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党史党性教育力度 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丽娟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委党校 679300

摘要

党史是共产党人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的财富,通过党史党性教育能不断强化党员的思想,提高党员责任意识。但随着我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的持续推进,党员思想需要革新,所以要对党建工作进行有效的创新,高度重视党史党性教育,加大教育力度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本文对党史党性教育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力度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以及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

党史党性教育;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正文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社会文明更加多元化,对我国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冲击,中华文明的复兴也面临诸多问题,历史是探寻事物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础资料,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经验与智慧,党史党性教育能为党建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十分重要,应将党史党性教育充分融于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建文化培育,根据新时代发展背景与国家发展需求,对党员教育的方式进行创新,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使党员有坚定的信念与政治认同,促使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一、党史党性教育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党史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内容,党史深刻地阐释了理想信念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性,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属于长时间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精神,是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政治灵魂,也是理想信念重要的精神内核。中国共产党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一路前行、披荆斩棘,经受各种困难,承受住各种考验,带领中华民族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党史资料可作为生动的党性教材,通过党史党性教育充分唤醒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大党史党性教育能使广大党员接受系统的党史学习,继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与原则,掌握党的领导方针,懂得党的政策,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不断前进和开拓发展的勇气,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新征程,用自己的创造力推动新的伟大革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用经验和智慧实现中国梦。

(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动力

党史党性教育能使党员的头脑得到高水平武装,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经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使党在历史潮流中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持续不断的防止党组织被瓦解、被腐化的问题。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磨炼形成,有丰富的经验,属于党各项工作开展的历史依据,对党员有行为规范与指导作用,所以党史党性教育能更好的发挥红色经典的价值,达到育人和启迪智慧的效果,打磨党员的品格,也能不断锤炼党员的作风,尤其使基层党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党,主动对党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党史的思想精髓,将党史以精神财富的形式进行转化,增强思想自觉性,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党史党性教育可以提升党员思想理论水平,从内心深处提高党员的行为准则,具备科学思维能力,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在党建工作中能强化工作作风改进,使工作方法有效创新,有效增强党组织的风险抵御能力,也能高水平处理各种矛盾,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三)构筑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

党建工作中构筑基层战斗堡垒非常重要,关系着党的战斗力与各项工作的开展。党史的红色资源丰富,尤其历经百余年锤炼,中国特色风格显著,形成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以为党组织建设提供充沛的精神动力,使各方面建设工作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对党建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解决可有效指导[1]党建工作中目前较为明显的问题为党员职业构成与年龄、学历等不相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职责履行不完全等,致使党的各项政策在基层无法深度推进。党史党性教育能使理论创新有很好的推动力,将实践与创新深入结合,促使党建工作从多方面进行创新,使工作的思维观念与内容等均符合基层战斗需求,对基层党建工作有更深的理解,有信心在基层岗位参与战斗,保证党建工作和实际业务有效结合,构筑坚实的基层战斗堡垒。

(四)提供继往开来的智慧支持

党史党性教育是基层党员学习红色史料的精神核心,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继往开来的智慧支持,使各项党建工作传承共产党人的百余年智慧,为开辟未来提供不竭的智慧源泉。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程积累的经验与丰富资源,各方面建设与斗争经验,使党建工作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思维与精神也得到滋养,为党的各项建设提供丰富的经验,保证各项工作有历史借鉴,启迪党员的思维,促使党建工作更有推动力。

二、推进党史党性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思路

(一)围绕党组织中心任务展开党史党性教育

党史党性教育的核心是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这项战略任务的推进与党组织中心任务有关,确保各项中心任务的开展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主要是稳定局势和恢复生产,根据社会发展时期与需求进行建设,这时的党史党性教育更注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保证作风优良,加强国家政权巩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在上述奋斗历程中的党组织党史党性教育更加注重国家新生政权的巩固,所以党建工作与国家所处的时期密切相关,新时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高度重视大局意识,树立全局观念。为此,在加大党史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围绕中心任务对党性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度落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中心任务有效开展、党建工作遵循重要原则。新时期党史党性教育要注重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观念,秉承实事求是原则,在提高党员思想觉悟的同时,要坚持党性锤炼,将党性修养作为我们终身的事业,做共产主义坚定地信仰者、践行者。

(二)坚持党史党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

党史党性教育要根据党建工作的实际需求展开,在保证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和实践进行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以确保党性教育的效果,提高各项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有效提高,使其责任意识有效强化,有过硬的能力开展党建工作[2]。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到现在的党性教育分析可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党史党性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实际的党性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总结,探索中国革命的实际,使党员在党史中学习既往经验的同时强化党性锻炼。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要注重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党性建设,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视理论成果的新解读,在新时代的党史党性教育中深化上述基本经验,从而推动改革与发展,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铸就党员良好的党性修养。

