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与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双减”背景;教学评价;实施策略;实践研究
正文
引言
由于受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在优化与创新层面还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这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创新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把握这一政策优势,不断学习相关的先进思想和专业理论来促进教学评价模式的完善,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措施来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最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双减”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如今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随之而转变的就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讲解基础知识不单单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关注教学评价工作,教学评价的实施能够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度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克服消极情绪,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对自身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习惯等有全面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合理采纳学生的意见并针对性的调整自身教学策略,完善语文课堂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现状
从“双减”大背景来看,一些语文教师逐渐明确了教学评价工作的必要性,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也付诸了很多精力,其成效也可以符合预期。然而还是会有较多的不足之处:部分教师单纯关注结果评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因此就会对学生自信心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主空间,所以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认知自我,制约着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教师会采取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没有意识到正向激励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这也会导致学生逐渐缺乏自信,逐渐降低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部分教师单纯强调统一性评价,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因此就会导致教学评价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自身语文素养的增强。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注重针对评价
在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制定的前期,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全面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深入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喜好内容和性格特点等因素,并借助多元途径来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日常观察或阶段测试等,以此来明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课程结构来对评价内容进行设计。假如教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就会导致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也失去了学生学习效果衡量的作用和意义。从更为具体层面来看,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语文教材内容,探索其中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在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前提下构建评价目标。例如,在开展教学的前期,教师应细致研究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疑惑点进行提前预测,思考指导学生的有效评价措施,这种形式不但可以推动语文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可以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指引方向。
(二)借助小组合作,开展激励评价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核心目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极其关键的,如果语文教师想要精准掌握学生的思维状态,那么就需采取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智力培育作为首要基础,来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从而科学判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课堂、能否具备活跃的思想和主动质疑的精神等。其次,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后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以《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展开交流,探究这首诗词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各个组员的发言参与度,如果教师察觉到了问题,就要通过激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交流中,充分彰显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为学生创设轻松且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大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创新评价主体,实施多元评价
(1)家长评价。学生的一个关键学习地点就是家,家长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评价工作,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大幅提升。例如在进行作业评价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家长开展二次评价的过程——在提交作业的前期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不仅可以将自身的监督作用充分呈现出来,同时又能够为教师合理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度提供有利载体。在提交作业之后,家长也可以实施二次评价的环节,科学评价学生作业完成的准确率,并在评语中写下对学生的展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同学作业互评。这一评价模式能够强化学生对于作业评价要求的理解,使学生在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可以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使作业评价更具全面性和综合性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在写作业时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促进其作业完成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同学互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向其他同学学习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不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一定要与“双减”政策的要求相一致,促进教学评价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充分保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并促进自身阅读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挺秋.“双减”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2,15(28):3.
[2]黄河丽.“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6):4.
[3]索朗旺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探索[J].[2024-06-07].
[4]钱春香.有效的教学评价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J].陕西教育:教育,2013(10):72.
[5]唐剑青.“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精准教学素养评价的实践研究[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3(6):64-65.
[6]林喜媚.“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精准教学评价维度的实践研究[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3(6):9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