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
关键词
绘本教学;生活化教学;幼儿教育;教学应用
正文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丰富的色彩、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面对绘本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种种挑战,必须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本文将探讨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绘本教学中,构建出更加符合幼儿成长需求的绘本教学模式,这一探索不仅有助于提升绘本教学的质量,也将为幼儿教育领域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考。
一、幼儿园教育领域绘本的践行意义
幼儿园教育中,绘本的应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工具,极大丰富了幼儿认知世界的途径,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插图,能够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能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绘本,幼儿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逐渐建立对世界的全面认知,了解生活的多元性。
绘本的趣味性对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具有显著作用,绘本故事往往短小精悍,情节丰富,能够迅速引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减轻幼儿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探索、学习,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绘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满足了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需求,幼儿时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渴望了解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事物,绘本以其简短、有趣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插图,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让他们在阅读中满足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绘本中的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能够引导幼儿在故事中思考、感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绘本教育对于激活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绘本阅读可以让幼儿学习到知识,更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绘本的引导下,幼儿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这种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二、幼儿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内容单一
在幼儿绘本教学的实践中,绘本内容的单一性已成为显著问题,由于绘本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教师选择绘本时的偏好,幼儿常常仅接触到固定类型和主题的绘本,导致阅读体验受到限制。这种单一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绘本教育的多元化优势,市场上的绘本虽种类繁多,但多数都围绕特定的教育目标或主题展开,缺乏多样性与个性化,使得幼儿难以从中获得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对于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的幼儿阶段来说,多样化的绘本内容是他们打开视野、培养想象力的关键,绘本内容的单一性使得他们无法从多角度、多层面接触和认识世界,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他们对阅读的长期兴趣与热情。
(二)教学方式呆板
绘本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呆板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教师习惯于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如朗读和简单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幼儿的互动和创造性活动,难以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每个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反而可能抑制他们的潜能发展。
二、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编绘本,提升写作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黄金时期,幼儿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启蒙职责,不仅要满足幼儿对外部世界天然的好奇心,更要通过巧妙的引导,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动力,即强烈的求知欲。在求知欲的推动下,幼儿将更加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认知活动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一教育过程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显著提升,且对其智力发展及其他多方面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绘本生活式教学模式以其独特方式,为幼儿的启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如兔子、胡萝卜、蚂蚁、大树等生动有趣的图片,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他们进行创意性的故事创作,无论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还是简短的语句描述,都是对幼儿创造力的一种锻炼。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呈现故事,并辅以简单的文字或拼音,培养了他们的绘画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创造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想象力、思考能力和绘画技能,为未来的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尽管幼儿的绘本改编可能还显得稚嫩,但教师的鼓励与指导是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帮助他们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二)创设情境,实施角色扮演
幼儿教育中,绘本生活式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激发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浓厚兴趣,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紧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以《我不喜欢被嘲笑》和《我不喜欢被欺负》等反校园霸凌系列绘本为例,教师在教授时,要向幼儿传达校园霸凌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学会辨识恶意与善意,学会勇敢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避免成为施暴者。为深化幼儿对霸凌行为的理解,角色扮演成为绝佳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霸凌场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教师还可鼓励幼儿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并引导他们进行表演,以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经验。
(三)根据内容,设计实践活动
传统绘本教学往往单调乏味,限制了幼儿的兴趣与热情,影响教学质量,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深度剖析绘本的精髓,并巧妙设计实践活动,使绘本教育更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以《鸭子骑车记》为例,该绘本讲述了一只鸭子学习骑车的经历,更蕴含自信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领悟这种精神,鼓励他们学习鸭子那种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态度。阅读完绘本后,教师可策划一系列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如鼓励害怕新事物的幼儿勇于尝试,不喜欢吃蔬菜的幼儿可以尝试摄入少量蔬菜,不擅长独立刷牙的幼儿可以练习自主刷牙,这些活动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通过家长的鼓励与正面反馈,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绘本教育的内涵,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四)联系生活,提供表达平台
绘本生活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在幼儿发展关键阶段,口语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学习效果、社交互动及未来个人成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需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为幼儿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表达空间。
以《给妈妈捣蛋》为例,教师在引导阅读时,首先展示绘本插图,激发幼儿想象力,鼓励他们基于插图和书名描述主人公可能发生的调皮捣蛋事件,阅读完毕后,教师进而提出贴近幼儿生活的问题,如“你是否也有过给妈妈捣蛋的经历?妈妈当时是什么反应?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过这些问题,鼓励幼儿分享个人经历,促进他们积极表达。此教学方法提供了表达机会,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耐心,尊重每个幼儿的发言,避免急躁或不耐烦,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感受到表达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我。
(五)设计问题,开展德育教育
有效的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塑造幼儿健康人格、培养正确三观的关键,实施绘本生活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紧密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巧妙地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以《红绿灯眨眼睛》绘本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如“我们如何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与顺畅?”和“交通灯不同颜色的含义是什么?”等,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深入思考,让幼儿认识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习惯。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在校园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如“为什么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举手?”和“我们为什么不能随地乱扔垃圾?”等。通过这些问题,幼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规则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中,绘本教学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能够滋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还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库,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为他们树立了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实施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着重提升幼儿的思维、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工作者需深入了解幼儿特性,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不断探索创新,确保绘本教学在幼儿成长中发挥出实质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铭. 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明日, 2021(14):1.
[2]周丹凤. 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 2019(22):1.
[3]包静茹.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6):53-54.
[4]田迎峰.绘本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智力,2020(25):189-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