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陈丹

永丰县陶唐乡初级中学

摘要

初中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践表明,有效的解决策略之一就是“以读促写”方法。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实验法。随机抽取了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班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法,另一班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读促写”策略的班级在英语写作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综合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以读促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英语全面性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项研究的结果为提升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以读促写;英语写作能力;对比实验法;英语综合能力

正文


引言

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实际情况是,尽管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成果并不显著。由于英语写作是一个涉及语法、词汇、思维和结构等多方面的复杂活动,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需要更具策略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支持。面对这样的现状,本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以读促写”。该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两个班级的对比研究,得出了一些显著的结果。 “以读促写”策略以阅读为基础,尝试从阅读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该策略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综合来看,“以读促写”策略成熟的实施无疑将对我们的教育系统中的英语教学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将从“以读促写”策略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供对于解决当前初中英语教学难题有实际帮助的参考和建议。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研究

1.1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在整个英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英语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系统而有效的英语写作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为其未来的英语学习和交流奠定重要基石。

英语写作不仅涉及词汇、语法的掌握,还包括逻辑思维、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写作训练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和实际应用。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其他语言技能的协同发展。

初中的英语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学生需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而写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技能,能够有效连接和巩固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成果。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写作技能也成为学生将来参加各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备能力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写作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写作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不仅符合教育部对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场生涯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来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有效的写作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提升英语水平,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1.2 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存在问题

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写作多以应试为目的,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第二,写作训练不足,课堂时间主要被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占据,写作练习的频率和深度都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实践和反馈。第三,客观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估方式多以分数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和思维能力的考察,学生难以通过评价系统了解到自己的真实进步和问题[2]。第四,教学资源匮乏,不少学校缺乏有效的写作教材和辅助工具,教师缺少系统性的写作教学培训,无法提供丰富而有吸引力的写作素材。第五,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语法掌握不牢,导致写作过程中频繁出现错误,影响了写作自信心和积极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多维度的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丰富写作训练内容和模式,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支持,以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1.3 英语写作水平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

英语写作水平对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写作过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更要求他们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的表达与组织。高水平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逻辑性。写作训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写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参照大量优质的阅读材料,这是语言输入和输出良性互动的过程。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仅直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对听、说、读等其他语言能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以读促写”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

2.1 “以读促写”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意义

“以读促写” 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源自教育心理学、认知学和语言习得理论。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主动构建得来的。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反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写作中得以体现和应用。

认知学理论指出,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结构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通过阅读,学生可积累语言素材,获取写作灵感,熟悉不同文体和结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良好写作的基础。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感知力,帮助他们在写作时更加流畅和自然地表达思想。

语言习得理论中,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表明,语言的习得是通过大量、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实现的[3]。阅读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大量接触目标语言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这一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得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避免语言表达方面的生硬和错误。

“以读促写” 教学法的教学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吸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并在写作过程中加以活用,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动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进而转化为写作的动力。这样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通过阅读,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得到扩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实践和巩固。阅读过程中的语言积累和写作中的语言输出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以读促写” 教学法通过理论支持和实践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2.2 “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实施策略

“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实施策略,应重视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任务设计的重要性[4]。在选择材料时,应优先考虑文本的语言质量、主题相关性和学生的兴趣。例如,可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故事、新闻报道以及文学作品。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如提出开放式问题、紧跟文本内容的讨论活动等。教学中,可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句型、词汇和写作结构,组织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包括短文写作、续写和改写。注重反馈与评估,通过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写作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反复循环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从而提升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2.3 “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各类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读促写”方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5]。通过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如经典英语短文、故事和新闻报道,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模仿,学生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写作思维。例如,阅读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后,学生可以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模仿原文句式、词汇和结构,逐步掌握英语写作的要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语言的掌握,还提高了写作的流畅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促进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

3、“以读促写”教学法对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3.1 “以读促写”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研究

为了探讨“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对象是某中学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这两个班级的起始英语水平基本相当。一个班级(实验班)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法,而另一个班级(对照班)则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为期一个学期。在实验班中,教师采用精选的英语读物,涵盖各种体裁,如短篇小说、新闻报道和学术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模仿这些特点进行写作练习。在对照班中,教师则沿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命题作文和词汇语法训练来进行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的阅读材料支持。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两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评估指标包括语言准确性、逻辑结构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在语言运用和写作结构方面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明显增加,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对比实验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验证,保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数据分析结果支持“以读促写”教学法在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不仅证实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还为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这些发现对于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3.2 “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效果分析

在对比实验中,通过分析两班学生的期末写作考试成绩及平时的写作作业表现,可以得出采用“以读促写”教学法对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具有显著效果。该实验中,实验班学生在写作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准确性及表达的流畅性方面都优于对照班学生。这种方法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结构,提高了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实验班学生在写作时展现出更多的原创性和创造性,避免了机械拼凑和套用已有模板的现象,写作内容更加新颖和富有逻辑。这不仅表现在写作成绩上,更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得到体现。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写作灵感,使其在写作时能联想起阅读过的精彩内容,进而转化为自己文章中的素材。

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在错句和语法错误的数量上显著减少。这是因为在阅读中反复接触正确、地道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正了平时的语法错误。学生对于写作过程的热情和主动性也显著提升,“以读促写”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创造力,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综合以上分析,“以读促写”教学法在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上的优越性得到了验证,对于其他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3.3 “以读促写”对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及意义

“以读促写”教学法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方面展示出显著优势。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学生不仅在写作表达上更加流畅灵活,而且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这一方法还能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提升语感。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进而通过写作输出语言知识,实现语言知识由输入到输出的有效转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语用能力,从而为其全方位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使用对比实验法,实证探讨了“以读促写”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以读促写”策略的班级,其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均有显著的提高,它无疑可以作为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然而,这一教学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包括资源投入,教师职业发展,学生学业负担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策略。总的来看,“以读促写”教学法的推广和实施是提高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这一教学法的潜能,并为其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闫松梅.“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英语画刊:高级,2021,(17).

[2]闫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以读促写[J].天津教育,2019,0(27).

[3]刘艳.初中英语教学“以读促写”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0(20).

[4]韦经叁.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以读促写”[J].读与写,2020,17(27).

[5]刘秀.“以读促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校园英语,2023,(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