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统故障检测维修
摘要
关键词
汽车电控;点火系统;故障;检修
正文
引言:
车辆搭载该系统后可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毋庸置疑现在已经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可想而知数十年后、二十年后,随处可见的智能化、自动化。手动打火系统迟早会被淘汰。就好比第一台一键启动汽车(宝马7系),可以说是汽车启动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各汽车厂家纷纷效仿,一键启动成为一大卖点,同样自动打火也可以成为一大卖点。有利于汽车销量的提升。该系统的处理器为AI芯片,AI的普及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当AI普及以后,该系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开发到时代所需要的最大化。实现更多的智能化,自动化。有利于提升道路安全,提升汽车防盗,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使得汽车能为人类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人性化的服务。
1. 汽车点火系统的作用
点燃装置负责将低电压转化为高电压,并及时传递至点火器的火花塞处,通过跳火产生火花以引燃混合燃料,助力发动机运转发力。随着技术演进,汽车的点燃系统经历了从传统机械式,演变至电子式,最终步入微电脑控制式的三个发展时期。现阶段,汽车普遍采用的是微电脑控制式点燃系统。
电子控制引擎的工作效能较优秀,因而对其点火机制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这首先要求拥有稳定而充沛的点火能量,同时还需保持恰当的空气与燃料的比例、缸内压力和点火的准确时间。对于每个型号的引擎而言,都存在一个理想的点火提前角度,以致能够在充分发挥引擎动力的同时,减少燃油消耗,并缩减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此外,在电子控制引擎中,点火提前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提高燃烧效率与减缴排放均有积极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必须更加注重对点火提前角的调整和控制。在调整引擎时,必须根据承担的工作量、转动频率、燃油类型及其气态混合浓度等要素来准确设定点火提前的角度参数。同时,维护技师同样需慎重评估与点火提前角度息息相关的多个变量,包括引擎的转动速率、运行时的怠速状态,以及气门和火星塞的具体位置和数目。
2.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感应器实时捕获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诸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至发动机管理器。管理器将接收到的信息与其内置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照,以此调控点火线圈的活动,确保高压电流准确无误地流向火花塞,透过击穿间隙产生电火花,从而点燃燃油空气混合物,推动发动机发生功。
3. 汽车点火系统常见故障
3.1 点火提前角
在点燃机制中,若点燃时机偏早,则需对此角度进行调整,可通过提高进气管的压力以减少吸气过程中的真空状态,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负载,或通过降低发动机运转的转速来缩小点燃时机的早度。通过这样不间断地微调,能够确定一个理想的点火最优时机。在选用燃油时,可以选择辛烷值相对较低的汽油来减少点火提前角的设置;如果点火角度偏晚,则有可能对发动机的点燃效果造成负面影响,此时可通过降低压缩比、减小进气管压或升高冷却液温度等方法来适当提早点火时机。点火过于提前可能导致怠速不稳定和难以启动,以及在加速阶段可能引发爆震现象。启动火花塞的时机若过于滞后,就可能引起排气管发出沉闷声响、油门提升时发生回爆、引擎动力不充沛等症状。因此在引擎出现上述情况时,应采取火花塞点火检测并调节提前点火时机,以达到预设的标准参数。
3.2 电压导致的点火系统故障
在遇到点火力度不足的情形时,应进行点火线圈的诊断,并对点火增强器进行视检,同时对整个线路系统开展维护工作。若在无高压火现象出现时点火系统失常,先应核实点火线圈是否具备12伏的电压,紧接着通过使用试电笔来判定此电压是否稳固,判断其是否为不稳定的假电流所致使系统发生异常。如试电笔显示点火线圈无电压,那么应进一步检测点火开关、保险丝、主动继电器及相关电器设备和电路。
3.3 爆燃现象
爆炸性燃烧是发动机内部非典型的燃烧现象,其发生强度与发动机的效能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爆炸性燃烧轻微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引擎的马力,并且实现燃料消耗的节约,故而此类情形可被视作对发动机有利的事件。相反,当爆炸性燃烧剧烈发作时,会迅速推升冷却系统的水温,不仅加大燃油损耗,且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此同时,剧烈的爆燃还可能引起发动机内部产生金属碰撞声响,从而对发动机造成损伤。
3.4 点火性能不足
点燃效率不佳通常导致引擎能够在低速状态下持续工作,但在转速提高至高档位时,引擎会出现失速现象;在寒冷环境下引擎表现正常,而在高温条件下运作便出现问题;引擎初始启动无碍,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出现系统故障。引燃效能不足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点火装置温度稳定性不足、高电压电阻值偏高、高压线路泄漏、连接接口松动等问题;低电压信号不连贯、传感器联接异常等情况;应对这类问题,维修时需根据整个系统的点火表现来诊断,精准查明引燃效能下降的确切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修护和保养工作。
4. 汽车点火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1 示波器诊断法
