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导向下在校内创设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的意义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非遗团扇民族手工坊
正文
在执教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团扇》一课时,通过校内调查发现,98%以上的孩子对于传统美工作品来源一无所知,对地方特色非遗手工品更是知之甚少,我市是一座世界著名风景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2018年12月,“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不可推卸之责,因此在校内创设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以下简称“艺术坊”)理念油然而生,理论背景如下:
(一)符合核心素养体系的理念、类别、基本原则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理念,学生应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与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注重合作中参与、自主发展、创新与实践,突出强调家国情怀、个人修养、社会关爱。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的创设传承了地方非遗文化强调了家国情怀,培养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完全体现了核心素养体系理念。
核心素养分为两类:一类被称为领域素养,主要是指艺术、人文与社会、科技、信息、语言、数学、环境、运动与健康。另一类是通用素养,主要是指个人成长、社会性发展、高阶认知三个方面无论任何一个领域素养,艺术坊紧扣美术学科特征,课程内容与学龄段学情整合,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在艺术与审美领域的具体达成要素,艺术坊的创设实施完全符合核心素养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我校是广西省民族团结示范校,民族团结是我校主要的校园文化特色,艺术坊的许多创作主题皆离不开民族团结相关内容,体现了艺术坊的民族性,艺术坊的实施是以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融合为技术载体传授指导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学生易于理解的关键能力,它的创设更是体现了当代以培养全面发展人为核心的教育观,具有科学性。同时艺术坊的创设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符合当代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时代性。
(二)符合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要求
从“双基”(知识)到“三维目标”(能力)再到“核心素养”(素养),核心素养导向是新课程标准的灵魂,是贯穿课标文本的主旋律,也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
而艺术坊的创设就是小学美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新课程改革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实践活动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将美术教材和校外团扇资源相互结合,在校内艺术坊进行非遗文化团扇手工实践活动正是课程改革的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各种实践资源。
同时新课程认为,开发与利用校本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实践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桂林市团扇非遗文化资源在校内开展艺术坊实践课程资源是深化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坊的创设也符合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要求。
(三)符合核心素养5C模型的文化理解与传承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共五个方面。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非物质的属性,更多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当今社会有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倾向,我们要保持"非遗"的非物质特征,尊重本地区祖先留下的遗产,就要从小学生开始,确保我市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让我市区仅有的团扇文化、青花瓷文化、傩面具文化、彩色拓印文化等得到保护并发扬光大。艺术坊的创办理念符合核心素养5C模型的文化理解与传承。
我校是一所市区完小,积极落实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程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艺术坊以美术教材——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团扇》一课为起点,广西非遗项目“桂林团扇制作技艺”为桥梁,在课后服务、民族美术手工坊、校园文化节、社团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六一儿童节等系列校园内实践活动中开展非遗文化团扇制作,并进行作品展览。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在校内创设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天时地利人和,对我市区非遗文化传承,学生的艺术修养、实践创新能力,优化教学,丰富校园文化等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具体如下:
一、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利用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团扇》课例,带领学生在艺术坊开展非遗团扇制作学习活动,即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激发校内孩子们热爱市区非遗文化,增强对我市区非遗文化传承,在美术方面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文化价值已受到各界认可,学习、推广、传承价值无可置疑;
教育部《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实践活动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桂林本地具有团扇非遗文化资源,教材也有《团扇》课例,利用艺术坊在校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非遗团扇制作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市区非遗文化正是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体现。
二、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结合《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艺术坊通过多次团扇制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团扇制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总结和形成了团扇制作教学设计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到团扇非遗文化价值和传承的必要性,并以五年级的孩子为点再到面向全校扩散影响,让我市团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并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市民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树立我市特有品牌文化;
美术教材《团扇》课例作为艺术坊实践内容研究的起点,把美术元素和我市区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到团扇制作中,在学校开展各项团扇实践活动了丰富校园生活,例如:我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节、社团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六一儿童节、民族三月三等系列校园内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的把美术校内实践活动当成认识和发现美的一种技艺,修身养性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素质,陶冶了情操。促使师生更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对于师生来说,具有更多现实价值。
