07):18-19.

 

[5]董占宝.低碳经济下的建筑施工[J].现代经济信息,2010,27(20):23-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