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教-学-评”互动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浩献

福建三明市永安第三中学高中校 邮编:366000

摘要

随着新时代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历史教学课堂从传统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大部分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学理念,以更加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将“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充分结合,合理运用“教-学-评”互动实践的模式,能够助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高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教学评互动模式可以帮助历史教师明确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探讨了“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以教学评在历史实践课程中的互动模式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为历史课堂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教学评互动模式;历史;教学实践

正文


前言

教学评的互动模式对于历史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不但能够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能够推进新时代教育体系不断发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梳理历史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理解能力,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各项水平的提升。教与学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多元化和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但能够积极丰富历史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思路,而且能够明确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成绩。

一、教学评互动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价值

1.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评互动模式能够有效将教师的教学目标由传统的注重学生历史卷面成绩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和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注重明显提升,便会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一味地督促学生提高历史成绩。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历史知识。

2. 助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学评互动模式实践的历史课堂,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不但能够助力学生思维的全面拓展,而且能够充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思想和理念,帮助学生提升对国家和文化认知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3. 强化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学评互动模式能够进一步强化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明确历史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激发教师达到更加专业的水平,通过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实现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课堂的整体效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互动实践模式下,教师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帮助教师察觉到自身不足,强化专业能力。

4.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机会

在教学评互动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主体,而是积极思考、提问和讨论的参与者。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历史,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学评互动模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盲点,调整学习策略,从而实现高效率学习。

二、教学评互动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落到教学实践中

尽管教学评互动模式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有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实际的历史教学实践内容契合度不够,造成有些教学目标流于表面,未能有效地运用到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于历史教学目标不够重视,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内容设定,忽略了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即使在互动实践的设计上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仍然有一定距离,未能将学生作为主导放在第一位。在教学方法上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使教学评互动实践模式流于表面,未能起到理想中的效果。

2.部分教师评价意识较低

教学评中的评价是历史课堂中的关键内容,教师对学生课堂状态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目前一些教师的评价意识仍然较低,造成有些学生不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初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评价是不够全面的,如果教师没有给予正面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负或自卑等不正确的学习思想。

3.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教学评互动实践模式鼓励教师采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方式教学,同时由于历史内容易枯燥和乏味,学生的兴趣激发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仍有部分教师习惯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方式不够贴切,未能按照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互动实践模式,造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佳。

4.部分教师跨文化整合能力缺失

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整合的缺失。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教学应强调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然而,部分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局限于本国或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缺乏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度探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识,也妨碍其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此外,跨学科教学的结合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历史与其他学科如地理、艺术、社会学等有着天然的联系,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互动过程中,未能有效挖掘这些关联,使得教学内容较为孤立,未能充分发挥出学科间的互补性和互动性。这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如何在教学评互动模式中有效融入多元文化视角和跨学科元素,是当前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评互动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1.充分设定和落实历史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历史课程内容设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同时将此目标作为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之一,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篇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定目标:遣唐使的含义有哪些?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唐朝频繁的对外交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具体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些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思路开展历史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历史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明确,同时按照这些内容的掌握情况实际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互动实践的有效开展。根据学生的学习评价情况进行针对性分层教学,从而以人为本针对每位学生的不足进行提升。

2.提升教师的评价意识

提升教师的评价意识能够让教师更加侧重于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评价意识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明确学习和提升的方向。提升教师的评价意识能够督促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水平,鼓励学生提升历史学习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南京条约》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南京条约的内容提出个人见解,教师依照学生的学习情感、认真程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历史课堂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减少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升“教学评价”指导下的“教”与“学”的实践效果。

3.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

初中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对历史的兴趣和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模式,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思路保障学生对历史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历史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比如,在进行《抗日战争的胜利》相关历史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短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以情感渲染的角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民族信念感和历史观,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运用,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4.适应新时代要求,跨文化整合知识

在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整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历史教学评互动模式面临着挑战。教师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局限,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此,历史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强化跨文化教学和跨学科融合。提升教师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教学能力至关重要。这包括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如研讨会和工作坊,让教师深入理解并掌握如何在课堂上融入全球史和多元文化元素。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教学方法,教师能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跨越文化界限去探索历史。教师还可采取改革课程设计的方式,将全球史和跨学科教学作为核心内容。历史课程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或某一时期,而是扩展至全球范围,将地理、艺术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多元视角下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此外,还可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和讨论式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学生能在实践中深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考察其跨文化理解和跨学科应用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项目评价和同伴评估,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全球视野和跨学科素养。

四、总结

教学评互动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助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强化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针对目前部分历史课堂存在的教学目标没有落到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评价意识较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的问题,通过充分设定和落实历史教学目标、提升教师的评价意识、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的教学评互动模式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助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教学开展,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素养提供教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雪娟.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堂教学为例[J]. 读写算, 2022, (23): 144-146.

[2]张晓亮.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A]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三辑)[C].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新课程研究杂志社, 2022: 2.

[3]吴华.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2, (12): 57-58.

 

本文系2023年度三明市“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专项课题《“教-学-评”良性互动下初中历史智慧学习生态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ZXKTM-2335)的研究成果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