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科核心概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媚

贵港市港南中学 537100

摘要

在21世纪,科学素养是公民素质的关键指标,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的生物教学常常过分强调知识传递,而忽略了对核心概念的深入解析和应用,这阻碍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因此,研究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融入生物核心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


关键词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科学素养;教学研究

正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生物学科核心概念

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进化”、“遗传”和“生态平衡”,它们解释生命现象并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理解这些概念能帮助高中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2高中生物教学问题

当前教学中,虽然认识到核心概念如遗传、进化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但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概念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课时限制和考试压力可能导致概念简化,使学生理解仅停留在记忆层面,缺乏知识整合和迁移能力。此外,许多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抽象概念感到困难。

1.3研究目的与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核心概念,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但当前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概念的深层理解和应用,导致学生理解表面化。

1.4核心概念的识别与分类

生物学科的核心概念是理解生物学全局的关键,如“进化”、“遗传”和“生态平衡”。识别这些概念需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和研究成果。分类可依据概念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科学性,如“进化”可细分为自然选择、物种形成等,有助于教师系统设计教学,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二、渗透策略的理论基础

2.1关联教学与生物核心概念

生物教学应重视核心概念,如进化论、细胞理论和遗传学,以增强理解。当前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概念理解,导致学生理解表面化。教学理论应帮助转化抽象概念,通过建构主义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关联主义强调建立概念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不同遗传模式,构建遗传学的“概念地图”。

2.2概念渗透与科学视角

概念渗透理论主张融合核心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促进深度理解。教师需识别和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如在遗传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并引入正确概念。通过案例研究展示遗传特征组合,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多感官教学资源的使用也能增强理解,使核心概念在学生知识结构中扎根。

2.3前概念转化与深度学习

前概念转化是教学关键,涉及将错误理解转化为科学理解。深度学习理论通过探究、关联和应用新知识,促使学生整合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在讲解光合作用时,教师应揭示并挑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其复杂性。鼓励学生将新学知识与相关概念相联系,促进深度学习,构建全面的生物学认知框架。

三、教学实践中核心概念的渗透方法

3.1案例教学法在概念渗透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具体案例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和理解。例如,通过“果蝇基因突变实验”讲解基因突变与生物进化,激发学生思考,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需具备高教学设计能力和生物学科理解,以适应科学知识发展和学生需求。

3.2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问题导向教学法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探索生物概念。教师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从“基因如何影响生物性状”到挑战性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3创新实验设计促进概念理解

创新实验设计是促进学生理解生物核心概念的重要方式。例如,通过模拟基因组合实验教授“基因与性状”,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设计应考虑学生前概念,引导他们逐步构建正确概念。创新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促进主动探索和理解。

四、案例研究与分析

4.1高中生物课中的概念渗透实例

教师借助孟德尔实验解释“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单位,通过问题导向活动解释基因的显隐性和多样性。学生通过模拟基因工程体验基因影响,正确率提高30%,证实了教学效果。

4.2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基因突变”教学中,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理解率提高30%。但部分案例复杂,导致学生困惑,提示教师需更好地预估学生认知起点,注重知识应用的引导。

4.3案例研究对教学改进的启示

案例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生活案例教授“基因与性状”,提高学生20%的概念掌握度。教师应成为引导者,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如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使用问题链,提高批判性思维。同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支持系统,增强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五、挑战与对策

5.1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概念渗透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面临挑战,如抽象的生物概念(如基因、细胞分裂)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过度依赖传统讲授,忽视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机械记忆而非深度理解。教师需探索新策略,如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生活情境教学和引导批判性思考,以促进概念的深度学习。

5.2教师专业发展与概念渗透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概念渗透能力的关键。教师应更新知识,掌握核心概念,通过专业研讨会、自我学习保持教学前沿性。教师应创新教学策略,如情境问题、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实践理解生物原理。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如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也能提升教学效果。

5.3家庭、社区与学校协同促进概念渗透

家庭、社区和学校应协同促进概念渗透。家庭提供初步接触概念的环境,家长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解释生物学概念。社区提供实地学习资源,如科学博物馆、自然保护区。学校应与家长和社区建立沟通,共享资源和策略,如家长讲座、科普活动,构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生态系统。

六、未来研究展望

6.1深化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深化研究将集中在将生物核心概念融入高中生物教学。需探索新教学策略,如利用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直观呈现概念。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跨学科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6.2技术进步对概念渗透教学的影响

技术进步为生物概念教学提供新可能。现代教育技术如VRAR和在线平台促进可视化与互动学习。数字化实验设备助力安全探索。AI辅助系统个性化推荐资源。但教师需适应新技术,需持续培训支持。

6.3构建更有效的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模式

构建教学模式需理解概念本质,结合多元教学策略。识别核心概念,借鉴案例法直观感受。问题导向激发探索欲望。创新实验设计辅助理解。某高中通过模拟实验提升理解度。挑战在于教师提升素养,家校合作营造支持环境。未来探索数字化技术增强互动与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姚昇华.美国NGSS对实践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启示[J].上海教育,2023,(26):70-72.

[2]朱婷.指向重要概念建构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23.DOI:10.27441/d.cnki.gyzdu.2023.002585.

[3]范秀娟.基于生物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践探索[C]//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2023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30082.

[4]方传新.聚焦大概念教学,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9):94-96.

[5]姚昇华.我国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基于中美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比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3,49(01):135-1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