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周瑾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实验学校 邮编:342800

摘要

在探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发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上存在局限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式提问、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结果显示,这些策略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项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引导式提问、合作学习

正文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这导致了学生在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的困难。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这一问题的教学策略,并深入分析其效果。通过引导式提问、案例分析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我们试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这些策略的应用将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成效。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局限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不仅仅是解答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和创造的综合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一能力往往被忽视或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它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能力的局限性。首先,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传统教学偏重于记忆和应试,学生更关注于答案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过程。这种结果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公式和算法,而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最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中心,学生的角色较为被动。这种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阻碍了他们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机会。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开始探索并尝试新型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中,引导式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此外,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真实的问题情境和与同伴的合作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这些新型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互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探索引导式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引导式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派的理论。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而建构主义学派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构建知识,认为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引导式提问作为一种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式提问的应用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设计。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提问的目标和方向,确保问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同时,问题的设计应该注重逐步引导,由浅入深,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深层理解。最后,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情境问题、探究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引导式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需要进行系统的评估和研究。评估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进行,通过考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课后学习成果,来评价引导式提问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观察、问卷调查、课堂记录等方式收集数据,从而全面了解引导式提问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提供参考。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引导式提问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合作学习对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影响

合作学习的实施原理主要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共同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与他人合作探究、讨论、分享思想的机会,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伙伴学习、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其对问题解决能力的积极影响。首先,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的讨论和合作,分享思想、交流观点,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最后,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激发了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发展,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合作学习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数学主题下的应用效果,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提高其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合理安排学生之间的合作角色和任务分工,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结语:

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局限性,而引导式提问和合作学习被证明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式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则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其问题解决能力。未来,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引导式提问和合作学习的应用,我们可以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新的活力,助力他们成为具有问题解决能力的创造性思维者。

参考文献:

[1]杨卫民.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2):155-157.

[2]沙依拉·加依尔拜.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研究[A]. 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二)[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2023:4.DOI:10.26914/c.cnkihy.2023.103123.

[3]王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五育融合、全面育人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艺术,2023(10):11-12.

[4]张静.基于大单元视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35):19-21.

[5]郭峰.关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苑教育,2023(30):34-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