三、为促进校园文化的实际发展具有特色和创新性
艺术坊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挥所长,展示自我,与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谋而和。让学生能在美术方面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遵循《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大纲,体现了大纲中“我国现阶段美术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实践活动不足,要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实践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等学术观点,艺术坊的创办理念与实施策略正是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校内各种实践资源,传承了我市地方传统文化,增加了孩子们热爱家乡之情,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本校特色,同时也创新了校园文化活动方式。
四、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以实践诠释新课标下的双减政策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实施艺术坊非遗团扇制作实践活动,有效激发了我校学生热爱市区非遗文化,在原有的美术教学任务目标中,延伸为桂林市团扇制作技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正符合双减政策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又找到学生自己艺术类的闪光点,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五、增强我市区非遗文化的传承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在校园内开展艺术坊实践活动,结合与美术教材相关资源、以美术教师为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原则、让学生独立完成非遗团扇制作的整个活动过程、展示学生美术个性化内容、开设系列激发我校学生热爱市区非遗团扇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我校开展的校园文化节、社团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六一儿童节等与美术有关的系列校园内实践活动。
桂林团扇,被视为桂林市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并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市民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我市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屈指可数的有团扇文化、青花瓷文化、傩面具文化、彩色拓印文化等,如果我们不以积极的态度去继承、发扬、创新,那么这些仅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丧失,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失去原有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也就慢慢走向消亡,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艺术坊创办理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我市地方文化与精神得以传承,让我市一些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得到保护。艺术坊保护和传承桂林非遗团扇的制作流程,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六、提高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根据各类校园文化节假日,循序渐进的开展艺术坊团扇制作实践活动,例如校园文化节、社团实践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六一儿童节等系列校园内实践活动,把美术元素和我市区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到这些实践活动中,制作出一把把精美的团扇作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美,寻找美,自觉的把团扇制作实践活动当成认识和发现美的一种技艺, 修身养性,提高了自身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七、加强了班级、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文艺情操
校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大家园, 班级是孩子们成长的卧室,班级文化是一种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们人格、思想观念。好的班级文化对孩子们掌握知识积极具有积极的意义。将艺术坊团扇作品布置在班级文化墙,校园长廊内,以某种固定的的形式作出展览,出现在学生学习的常去角落,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正所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团扇用作装饰教室,校园文化墙,既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班级荣誉感,又能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陶冶文艺情操,使得孩子们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在校内创设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实践活动,开创了特色校园文化,期间不断探索开展团扇制作实践活动的形式及方法,并将美术元素和我市区非遗文化元素融合一起制作团扇,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传承我市地方传统文化奉献了一份力量。
总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创设非遗团扇民族手工艺术坊,其创办理念充分体现了理解核心素养的美育观;以及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艺术坊的课堂教学实施重构优化了课程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艺术坊实践操作的优秀作品团扇,更体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以人为核心的非遗文化传承理念。艺术坊是核心素养理念体系的具体化产物,艺术坊的存在激发了我校学生热爱市区非遗文化,增强对我市区非遗文化传承,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优化教学,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校园文化各种实践资源。
参考文献
[1] 教基二〔2014〕4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04-08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07-01
[3] 教基〔2001〕17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06-08
[4] 吴敏.广州外销扇作为初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
[5] 纪珊珊.中国古扇设计美学价值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21.DOI:1
[6]蔡子芬.“清风”系列缠花工艺设计作品[J].丝绸,2021,58(02):145.
[7]康丽.试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新课程,2020(08):193.
[8]曾小艺.唐代绘画中“团扇元素”的艺术图式及审美意趣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19.DOI:10.27191
[9]牛国栋.马远的画史形塑及作品收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蔡佳佳.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51.
[11]杨玫.基于“非遗桂林”视角下工艺美术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5):84-86
[12]郑涛.论道咸以降团扇书画的复兴[D].中国美术学院,2018.
[13]于静芳.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8.
...