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融合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儿童剧;学前教育;舞蹈教学
正文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ldren's drama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ance teaching
Feng Wen
(School of Education,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62000 Meishan,Sichuan)
Abstract: Children's drama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that integrates literature, music, dance, art, stage design, and other activities. It is a means of promo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and has received people's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today. The teaching of danc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children's drama rehearsals. This article uses children's dramas as a carrier to reflect and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ance teaching,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efficient rehearsal and perfect interpretation of children's dramas.
Keywords:Children's drama; preschool education; dance teaching
一、儿童剧与舞蹈融合教学的启发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课程内容涵盖了不同种类的舞蹈学习,主要包括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幼儿舞蹈创编、舞蹈鉴赏等内容。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的深入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具备综合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在舞蹈中能恰当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在舞蹈组合排练中提高人际交往与战胜挫折的能力,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能将所学的舞蹈知识与技能广泛运用于幼儿教学中。儿童剧本身具备戏剧的核心特征,它的本质上是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整合来表达一种价值观领域的态度。一部儿童剧的呈现需要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在各类课堂教学中去完成,例如剧本创作、道具制作、音乐编辑、语言训练以及肢体活动训练和舞蹈排练等,因此,儿童剧的排练过程具有很高的实操性和综合性。由此可见儿童剧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将儿童剧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还可以拓展舞蹈教学形式,这种融合的教学方式有可能产生新的教学火花。再者,儿童剧是一种直击心灵的教育途径,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有所不同。它利用夸张的身体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以活泼的形式,载歌载舞地演绎给孩子们看。因此,将儿童剧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舞蹈学习,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肢体,增强肢体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塑造鲜明而生动的形象做好准备。最终,儿童的思维基本上还只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上,对他们来说,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比抽象的、无生命的符号更容易接受。因此,不仅能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还能为演绎各类动植物拟人形象累积丰富的动作素材。最后,通过对角色的演绎,在孩子们年幼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舞蹈在儿童剧中的重要性
儿童剧对于幼儿来说,其意义并不限于艺术教育,而是审美教育与人生教育。而儿童剧的舞蹈既能渲染整个情节的气氛,强化剧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又能以夸张,生动的肢体动作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人物情节的变化,突出儿童剧的主题,使得儿童剧更契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得整部剧更美观、更容易理解。所以,舞蹈在儿童剧演出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一,儿童剧排练时舞蹈的加入,促使儿童剧表演充满感染力。儿童剧一经出现,就与启发儿童、教育孩子相配合,成为学生们认知时世,接受新思想启蒙的一个生动学堂。表演者通过夸张的舞蹈动作,向观众传达思想感情,也将观众代入表演的角色之中。其二,舞蹈可以推动儿童剧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如劳作、运动会、郊游等情景,通过舞蹈的形式进行演绎,这视觉的震撼能使孩子们沉浸在其中,还能对剧中人有更深的了解。儿童剧老艺术家罗英说过:儿童剧给孩子带来的是灵魂的触动、心灵的慰藉和情感上的激励,是使人愉悦而不是简单的娱乐。儿童剧中舞蹈的融入能够适当缓解观众的视觉审美疲劳,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三、儿童剧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融合教学策略
(一)舞蹈与剧本相结合
一部好的儿童剧一定要有健康的主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艺术形象,以及合理的舞台设计等。而儿童剧中的舞蹈不仅要为剧情服务,还要融入剧情之中。因此,以儿童剧为载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剧本有深入的了解,并主动与导演探讨舞蹈的创作方向。接下来,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肢体解放的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的肢体得到释放,为儿童剧中舞蹈的排练做好准备。最后,教师根据故事的情节选择合适的曲目,并编排相应的舞蹈动作。以连云港市淮海剧团创演的音乐儿童剧《寻找花果山》为例,里面共有18首原创歌曲。该剧的开场舞选用《绿水青山你们好》为背景音乐,一群孩子背上书包,手牵手旋转、击掌、跳跃等,舞步多欢快灵巧。再配上歌词“不要烦恼,手拉手一起撒欢奔跑...绿水青山你们你好,世界多美妙,快乐生活在哪里,我们去寻找。”编导将音乐、舞蹈、剧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孩子们崇尚自然、活泼好动的天性,为我们构建出了一幅欢乐和谐的场景,为环保主题的故事情节打下了基础。在儿童剧中借助舞蹈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快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缩短与戏剧之间的距离。所以,在以儿童剧为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舞蹈动作不仅需要跟随剧情的发展,还需要设计出符合剧情的舞蹈场景,将舞蹈融入情境中表演,使孩子们感到有趣且好看。
(二)舞蹈动作夸张化、拟人化
生活中常见的儿童剧大多以童话剧为主,这类主题的儿童剧历来受到儿童的欢迎。童话剧的角色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成人、儿童、动植物拟人形象。成人与儿童形象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语言的刻画,让儿童快速区分哪些是主使人物与对立人物。而动物与植物形象的刻画则需要表演者使用夸张的面部表情以及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进行演绎,赋予角色生命力,以此来快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让孩子们通过视觉的观看了解该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儿童的兴趣点,针对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与植物形象进行动植物肢体模拟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出模仿鸭子、孔雀、老鼠、青蛙、雨滴、微风等形象的舞蹈组合,向动植物形象注入生命,并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让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该舞蹈组合。在儿童剧《大运河漂流记》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出现了角色小白龙、小麒麟与妖怪九婴大王,编导巧妙地运用了蛮子、旋转、赞步等舞蹈动作,展现了小白龙、小麒麟与妖怪九婴大王之间的激烈打斗场景。舞蹈过程中增添了道具旗帜与彩带,该道具的加入使得小白龙与九婴大王的动作更加夸张,突出了小白龙和小麒麟的善良与正义以及妖怪九婴大王的邪恶。由此可见,儿童剧中夸张的舞蹈动作不仅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还可以凸显人物灵魂,加深儿童对不同角色的理解。
(三)舞蹈动作保持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个真正能走进儿童内心世界的儿童剧,其内部的舞蹈展现必然是引人入胜、充满活力、形象生动且内容深厚的。所以,以儿童剧为载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需要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儿童舞蹈剧《猫鼠之夜》为例,它是基于2009年梅舞嘉音小明星训练营出品的舞蹈作品《猫鼠之夜》进行改编和创作的。该作品以猫与老鼠的故事为核心,巧妙地将经典童话与现代元素结合,展现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活力的奇幻世界。编导不仅保留了原作中丰富的舞蹈元素,还为每一个角色注入了生命与灵魂。在这部作品里,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如追逐、打斗、喝酒、跳探戈等,都是猫与老鼠的扮演者通过舞蹈动作进行演绎的。里面有调皮活泼的老鼠整蛊猫偷油喝的舞蹈场景,也有猫佯装被打晕,用酒替换成油的机智舞蹈场景等。该剧正是在合理的剧情下,结合儿童生活特点和心理变化,将一个又一个有趣且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舞蹈片段串联起来才形成的。整个儿童舞剧通过经典的故事和舞蹈,向观众传递了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和启示。
总的来说,在以儿童剧为载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除了需要深入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塑造儿童喜爱的角色形象外,还需要要融入丰富且优秀的文化元素。并根据剧本中每位角色的性格特征来编排舞蹈,并在儿童剧的舞蹈动作中注入大量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这不仅为儿童剧的排练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