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欣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实验中学 27260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背诵范文和模仿为主的方式,已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思考,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其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使得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亟需革新教学理念,结合作文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创新思维;培养

正文


引言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框架使得写作教学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写作过程,这种模式往往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常常发现叙事内容空洞、人物塑造浅薄,且缺乏真挚的情感投入。学生在写作时常感困惑,既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内容,也不知如何恰当表达。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素材积累、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的训练,以及真实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1写作兴趣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写作兴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写作不仅是对语言运用能力的锻炼,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当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时,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创作,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写作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组织语言,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写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写作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清晰、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同时,写作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初中生作文教学常见的问题

2.1学生主体地位被弱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收者。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角色被定位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弱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机会被限制,导致他们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此外,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过于注重应试教育,过分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2写作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严重脱离。这种脱离不仅体现在写作内容上,也体现在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态度上。在写作内容上,许多学生往往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写作方式,他们的作品往往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真实体验。他们更倾向于编写虚构的故事或者机械地套用模板,导致作品缺乏真实感和生活气息。在写作思维和态度上,一些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理解,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联系,缺乏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和观察力。这种态度使得他们的写作缺乏深度和内涵,无法真正触动读者的心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将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融入到写作中,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有感染力。

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3.1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交流中获取经验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从交流中获取经验,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还能促进他们之间的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与同伴深入交流的机会。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学生间互动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项目等活动,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与同伴共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分享经验,还能培养倾听与表达的能力。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同时,通过交流,学生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间的互动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合作中,他们学会了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挑战。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益,也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3.2习惯养成,培养写作情感

习惯养成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基石,而培养写作情感则是使写作更加生动、真实的关键。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耐心。学生应当每天保持一定的写作时间,无论是记录生活琐事还是表达内心感受,都能逐渐培养出对写作的热爱和习惯。这种习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使他们更加善于观察和思考。而写作情感的培养则是使作品更具感染力的关键。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投入真实的情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真正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找到自我,让作品充满生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更要重视习惯养成和情感培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写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作品,真正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

3.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在教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而非被动接受知识。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和专注,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会更有责任感。这种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创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最强大的动力,更是写作教学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学生的参与度,从而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构建一个充满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探索更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学生能够具备创造性观念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这不仅能够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坚实的基础,还能促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创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1]程倩.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研究[J],南北桥,2019(017):23.

[2]马玉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8):18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