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探究立体几何求解思路---以20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第20题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永响

青岛市城阳第一高级中学 (邮编:266108)

摘要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题型.本文以20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第20题为载体,从几何法、向量坐标法、向量基底法三个角度探究本题的多种解法,体会角度不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同,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是各有侧重.帮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拓展思路,灵活运用.


关键词

立体几何;几何法;向量法;多角度探究.

正文

立体几何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重要分支[1],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题型.高考中以简单几何体或不规则几何体为载体,关注于空间几何体中线面平行或垂直等位置关系的论证,以及空间角或距离的求解,考查考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本文以2023年新高考全国II卷第20题立体几何问题为例,从几何法、向量坐标法、向量基底法三个角度探究本题的多种解法,体会不同方法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拓展思路.

题目 如图1,三棱锥中,中点.

1证明:

2F满足,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1

解: 1)连接,因为中点,,所以,因为,所以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从而平面,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

2从几何法、向量坐标法、向量基底法三个角度探究本题的多种解法

1、几何法

几何法主要借助对立体图形的分析,在头脑中构建几何模型来解决问题,着重培养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核心素养.本题求二面角,二面角的大小需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根据定义,首先在两个半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准确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将其放到相应三角形中利用余弦定理等公式计算求解.

1: 中点中点连接如图2.则

 

2

,则,因为

所以,可得所以,得即为二面角所成的平面角因为所以可得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2、向量法

空间向量为我们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2].向量让几何量带上了方向,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因此向量运算既是几何的运算也是数的运算.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首先用空间向量表示立体几何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然后通过空间向量的运算,研究空间图形之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以及距离、夹角等度量问题;最后将运算结果“翻译”成相应的几何结论[2]

2.1坐标法

建系,求坐标,进行向量运算是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流程,着重发展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坐标法因其思路清晰,推理简单,更容易被学生在解题时接受使用.通过判断图形中的垂直关系,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是坐标法的前提,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的建系就需先通过几何法找到垂直于底面的直线作为轴,轴与底面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进行建系

2 连接

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

以点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图3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3

可得

设平面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二面角平面角为

因为,所以,即有

,取,所以

,取,所以

所以,,从而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22基底法

相比于坐标法,基底法更能体现向量运算的实质,能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质.通过观察分析立体图形,选取合适的基底,把其它向量用基底来表示,最后进行基底运算.基底法涉及到向量的表示与转化,也离不开对图形的观察,其思维层次要高于坐标法,更加提升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基底法有利于实现几何法到向量法、坐标法到几何法的过渡[3]

3 作为基底,其夹角为

中点,连接如图4

 

4

中点

可得

因为,所以

即为二面角所成平面角

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通过比较,几何法与向量法尽管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但还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本题中坐标法的建系、求点的坐标就离不开几何法的帮助,并且几何法功底的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向量法的运用和发挥.教学中对于几何法和向量法不能顾此失彼,方法不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同,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也各有侧重.应引导学生平时训练时使用多种方法并进行比较,总结规律,因题而异灵活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章建跃,李增沪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吕增锋.例谈向量法解立体几何题的三大"歪招"[J].中学数学研究,2014000(004):34-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