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怡峰

深圳市龙华区龙腾学校5180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渐渐地,人们开始意识到音乐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体态律动教学法,它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肢体语言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以后的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小学音乐教学起到参考作用,以落实我国相关教育改革政策,促进培养我国音乐人才。


关键词

体态律动;小学音乐;策略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个时期,体态律动教学模式也进入了中国这对中国的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体态律动教学更注重以人为本教育人性化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教师使用肢体语言和生动表演具象抽象知识目标是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通过融合先进的思想理念,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可以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为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人才。

体态律动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

1.1使音乐知识更加的生动形象

小学生虽然对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但他们没有办法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因为他们对与之相关的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此外,还有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要提高音乐知识的多样性和形象化,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授节奏时,教师应以音调和节奏为主要替代如果学生准确地记住节奏和音调,他们可以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掌握和理解。

1.2 有利于培养音乐学科兴趣

对人才进行培养的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小学音乐是一门艺术课程,因此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身体和节奏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潜移默化地提高基础素养。

1.3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专业的音乐知识毫无意义。基于我国小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应以小学生的兴趣为重点,让他们在听觉中享受和热爱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肢体语言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理解音乐的含义,体态律动教学法小学音乐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态律动型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化发展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充分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发挥知识教育和课堂领导作用,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教学模式可以更详细地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使学生获得特定的音乐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如,当老师让学生评赏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描绘出作业完成后在湖上划船的轻松惬意,感受水中蓝色的波浪,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以肢体语言展示课本内容,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真正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

2.2 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到了21世纪,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创新不单单民族之魂,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引擎。 培养创新创造力应从幼儿开始,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体态律动教学的方法,确保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得到精心培养。通过学习课本中的音乐知识,通过听力和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水平。例如,在《丰收之歌》中,老师首先播放了一首歌曲,让学生们听到并认为他们在一片金色的麦田里。体验秋收的喜悦学生想象力发挥到最大对音乐表达需求进行深刻理解。通过体态律动的教学,不断唤醒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音乐的独特魅力。

2.3教会学生把握音高,奠定学习基础

理解音高是音乐学习的更高层次,小学高年级音乐教育中,学生已经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根据身体节奏教授学生音乐技巧,使学生科学有效地控制音高。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控制音高,把音乐唱得更优美,提供美妙的立体感。比如老师在教授八分之一街拍的时候单单用语言教学会比较抽象,通过用手打节奏,可以及时清晰地展示强弱关系,使用知识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和学习,当老师盲目教授这种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学生会更难理解。体态律动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和加深他们的音乐知识。体态律动教学作为我国小学音乐课的一种新形式,目前在课堂上的效果受到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在我国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体律教学模式,一方面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使教师不断学习进步;另一方面,它也创造了一个好的课堂,这使得课堂环境更加活跃。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更易于接受,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的持续贯彻,对我国的初等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为我国音乐人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具体的贡献。

结束语

总之,整体分析文章内容的分可以发现,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整合音乐知识,具有突出的作用。除此之外,音乐教学与体态律动相结合,形成一种音乐节奏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实现多种发展类型。

参考文献

[1]汤晓华. 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A].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

[2]蔡丽群.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9(07):100.

[3]范滢滢.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08):119+1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