(三)推进党史党性教育常态化与制度化

党史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新时代背景下要使党性教育常态化发展,提高党性教育的制度化水平,要求管党治党工作均有制度可依,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规范化与长效化,由科学健全的体制对党性教育进行制度化建设,促使党史党性教育能深刻落实。新时代要全面落实全过程全链条党性教育,地方党校应采用红色资源作为鲜活教材,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比如革命前辈的历史文物、纪念场馆以及重要战斗遗迹等,同时挖掘本地的红色资源,使党性教育有多彩的课堂体验,使“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用红色资源进行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不断的锤炼党员的党性修养[3]

三、推进党史党性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路径

(一)创新教育方式

党史党性教育方式要符合新时代需求,选择多元化和开放的形式展开教育,实际党建工作中要注重拉近历史和现代的距离,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度的实践转化。党建工作中注意结合党史党性教育与思想政治两方面,重视各级党校的作用发挥,将行政院校类作为主要渠道,将党史课程引入课程结构,使各专题教学中有党史教育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设网络论坛,给学员交流提供专门的交流平台,注意进行思想引导,加强理论辨析;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让学员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综合考虑党建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对党史党性教育素材进行积极开发,保证素材的多样化,比如根据党史情况打造情景,让党员干部在情景中更深层的了解党史。再者可对党员的教育载体进行丰富,创新更多有趣的教育方式,比如建设党建融媒体,构建专门的党建教育平台,将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引入,设立专门的党史党性教育平台,以微课堂的形式打造线下沉浸式学习模式,给党员线上互动学习的途径,从多方面推进党建工作[4]。党建工作中对教育实践性适当增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专门的教育基地,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求党员干部定期参观革命纪念馆,在国家重要节日和纪念日进行党史宣传,通过视频、图片与文字等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形式将党史有效宣传。

(二)加强党建文化建设

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党建文化,实际工作中要将党建文化和党史党性教育充分结合,使党建文化内涵显著提高,更好的提高党建工作的活力。党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红色基因传承,多使用红色文化与资源,对地方性史料进行深度挖掘,形成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对党史资料中的时代内涵充分挖掘,发挥时代价值,让历史资料作为活教材用在党建工作中,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囊括革命实践与文物、纪念地等,使党史学习有地可去,夯实基层党建的文化品牌[5]。根据党史党性教育需求进行革命文物摸底,制定红色文化遗产目录,重视基层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加强红色产品的创新,提高产品的接受度,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党建工作更具内涵,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深度,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好的传承各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为党建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建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树立党建标杆。比如:云南省洱源县创建“五化同步”抓实基层党建示范点,使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提升;云南省楚雄州抓实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南华县五街镇党员干部到田间地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使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使广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加大党史党性教育力度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在党建工作中注意激活基层党建的活力,让党史作为最生动的教科书进行党性教育,使各项党史学习与党建工作更有说服力[6]。党性教育过程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对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情况进行引导,促使其深刻认识到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工作中一以贯之,并对为人民服务奋斗终身,能真正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党建方法进行创新,促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标准化,加强各种组织设置的规范性,做好阵地建设,确保各项党建活动能顺利开展,不断的探索实际工作推进的方向,通过新思路对党史党性教育工作进行考虑,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将党史党性教育和党建业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比如以党建+的模式展开党建工作,对党史党性教育工作进行引领,使基层的党建工作更加灵活,党员干部也能更快的适应,尤其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四)强化党组织服务能力

加大党史党性教育力度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要强化党组织服务能力,促使党员干部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也有效增强党的向心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凝聚力。通过党史党性教育对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进行深度涵养,使其在党史中汲取智慧与经验,逐渐增强其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可以对传统的办事模式进行创新,比如对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行创新,重视改革发展的重难点,关注服务方面的热点问题,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加强各种救助的及时性,保证便民服务水平提高,高质量完成党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各项志愿服务,同时对服务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使服务的途径拓宽,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及时解决[7]。在党建工作中注意探索新的活动载体,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奋战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考评以确定党员先锋,做好先锋模范作用,深度整合各方面服务需求,再者可以培育高质量基层党建示范点,对各项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提供组团式服务,其中要高度重视理念先进和内涵丰富、打造闪亮的党建特色品牌,提高党员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四、结束语

党史党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飞速发展下国家对党建工作尤为重视,强调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由此可见,基层党建工作非常重要,要不断地加强党史党性教育,强化基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能更好的推进党建工作,从而坚定的带领中华民族完成民族复兴,推进民族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梦凡,孙璞.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青年党员党性教育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06):181-183.

[2]刘芸秀.党史教育的价值审视与路径创生[J].四川教育,2023,(20):8-9+14.

[3]赵慧杰.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党性教育全周期全链条教育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23,(16):26-30.    

[4]刘念.融媒体时代党史教育资源开发路径创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

[5]乔云天.党史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的实施路径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23.

[6]杨晓瑜.党校党建教育工作与新媒体融合现状分析[J].活力,2022,(19):52-54.

[7]梁海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J].社科纵横,2021,36(05):28-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