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开发与拓展的策略分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伟

深圳市龙岗区布吉中学 邮编:518000

摘要

历史,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纪录,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工具,承载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在如今教育系统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实现史料的开发与拓展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能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教师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史料开发与拓展的实效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保证这些内容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培养高中生积极的价值观念。下文就数字化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史料开发与拓展的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数字化;高中历史;史料

正文


前言:在整个历史课程体系下,高中时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完善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历史人才。随着新课标的改革,高中历史课堂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教师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启发,为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时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实现史料的开发与拓展,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史料并注重甄别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与讨论,促进其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史料,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凸显历史学科对高中生的教育培养功能。

一、高中历史史料开发与拓展的必要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开发与拓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背景的理解,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首先,通过研读和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史料,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规律。

其次,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引入不同领域的史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形成跨学科的学习思维,提升综合素质。

再者,历史素养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情感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通过研读和分析史料,学生可以培养对历史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最后,历史研究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比较和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提升他们的思辨水平。

二、数字化技术在高中历史史料开发与拓展中应用的策略

(一)合理选择,甄别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高中历史课堂的必要前提和基础[1]。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缺乏动态史料内容,且这些内容较为基础,对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视野的开阔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为此,实现史料的开发与拓展就变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要合理选择史料,并适当实现史料的开发与拓展,仔细甄别。以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等数字化史料为媒介,加强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了解。使学生可以逐渐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综合素质。

在选择史料时,要保证有依据、有出处、有佐证,做到“博文善择”和“言简而易丰”。切忌将影视“戏说”当成史料,也不要将不加考证的“杂史”“野史”引入作为史料,坚决杜绝故弄玄虚、张冠李戴、歪曲颠倒的史料作为教学依据[2]。即使是正史和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也要努力做到“互相参证”。

例如: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时,可以引入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全面地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可以将这些纪录片按照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以每天一集或两集的频率,加强学生对中国历史故事的了解。纪录片从中国的古猿人开始讲起,讲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整体内容充满趣味性,既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在观看纪录片时,这些历史知识可以无形之中进入学生的脑中,潜移默化地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夯实知识基础。

(二)有效提问,强化思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学习思考的基础,有效的问题创设是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环节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又是检验学生对史料理解和把握程度的途径。高中历史教师在实现史料开发与拓展时要注重史料的合理应用实现有效的课堂提问,强化学生的历史思维要根据史料的类型设置问题,保证问题的指向性和拓展性,以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分析讨论,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激活思维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感受。

例如在学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美国1781年联邦条例》《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史料设置问题。如:《1781年联邦条例体现了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哪些特点?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其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欧亚的历史有哪些影响?是否存在局限性?说明了哪些问题?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有哪些特点?产生了哪些影响?美英政体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彼此区别,层层递进,可以逐渐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伴随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入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有效途径,促进其史料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夯实历史基础。

(三)引导分析,运用史料

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3]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体现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师生的推崇高中历史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感受放在第一位,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实现开发与拓展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这些史料,并运用拓展得来的史料解决课程问题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研究史料的过程中重构历史,分析历史,发现历史规律。为了体现数字化史料的优势,在了解这些内容时,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理清这些史料的内涵观点与出处。做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剖析用心感受史料中隐含的真正的鲜活的历史逐渐构建立体的历史脉络,多角度多方位辩证和考察,加深自身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读史明志

例如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这节课时可以借助纪录片世界历史32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开展教学观看纪录片不仅要看画面,还要深入分析解说词。学生要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绘制西班牙的海上探险活动的思维导图了解15世纪的西欧热衷于海上探险的原因。除了掌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旅行等内容外,还要了解其他西欧国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后果。结合纪录片中的内容分析课程内容实现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样的课堂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沉浸在纪录片中体会历史知识提升他们运用史料的意识与能力。

结论:总而言之,在如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要注重史料的开发与拓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在具体实践中要以数字化技术为媒介保证史料的合理选择和甄别可以围绕拓展史料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历史素养。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史料并运用拓展史料辅助学习,夯实历史基础,提升综合历史能力。

 

参考文献:

[1]蔺洁,姬晓灿.高中历史教学纪录片资源库的建设规划:理念、体系及建议[J].中学历史教学,2023,(08):69-71.

[2]张绍俊.以“数”入“史”:古籍文献数据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04):89-92.

[3]林楠.数字化环境下高中历史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实践[J].家长,2022,(27):114-1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