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河文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田璨琨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英才中学,山东省广饶县257300)

摘要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黄河文化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进行黄河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黄河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黄河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数学中融入黄河文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黄河文化教育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促进初中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培养其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精神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黄河文化;协同育人机制;优化措施

正文

文未备注:本文系:DYSK(2024)第75号课题《黄河文化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成果


引言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黄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黄河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黄河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精神,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传承。然而,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黄河文化教育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黄河文化的理解不足,导致学生对黄河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其次,部分教师缺乏黄河文化相关知识,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再次,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黄河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一、初中数学课程中融入黄河文化的必要性和意义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程中融入黄河文化,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将黄河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也能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在数学课程中引入黄河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此外,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引入黄河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知识教学为主,这对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相对较弱。

黄河文化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初中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黄河文化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将黄河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将黄河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此外,黄河文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将其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将其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黄河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传统的数学教育以知识教学为主,这使得学生对黄河文化了解甚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数学教师应该将黄河文化融入到教学中,以黄河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黄河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将黄河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认同感。

黄河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教学为主,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主要是讲解数学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文化相关内容,并使学生了解到黄河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黄河文化教育

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在黄河文化融入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了解黄河文化,对黄河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教学重点、难点。最后,教师在开展黄河文化融入数学课程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探究与黄河相关的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幂的乘方”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渗透黄河文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和熟悉黄河流域的同时,感受到黄河文化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与黄河有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例如,在“三角函数”一课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与黄河相关的数学问题:在一张图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段(这两条直线段分别为a和b),这两条直线段能否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了解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

拓展黄河文化的教学途径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将黄河文化融入数学教材内容中,也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改编或补充,丰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初中数学《函数与方程》一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与“函数”相关的内容改编或补充到课堂上。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改编,教师可以增加黄河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并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黄河文化。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实地参观等途径了解黄河文化的相关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与黄河文化相关的视频、举办黄河文化节等。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黄河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例如,在教学“函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黄河颂》《黄河大合唱》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这些歌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学生通过了解黄河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黄河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黄河文化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特征,让学生对黄河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黄河文化故事或名人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黄河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黄河流域的历史故事,如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大禹治水等。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和发展状况,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与黄河文化有关的名人故事或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黄河历史,提升人文素养

数学学科的很多知识都有其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这是数学学科特有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了解黄河历史,并将其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比如,在讲到《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勾股定理的历史,让学生知道这一伟大发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苏秦凭一己之力提出的“连横”、“合纵”等策略,以及《九章算术》所包含的“五均、五算”等法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结束语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既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黄河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落实和发展。通过黄河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初中生对黄河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赋予他们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黄河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只有教师、学生、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黄河文化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丁相丽. 黄河文化融入开放教育法学教学的实践研究[J].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2):29-33.

[2] 朱峰英,高科永. 基于黄河文化视角的初中育人实践路径研究[J]. 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2(23):98-100.

[3] 马树荣. 基于黄河文化视角的育人实践策略探析[J]. 孩子,2022(19):248-250.

[4] 符瑞. 黄河文化融入初中课程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郑州Z中学为例[D]. 河南:郑州大学,2022.

本文系:DYSK(2024)第75号课题《黄河文化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