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在生物学方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强调了对学生生命观的培养。所以,高中生物老师要主动地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进行优化,将生命教育的理念持续地渗透进去,提升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他们对生物学科中的复杂知识的系统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让他们体会到人生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一、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学生物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生物学概念进行传授之外,还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由于高中生物学是一门探究生活规律的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生命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老师能让学生们对生命在大自然中的重要性有一个肯定的认识,同时也能让他们养成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热爱生命,爱护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在高中时期形成主动、自主的学习愿望。同时,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老师也要使他们逐渐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意义,使他们树立起更高层次的生命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大自然中的生命发展规律,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养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要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价值,老师要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有针对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创设教学情景,整合运用趣味性教学元素,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老师们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将社会上的时事新闻进行恰当的导入,使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充分地进行课堂内外的实践,使学生能完全投入到生活教育之中,从而使他们从内到外的学习热情。新课改后的高中生物生命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和提高技能,效果不大,必须保证学生有自主探索的基础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率的教学,与时俱进。所以,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突破传统,以学情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人生的价值。
举个例子,在讲人类遗传病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更普遍的情景:某一天,小明在路上发现了一名弃婴,弃婴患有不同的遗传病,那么小明会怎么处理呢?有报警的,也有直接去孤儿院的,但真正为孩子着想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老师要做的,就是告诉学生们自己的缺点,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思想,从而培养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此外,在解释保护生物共同的家园时,老师还可以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例如,南方发生水灾,北方发生特大雪灾,这都是人为活动造成的。生物世界非常脆弱,一旦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加主动,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人生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也能保持很好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挖掘教材教学元素,激发生命情感价值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实施,中学生物学教师应主动挖掘教科书中的生命教育要素,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效地渗透进去。教师要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并与目前网络上的大量生活教学材料相结合,把它们有效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使他们的生活经验更加丰富,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高品质的生物学课堂,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生活教育,同时也能启发他们对生命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以此来丰富他们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
比如,在讲授《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这一章时,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荷尔蒙的发现过程,然后认识荷尔蒙的研究手段,并对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进行阐述。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深挖,可以事先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探究性教学问题,用问题来使学生们对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将生命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胰岛素的发现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三)组织课外实践,强化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时,要注意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生活中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去,并在实践中动手实践。同时,也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堂上展开探究。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例如,在《免疫调节》这一课中,我们就把稳态平衡这一概念联系到了一起。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素质,老师们可以安排学生在单元教学之后进行独立的课外实践。例如,大部分的同学都被「特殊免疫力」这一议题所深深吸引。研究表明,有的人出现了轻微的感冒症状,就需要吃药、打针,有的人则是拒绝吃药,有的人则是拒绝吃药,要么就是注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结合他们所学的知识,制作宣传海报,用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方法来宣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利用社区宣传栏、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宣传正确的生命教育,还可以让别人更好的认识和对待感冒这种现象,还可以加深他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还要多做运动,培养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参与到第三部分“免疫缺陷病”的相关内容中,通过各种途径,对免疫缺陷疾病的防治方法进行搜集和普及,并与那些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沟通,在自我保护、关爱别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
(四)创设生命教育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在当今社会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更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生命教育的价值。在高中生物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持续的优化,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学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内容,让他们重新认识到生命价值观。教师也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大量的图片和动态的视频,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教育的内容,同时也能将良好的德育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讲授《人脑的高级功能》这一章的时候,要把学习、记忆、情感等高级神经活动的概念引入到学习、记忆、情感等方面,并将其作为学习、记忆和情感的中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来创造一种生命教育情景。比如,通过阿尔兹海默症,让学生们理解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脑的复杂性和生命的珍贵。
(五)注重实践探究,培养生命教育能力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培养,把生命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演示实验和小组合作探究式实验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促进他们的生物学素质的提升。在研究性实验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扩展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与教学相结合,例如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此来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把生活中的事情与学生周围的事情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进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影视作品,运用影视等媒介,增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与能力。比如,《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作品,能使同学们感受到人类在面对各类灾害时,那种众志成城、舍己为人、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与精神。影片中的许多场景都与生活教育有关。比如《三体》里的一幕:三体如何演变成了三体星球?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不但能学到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能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比如:在《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的稀有动植物进行考察,并将其制成标本,并利用网上、杂志上的照片等资料,对本地的珍稀动植物的分布状况、生境条件和生活环境等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在这样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们能够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珍惜生命,爱护动物。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老师要主动地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生命教育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要让他们与老师精心设计的丰富的教学问题情景相结合,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深刻的反思,使他们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同时,也要在整个课堂上贯彻“生命教育”的观念,以促进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们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使他们在课堂之外,对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主动地探究,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了解,使他们在生物学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琪琪,刘彤.例谈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生物教学,2021(18):2.
[2]任智荣.高中生物教师开展基于生命观念的实践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