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的教学应用及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郭晓燕

临汾高级技工学校 041000

摘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将课文以剧本形式呈现给学生演绎,学生们能够切身体会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内核,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进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爱好。课下将之延伸到第二课堂、社团等活动中,尤其在学校文化节、毕业生欢送会、元旦活动等等大型舞台展演中作为保留节目进行演出,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剧本、演绎、第二课堂、舞台、文化素养。

正文


                    剧本创作与课堂角色扮演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将小说记叙文类文章,包括对学生而言苦涩难懂的文言文,作为教学材料将其编写成剧本的形式,让它形成完整的情节,以话剧展演的方式呈现到课堂上。

蒙特梭利说:“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孩子慢慢体会的过程。创作的初期,最好先尝试小说。因为小说篇目的课文三要素是齐整的,主要人物很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环境是特定的。如果单纯是为了满足课堂需要,一个剧本的初稿就形成了。之后的就是选角的问题。刚开始可以鼓励班上几个活泼的学生以玩游戏的方式练习场景,课上的时候让大家呈现出来,其他同学作为观众和评判者。比如栗良平《一碗清汤荞麦面》,在讲解本文时,我把全班分了四组,第一组负责扮演文中的主要角色:母亲、哥哥、弟弟、老板夫妇、旁白。这部分选在课下练习,我从场景、人物动作、声音、走位方面指导。第二组负责讲解所有场景。每个场景都是一个小故事,要求大家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讲解的小故事和表演的场景一致,其中适当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更有感染力。第三组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描写手法、性格特征、精神内涵等。看了表演,听了故事,这个环节就顺理成章了。如母亲的形象。我们从母亲与孩子们的对话中知悉,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不仅车祸去世,还给他们留下了巨额债务。在这样的处境下,母亲还拿出了全部抚恤金用来偿还债务,剩下的也承诺分期偿还。她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支撑着这个小家一步步重迎新生,也托举着孩子们的未来。第四组分析老板夫妇。这个环节让大家把关注点移到其他人身上。生活中除了闪闪发光的主角,更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文学作品亦然。文本中的老板夫妇就是这一角色。诚然,母子三人能走出困境,生活越来越美满,最主要是自身的努力,但社会给予的包容、接纳、鼓励也至关重要。文中的老板夫妇就是这样的角色。他们这里,人性的真、善、美得到了充分的细腻的体现,母子三人吃的不仅仅是面,更得到了一种内在驱动力,以至于弟弟萌生了长大要开日本第一面馆的理想。这就是人格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也是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授予学生的价值观引领。

                   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延伸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还可以延伸到学校的第二课堂或社团活动中。无论在剧本选择的范围、编剧的框架、表演的道具,还是舞台的展示、思想的碰撞等等方面都会有新的突破。莫泊桑《项链》中的蒂尔德。文本叙述的是一个女人爱慕虚荣,却终被虚荣所累的故事。在课堂教学这篇小说时,大家也为玛蒂尔德受惩戒的结局拍手称快。可仔细研读演绎时,却发现:玛蒂尔德身上还有诚信与担当,勇气和坚强。在发现项链丢失后,他们把能找的地方找了个遍,都不见项链的踪影。极度的绝望过后,她坦然接受了这个结果,并决定去再买一条项链赔偿朋友。项链终于还回去了,可是他们却为此背负了一万八千法郎的高额债务。其实,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选择在项链丢失后逃离;或者至少可以向朋友求情,以获得同情,让她从轻赔偿;更或者利用自己的美貌让其他人为自己买单……可是,她没有。横祸来袭时,能选择担当,这是源自于骨子里的善良。《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教授的正是这样一种理念:衡量一个人的人品,从来不看他是否犯过错,而是看他是否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所以在这一环节,无论是肢体动作、神情,学生都要表现得更加坦荡从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的教学限制,给它一个全新的解读。

在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中,学生需要动脑创作、动手写、动口说,甚至动情表演、动耳听,这样的全方位参与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见闻,还全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它的宽泛性、多元性、主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学生通过参与编写、分析讨论和参演,将思考与行动、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新有机结合,从而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舞台表演与扩大影响力

将这些剧本表演作为保留节目,在学校文化节、汇演、欢送会和元旦活动等大型舞台上进行演出,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通过在大舞台上展示学生们的表演才华和文化素养,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同时也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

在学校文化节上我们表演的是《亲爱的少年》,根据两个时间段的场景差异,我在服装、道具、场景氛围、语气神态、音乐、背景、灯光等方面都做了指导。开始随着校园背景的轻音乐,几个身穿校服的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在课间谈笑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班长文静,爱学习;有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表演、唱歌,渴望将来成为一个大明星;一个爱追梦,单纯直白的女孩期待着白马王子的到来;一个痞气的男生喜欢研究地图,做着浪迹天涯的探险家梦想;另一个帅气的男生喜欢挣钱。大家神采飞扬,语气或单纯或狂妄。十年后的聚会,大家已是成年人,或休闲,或正装。大家闲谈自然亲近,稳重内敛,在高脚杯中回忆往昔畅谈未来。班长硕博连读。爱表演的女孩虽然没如愿成为知名的大明星,但也是有无数小粉丝的一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爱追梦的女孩成为了一名满足别人少女心的的签约小说家,温暖别人,实现了真正的快乐幸福。爱探险的男孩上大学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喜欢挣钱的男孩用自己的力量积极投身到抗疫事业中,回报社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这个剧本非常贴合学生的现状,无论是对参演的学生还是台下的观众,都有深深的触动。理想和现实的论辩历来已久,对青少年来说更是人生难点。这个剧本给正处迷惑期的学生指明了一个方向:理想和现实确实存在偏差,但大家都将在理想的指引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体现自我的价值,为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借着这个大型展演的机会,学校也展示了自己的教育胸怀,时刻都在立身教子,让学生对母校更有归属感。小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文本教学中营造出更加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参与剧本的编写和演绎,能够锻炼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挖掘人物特质,我们也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人性、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进行表演,能够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展示学生们的才华和成长。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中得到应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莫言.我的高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2]孙珊珊.能力有限,责任无限--浅谈《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社会意义》[J].职业,2014.

[3]沈键,陆艳琦,王炳信.高职生的第二课堂与创新能力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

[4]王啟泽.《项链》三种潜在结局分析[N].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第001期.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