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丁仕强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摘要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加强对建设工程中发生的安全事件的惩罚。但是,就当前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而言,交通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使事故惩罚真正起到控制安全事件的效果。建筑是我国最具危险性的工业,在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已经排在第一位。为了更好地降低和控制事故,各级和工业主管机关都在提高对事故的惩罚,并对事故的责任进行了严肃的问责,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还是有些企业和个人对安全工作的不够关心,无法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甚至还出现了许多的违法和违规行为


关键词

建设工程;工程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近些年来,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建筑物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使得施工场地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然后,通过对建设工程基建信息的全面了解,研究了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调查与处理方式,并通过对建设工程基建信息的全面了解,实现了对施工项目的安全隐患的检查与处理,增强了对危险的预防意识,对安全隐患进行了科学的管理,避免了在建设项目中发生的安全事故。

 

1我国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现状及发生的事故特征

 

1.1我国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状况

 

    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在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建设工程的安全状况却并不乐观。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建材的各项指标与国外还有很大的距离,且我国的能源消费较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不高,特别是建设项目的安全性。首先,从建筑的性能上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物在耐久性、节能和智能程度上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房屋使用年限普遍偏低,这既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又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另外,目前国内建筑节能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这将加大企业运行费用,加大国家能源消耗。其次,我国建设行业对能源的高浪费问题更加突出。首先,在建材的制造与使用中,能耗与排放都很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在我国,建设工程存在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程建设的低效现象。第三,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从2016到2020年,施工安全生产和伤亡人数持续增长。尽管在2020年发生了减少,但是总体的安全风险依然很大,而且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这不但对人们的人身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对建设工程的信誉与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2在建设工程中,绝大多数属于意外事故

 

    本研究基于2017-2020年我国70例重大及以上住宅城市市政建设项目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得出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63次,造成258人的伤亡,分别为90.00%和88.97%。上述数字令人震惊地暴露出建设工地的安全监管形势之严峻。在建筑工地上,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问题。违规操作会引起员工的盲目操作,忽略了安全防范,因此,一旦出现了意外违规操作,就会出现操作流程不规范、使用不合格的建材等情况,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从63次工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工程建设的筹备到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违规行为。所以,要防止发生意外,就必须要在工地上进行严格的管理与作业,强化安全训练与教学,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没有获得建筑许可证的意外事件也有50%,其中有144起是因为没有获得建筑许可证。这反映了一些建设项目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建设,从而造成了建设工程的安全风险。建筑许可证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合法性审核的一个关键步骤,如果没有取得建筑许可证,就有可能没有通过对其进行严密的安全性评价,从而产生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此,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工程建设许可证的监管与监管,保证建设工程在开始之前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批,从根源上消除工程质量问题。而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核心员工未到位履行职责,也是造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共调查26例,其中127例发生意外,伤亡率为37.14%43.79%。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些重要的工作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造成了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混乱,不能及时地检测、消除各种危险。要使建筑工地的安全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就必须保证主要工作人员到位履行职责,加大对工地的监管力度,保证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在建设工程中,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属于意外事故。为了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从强化安全监管、规范建设活动等方面入手,保证建设工程的合法开展。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宣传与宣传,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观念,加大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为建设工程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

 

1.21一般性危险

 

    一般来说,危害程度小,整改难度小,一旦被发现就可以马上消除的危险是普通的,它包括管理方面的缺陷、施工作业中的违章行为和物体的不安全状况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督措施没有落实,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现场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等。施工操作违规行为是由施工人员造成的,这一类是由于施工人员造成的,这类情况主要有:施工规范意识薄弱,施工操作失误,机械设备使用不当,违规进入危险地点,没有按规定适当地使用安全保护设备等。在建筑工地上存在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称为物体的不安全状况。

 

1,22主要危险因素

 

    “重大隐患”一般是指危险系数高、危害程度大的,因此必须要让建筑作业部分或完全停止工作的隐患。这类的安全隐患大部分都是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施工方也不能对其进行主动的清除。如果出现了一个大的隐患,那么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通常,导致重大隐患的主要因素有:(1)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高危险的作业,比如高空作业、电气线路的安装等。在进行这一工作的时候,建筑工人或者是工地上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能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没有能够将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意外,那么就会出现人员的伤亡问题。(2)对于需要强化围护支撑的挡土墙、围墙、基坑、沟槽等工程,由于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计划和施工图纸,使得房屋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裂缝、塌陷或失稳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引起建筑物发生倾斜或坍塌等严重的意外事件,这不但会带来生命损失,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利的后果。(3)自然灾害因素引起的隐患,对建设工程也有很大的冲击,由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态灾害和天气灾害等引起的安全风险被认为是不可控制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灾减灾等控制措施,将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不利后果减轻,从而将工程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从工程建设中发生的意外事件看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建立现代安防观念

 

    施工企业只有建立起对项目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对事故的警觉性,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并切实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主管要确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调查工作,根据各个参建企业的特点、施工范围、项目特点等,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和安全控制的职责进行科学、完善的排查和施工安全防范制度,并将其切实地落实到各参建单位及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2对有关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了修改和健全

 

    首先,完善交通安全事故惩罚的法律观念与方法。在法律观念上,应把握惩罚和奖励之间的均衡关系。要转变当前以行政命令为主的处罚方式,应该采取灵活的市场导向和惩罚为辅的处罚观念。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标准架构,明确了建筑施工相关的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遵循的法律的底线与规范,在触碰到了这条红线的情况下,才会对其进行严重的事故惩罚,在对事故处理的具体法律标准上,要注意“宽严相济”。其次,要强化行政行为违法行为的法定根据。对于要做出惩罚的每个不法行为,都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法律基础的整理,在同一等级的法律规定之间,要按照法律自身关于法律的适用和理论上的法律适用准则等来精确地确定法律基础;然后,从上位法的视角,检索上位法与下位法相对应的条款,并根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对其进行合法性审查。

 

2.3 改进安保管理机构

 

    由于建设工程的环境比较复杂,各种设备、材料等种类也比较多,所以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比较繁琐,如果在管理上出现一些漏洞,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为充分保护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安全,对事故风险进行控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应该与项目监理部门一起,根据施工单位的建设规模和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对安全监察组织进行健全,对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理和监理工作进行适当的配置,确保一定的人数,使其符合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生产监督员要明白自己的监督责任,把好现场的安全管理与调度工作做好,与各参建单位、不同工种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组织和协调,确保各个环节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连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做好安全防控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有的参建方都要提升现代的安全生产管理观念,注重对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检查,并对事故隐患和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保证对事故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做好风险的防控工作,加强整个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而推动建筑业和项目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1):362.

 

[2]陈世滨.浅谈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认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7):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