在对汽车点火装置进行故障排查时,采用的手段众多,示波器检测技术因其广泛运用且效能较高而备受推崇。相对于用万用表进行检测,使用示波器更能精确捕捉问题,并提供更为详尽的描述。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借助波形的展示,对点火过程涉及的电压变动实施即时监控和评估。在所有针对点火系统的故障排查技术中,只有示波器能够实时记录电压的瞬态波动,并据此做出判断,这也是该仪器的独到之处。问题诊断的过程,就是由专业检测人员对这些波形进行观测,同时对不同波形进行分析判断出点火系统所出现的具体故障问题,然后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
4.2 万用表诊断法
假设该轿车配备的为电脑控制点火装置,在面临点火失效的排查工作时,由于该点火机制由多元部件构成,诸如点火感应线圈、电控单元、高电压导线与分火头等,故在实地的故障检测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运用多功能电表对这些各不相同的部分进行逐一检查。应用多功能电表进行检测,能辨识点火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高压电路功能失常或是点火控制线路的故障所致,这是在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故障检测上,一种既普遍又行之有效的检测技巧。
4.3 人工智能诊断法
随着现今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人工智能在车辆打火系统缺陷检测上的运用愈发广泛。在众多人工智能检测手段中,识别不同的故障模式成为了对引擎缺陷进行诊断的关键技术。在采用人工智能进行故障检测的手段中,其最显著的利益在于可在火花塞失效等问题初露端倪时,便迅速进行问题定位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预测。这对动力机组的故障分析极为有益,可以提早处理潜在的不确定性难题。此外,应用这类人工智能的诊断技术无需建立繁复的数理模型和对应的映射规则,仅需通过足够的学习和训练,便可识别输入与输出向量之间的关联性,并据此展开实践操作。因而,对于汽车点火系统的故障检测,人工智能技术代表了面向发动机故障检测的重要技术革新路径。
4.4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
曲轴位置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曲轴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曲轴转角大小对点火进行控制。在对其进行检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线路连接情况。此时,需要先将点火开关关闭,再把拔掉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插头;第二,点开点火开关,使用万用表对线束连接端子信号A(2)、信号B(1)端子和搭铁之间的电压值进行测量,如图1所示。如果电压值为2.5v,则表示正常;如果电压值为0v,则需要检查信号电路和搭铁线路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现象;第三,对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确认。正常情况下,电阻值应处于130-190之间;信号发生器与信号轮之间的间隙应处于0.2-0.4mm之间;传感器输出电压值0.2V左右。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上述标准,则需要针对存在问题的部件进行维修、调整或者更换,从而保证曲轴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4.5 汽车电控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的实例分析
在拆解并审视了一台迈腾280TSI(1.4T)DSG款车型的引擎后,维修技师发觉该车辆在启动时发动机未能成功点火。他们先运用了专业的检测工具——扫描仪来对该车执行详尽的诊断,并对测得的诊断码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没有任何故障码的警告出现。随后进行的是供油系统的信号测试,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接着对喷油嘴的功能声响进行判别,同样得出正常运作的结论。由此,该车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似乎与点火系统的异常有关。 在仔细检测这台汽车之后观察到,该车的分电器存在故障,并考察了它是否遭遇了180°的位置错置问题。在对分电器重新装置完毕后,车辆的引擎得以启动,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引擎启动格外艰难。检修工经过多次试验,又注意到发动机在加速过程中明显缺乏动力。不论是冷车状态下的启动,还是热车状态下的启动,都十分费劲。期间,排气管还冒出黑烟和燃油。综合这些检查步骤,明确了这台汽车的点火系统出现了故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汽车引擎的运作中,点火系统的损坏常居故障之首,它可能会引致引擎无法正常点火运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汽车无法启动或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发动机故障诊断时,检查点火系统是否出现问题至关重要。在维修及汽车保养的过程中,必须对点火系统失效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引擎的运作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燕兵,赖雅丽,佘勇,帅宗良.微型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实训台实验测试[J].时代汽车,2021(06):187-188.
[2] 吴兴明,欧卫新.汽车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方法[J].装备制造技术,2020(10):184-185+203.
[3] 马波.浅析汽车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的诊断及排除[J].时代汽车,2021(08):186-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