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式课堂教学实践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思佳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 211899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形式愈发灵活和便利,极大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在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主题式教学重要性分析基础上,对高中英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主题情境、分析情境要素、推进任务导学以及开展学习评价具体实践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高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息化背景;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教学实践

正文


在我国教育结构调整下,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与之对应的学科教学形式改革和创新日渐加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成为当前高中学科教学改革主要任务,尤其在信息化背景下,探索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成为推进高中学科教学改革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主要方向。高中英语作为交际和语言类课程,主题式教学是当前培养学生语感、增强学生交际以及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主要教学方式,探索主题式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方式,更利于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目的。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构建主题式教学模式重要性

(一)符合主题式教学开展要求,利于优化主题教学情境

主题式教学是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教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的一种趣味探索、自主学习模式,教学形式灵活、自由,符合学生认知需求。开展主题式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画面、语言、文化等多种情境,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主题,探究话题和思考问题,将信息技术运用在高中英语主题情境构建中,一方面能够实现引导情境到学习情境的自由转换,另外能够通过多素材、元素以及内容的融入使主题情境更加真实、多元,由此可延伸出多话题、设置成多问题。概括而言,信息技术符合主题式教学开展要求,并能最大化优化主题式教学开展,故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模式极其重要。

(二)便捷特点,满足主题教学开展需求,利于提高主题教学效果

主题式教学主要分为:主题情境构建,主题任务设置,主题问题探索三个学习环节。主题情境承载和展现教材知识;主题任务驱动知识学习和主文本主旨探索;主题问题,由知识的学习转向个体精神、情感价值等的培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交叉融合,彼此推进。用信息技术构建主题式教学模式,实现引导场景到学习场景以及到思考场景的灵活转换和密切衔接,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及时的学习帮助和思考指导,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主题式知识学习中,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模式尤为必要。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达成主题式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开展主题式教学的目的意在通过适合的学习主题,将知识以话题或问题形式展现在课堂中,结合趣味化的探索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开口说和运用英语表达的意识,形成运用英语环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信息化教学的核心也是“实践”和“使用”,将信息技术运用在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活动开展中,更易实现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目标。因而可以说,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开展十分需要信息技术融入。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英语主题式教学实践

(一)用信息技术构建学习主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

主题式教学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把握学生学习认知基础上,构建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驱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境。高中教育面向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其英语学科知识与社会职业以及社会岗位衔接更为明显,这为教师构建学习主题情境提供了便利。

1)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即是明确学习主题的情景,是围绕教材知识所创建的一种导学情境。比如,在教学高中英语2 Unit5 Ancient Civilization这一模块内容时,可基于学生对信息文化的了解和喜爱,创建“信息文化”导学情境,由课件视频带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产生与发展,在此开放性话题中,引导学生探究信息文化对中外文化发展影响,由此自然过渡到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和学习中。

2)驱动情境,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自动探究的学习情境。此学习情境依托大学习情境,即学习主题设立,是主题式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探索的学习过程。在主题式教学中,驱动情境创建即是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还原或者是展示教材中的学习内容,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的展示,明确学习主题,实现交际语言情境构建出,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意识。仍以上述模块教学内容为例,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还原教材中描述的东方盛世文明,利用图片或是影响资源展示东方文明发展、演变经过,由真实的画面和动态的影像,让学生围绕主题情境对画面和视频内容进行描述,着重引导学生对东方文化特点、内容、内涵进行描述,帮助学生了解东方文化,使学生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从中获得锻炼和培养。

(二)用信息技术梳理情境要素,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

指向信息技术主题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的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英语主题式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框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科素养目的。在信息化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便捷性特点,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由表层探究逐步过渡到深度探究,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利用信息技术关联主题要素,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旨。构建主题式教学情境,意在通过学习情境构建,使学生对要学以及要掌握内容有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概言之就是要通过与之有关情境增进学生对语篇内容理解。只有学生对语篇内容有一定理解,才能使学生感悟到语篇主旨,进而才能实现对学生情感、价值以及习惯等的培养。比如,在教学Unit8 Green Earth此模块内容时,在“保护地球”大学习主题下,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文本插图,提示学生借助插图内容对语篇教学主旨进行提炼,引导学生关注语篇开头和结尾,由此帮助理解和把握学习重心。

(三)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主题任务探究平台,深化主题意义体悟

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主题任务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将学生引入深入学习和深度思考中,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探究活动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依据线上学习提示,有兴趣探索以及有参与体验感。对于学习任务应基于社会真实现象或者是生活中真实情境,并要贴合学生实际,以此将学生引入深入学习中。比如,学习Inventionand此课之后,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我国历代发明创造,造纸术、印刷术、地震仪、航天科技、远程通讯和智能识别等,以The creative inventions that I understand为探究主题,指导学生通过书籍资料了解详实,引导学生通过线上渠道了解发展,并组织学生基于了解创作My favorite inventions and creations短篇文章,或者是图文集锦,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介绍和展示。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延伸主题教学,而且能够实现学科交融,并能够达到学生复合能力多元培养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主题学习评价,引领学生总结提升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既针对教育内容提炼总结,也针对学生学习不足进行指正,同时也针对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以往教学评价,教师是主导者,即教师认定即是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所讲即是学习重点,导致学生被动参与和认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为教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提供了良好支撑。比如,在完成Volunteer Work文本梳理和主题任务解决之后,教师先基于信息技术录播功能,展示学生课前、课中学习表现,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分析自己学习方式是否正确,以及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并由学生提出改正方式,在全班同学鉴证下监督学生改正。其次,基于信息技术回放功能,以展示主框架,让学生说或是写的方式补全支线学习内容,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volunteer职业概念解释、职业形式解释和职业工作过程阐述,以帮助学生对本课学习内涵有准确领悟。

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背景下,推进了高中英语教学知识点教学向主题式教学转变,对应学习内容,迎合学生特点,关联社会实际,促进了学生积极探究和主动学习,最大化保障了高中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殷琴.大单元主题语境下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探究[J].贵州教育,2023,(10):58-60.

[2]杨冰玲.信息技术支持下高中英语主题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3):209-211.

[3]李茜.基于单元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践[J].英语教师,2023,23(11):86-90.

[4]赖灵凤.基于主题模式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18,(50):1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