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对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路径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旭萍

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第二幼儿园

摘要

家园共育能够凝聚强大的教育合力,创造幼儿发展和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互通信息和资源共享来关怀幼儿,教师要在其中扮演好协调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将家园共育看作是一种激励,以此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做出督促,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观察和实践,分析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家园共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正文


引言

    随着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在园区教育中组织好教学活动,也要成为和家长沟通协调的重要纽带,理解并帮助家长做好全面的幼儿发展教育,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幼儿园教师不能将家园共育视作一种形式,而应该切实通过创新实践来达成共育目的,这个过程是一个考验也是一种锻炼,需要认识到家园共育对于教师能力的促进,并利用好这个机会来发展专业能力。

一、家园共育过程中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内容

   家园共育是合作教育的方式,但是由于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具有整体性,所以幼儿园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发挥着更大的主动性,教师在其中也扮演着积极沟通和协调的角色,为了要做好家园共育中的专业发展,教师需要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需要以及能够带来哪些发展方面的促进。综合考量家园共育的过程,可以总结,一方面,家园共育过程中幼儿园老师需要能够做好理解、尊重和倾听,也就是要避免自说自话,要善于理解家长的急迫之心,站在家长的角度关爱孩子的点滴,也要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在尊重家长话语权的同时,也能够善于消化家长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保持着谦虚不浮躁的状态,做好家长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需要换位思考,需要用专业的态度和精神去回答家长的疑惑,赢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于问题不能逃避。此外,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好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在表达方面,要传递真情实感,也要寻求能令人接受的方式。教师作为幼儿园和家长连接的桥梁,要始终围绕着幼儿发展为核心,做好信息的传递,尽可能避免信息传递的失真。

 

二、 家园共育对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1.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

   了解并走进幼儿是幼儿园老师的一门必修课,教师可以从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的一日活动中观察到孩子的表现,但是由于幼儿可能对教师存在着一定距离感,或者幼儿善于表现或者比较内向,可能存在着认知偏差,通过家园共育,可以让教师从家庭的角度了解幼儿的性格和特点,通过结合幼儿的成长环境做出更加全面地判断,所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熟悉幼儿,便于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理念,助力于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成长。

2.有助于督促教师增强责任意识

   每个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都寄予了殷殷厚望,幼儿园老师在家园共育过程中要做到让家长放心和安心,就必须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能够做好家长方面的交代,在密切的家园共育中也能够向家长们反馈幼儿的学校表现,并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和特点来为家长推荐教育培养方案和策略,给予家长更多的教育支持,这整个过程都需要教师十分负责任。

3.有助于发展教师综合性的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理论和实践统一的专业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过程就是教师将专业理论发挥到实践中的过程,结合幼儿教育在现实中的各种复杂情况来灵活运用幼儿教育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用实践去检验幼儿教育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与家长合作沟通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不断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过程,通过从家长处获取问题的元素,可以为幼儿教师的教学研究和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帮助其在专业能力发展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三、家园共育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路径

1. 建立策略性的沟通方式

   家长经常会向幼儿教师咨询孩子们的表现等相关问题,幼儿教师要表现出重视,同时在反馈的过程中也要表达得具体,要避免一些笼统性的评价,不能只是说“挺好的”“很听话”,这些在家长的理解中可能是比较敷衍的,还是没能够满足自己想要获取孩子信息的需求。所以,教师要给家长们确切的答复,比如说孩子今天能够在其他小朋友出现搭建积木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又比如幼儿在幼儿园的知识学习中能够大声朗诵。同时,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进步和发展情况,用动态评价的观点来向家长进行反馈,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能避重就轻,不能只谈幼儿的良好表现,若是幼儿出现了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对家长做出真实的反馈,说话的口气要注意平和、谦虚,不能有居高临下的表现,才能够让家长接受,但是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要适当地向家长提出一些教育培养建议,根据幼儿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来针对施策,比如孩子出现了不能够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过于依赖他人的情况,教师可以向家长建议多在家中给孩子们创造自己整理衣物的条件,循序渐进地引导着幼儿学会自我服务和管理。

2.合作完善教育培养方案

教师在与家长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家长提出的建议,结合家长提出的想法来融入教育培养方案中。教师可以把一些有关提高孩子体质方面的资料、方法摘抄下来,与家长共同探讨哪种方法更科学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并和家长一起选择制定一些适合孩子的方法,这样既能够让家长放心,也能够更加契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教师要善于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来合作制定幼儿教育培养的方案,通过微信群、家长会、家委会以及家校活动日等渠道和方式来创造机会,也可以和家长共同观看一些幼儿教育的学习资料,学习幼儿教育的典型案例,在讨论这些学习资料和典型案例是否可以借鉴到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并讨论结合地方特色来选择一些文化的教育要素,比如地方名人、民宿等,都可以共同探讨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到培养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出培养方案,需要注重自身的日常学习和进步,多学习教育文件,多补充理论知识,多进行反思研究,研究如何应对幼儿的突发情况,从而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应用到实践过程中。

3.合作记录下幼儿的成长轨迹

幼儿园教育阶段不仅仅是重要的启蒙培养阶段,也是幼儿转瞬即逝的成长时期,家园合作教育是为了更好促进孩子们的成长的,共同记录下孩子们的成长轨迹,可以留下珍贵的记忆留存,所以,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打卡系统,共同上传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照片和视频,记录下他们的成长状态,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把他们的感受记录进去,形成一本幼儿成长记录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素材留存和整理的作用,善于创设一些活泼积极的幼儿活动情境,记录下孩子们的开心瞬间,也可以将孩子们解决困难的过程整理出来,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还要结合孩子们的兴趣来做出专门的记录,这样有助于为孩子们今后特长的发展提供依据,便于家长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兴趣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要以身作则,才能够促使幼儿学习和模仿良好的行为规范,不会出现纪律混乱的问题。

   总之,家园共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也有积极影响,教师要利用好这一契机来做好幼儿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专业素养,也要通过专业素养的提升助力于幼儿健康成长,可以建立策略性的沟通方式,合作完善教育培养方案,合作记录下幼儿的成长轨迹,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家园共育的积极实现。

 

参考文献

[1]黄琴.家园共育的心理视角: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高效协同[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3,(10):203-205.

[2]王爽.家园共育对幼儿园老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路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24):41-43.

[3]桑翠娉.幼儿园教学中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J].当代家庭教育,2023,(21):28-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